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再版说明

新版《徐霞客游记》出版至今已经七年。这期间,我们陆续发现一些有关诗文书牍,有徐霞客的著述,也有朋友们的题赠、信函。其属徐霞客者,有他万里西行前《致陈继儒书》,西行途中《宿妙峰山》诗,和据称他为丽江土知府木增诗文集《山中逸趣》所作的跋。友朋的题赠信函,则有陈继儒的《答徐霞客》,许学夷、陈仁锡诗各一首,黄道周与夫人蔡氏诗共五首,以及未见于石刻的陈仁锡作《王孺人墓志铭》。它们散见于方志、文集,过去有的未加收集,有的罕为人知(黄道周和夫人蔡氏诗五首,仅见抄本《黄石斋未刻稿》、《蔡夫人未刻稿》,收于《玄览堂丛书续集》),今俱补入,于了解、研究徐霞客生平行迹,颇具价值。其《致陈继儒书》中“尝恨上无以穷天文之杳渺,下无以研性命之深微,中无以砥世俗之纷沓。唯此高深之间,可以目摭而足析。然无紫囊真岳之形,而效青牛出关之辙,漫以血肉,偿彼险巇”之语,可以视为徐霞客对自己襟怀及西行决心的披露。《〈山中逸趣〉跋》原刻篆书,虽几经推敲,仍存疑问。这些资料连同《梧塍徐氏宗谱》所载《高士霞客公传》,均一并收入,以供研究。

几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在徐霞客研究中做了大量工作。本书整理者之一吴应寿曾以南京图书馆藏善本最初浑然氏抄本再次校雠;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岩溶研究所、桂林市文联等,均曾派出研究人员考察徐霞客游踪。本书责任编辑在当地党、政、文化部门支持下,也曾赴广西、云南、贵州踏勘徐霞客旅行路线,实地校核《游记》记述及有关地名。一系列考察,为我们弄清《游记》中一些难以索解的问题,改正标校不当,乃至解决季会明抄本的某些阙脱,提供了可靠依据。如崇祯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游记》中关于龙英(今广西龙茗)飘岩的注文:“土人名曰飘峭所之峭者即山之称也”,原意费解,经实地考察,才明白“飘”(音pi2)、“峭”(音qi2)皆壮语“石峰”之谓,“所之峭者”当作“所云峭者”。“之”“云”形近而讹。又如同年十一月十八日记向武(今广西向都)百感岩中一处下通水洞的洞穴,季会明本作“陷处径尺五”,陈泓本、乾隆本作“陷处径一丈五尺”,亦只有从实地考察决取舍。再如太平府(今广西崇左)陵□,季会明本脱一字,因无他本可校,初版只能付阙。经踏勘,当地楞球村地望与《游记》描述相合,盖“陵”“楞”音近字异(踏勘发现,《游记》中存在大量“近音地名”,粤语壮语地区尤多),“陵□”应即楞球。此类难解、讹脱及实地考察中发现的标校不当,本版均予改正。《游记》著录的部分摩崖,亦据原刻校正。

以下诸位,曾从各方面为本书提供帮助: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杨文衡、汪前进、胡邦波、桂林市文联刘英、邕宁县图书馆覃锦吉曾帮助校正地名;云南省博物馆、云南人民出版社李惠铨、云南大学张文勋、桂林市文管会萨大点、大理文物管理所张楠曾协助提供资料;地质矿产部岩溶研究所朱学稳、上海科技出版社金宝源、江阴县文化馆黄丰、华东师范大学张宝安提供了精彩照片,并此志谢。

为供研究参考,本版将丁文江《徐霞客先生年谱》列为附录。《年谱》据商务版《徐霞客游记》,除改正个别误植外,一仍其旧。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六月

(编者按:本次重版,即以一九八七年的再版为底本,并改正了其中的一些讹误。因本版为普及版,故将原版中不属于游记内容的第十卷下“附编”和《徐霞客先生年谱》及原书卷首的彩色插页予以删除。特此说明。) yqECT72iunTyphDOsVxSULdwZCL/TpNSnyz2vRZ+QwQYnOzcSwp0rGFidxbzqiM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