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李保民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一生仕途蹬蹭,二十一岁考取举人,三十三岁考中进士,先后出任过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广东徐闻典史,终官于浙江遂昌知县。他阅尽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嫉恶如仇,洁身自好。他以磅礴的才情、深厚的学养,在文学苑囿里辛勤地耕耘,为后人留下了卷帙浩繁、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共写下五种戏剧,两千多首诗歌,近二百篇文、赋,外加四百余通尺牍。其中戏剧五种除《紫箫记》未完成外,《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广为人知,尤以《牡丹亭》在戏剧舞台上,数百年来盛演不衰,享誉中外。

汤显祖是明代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创作的《牡丹亭》,故事情节离奇曲折,感人至深。剧中描写了女主人公杜丽娘由爱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至死,死而复生,终于与心上人柳梦梅结合在一起的悲喜遭遇。杜丽娘是一个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在她的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了挣脱封建枷锁的羁绊而不屈不挠斗争的光辉的女性形象。她所践行的至情,可以超越生生死死,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诚如作者所云:“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题辞》)这是汤显祖对杜丽娘品性最高的赞誉,他把杜丽娘看作是世间有情人到达至情至爱境界的化身。从剧情来看,杜丽娘是一个喜欢天然、热爱生活、渴望身心自由、追求幸福美满爱情的少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饱受封建礼教摧残,长期被禁锢在深闺这一狭窄天地间,纵然过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姐生活,却没有恋爱自由,一举一动都丝毫不能逾越封建礼教所制定的繁文缛节,长期备受精神折磨,孤独空虚,抑郁苦闷。然而一旦她接触到美丽的大自然,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青春的觉醒,人性的萌动,迅速地催生了她对自由幸福和美好爱情的热烈的追求与渴望。她感叹:“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惊梦》)她呐喊:“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寻梦》)诸如此类的话,无不道出了杜丽娘对青春、生命、自由和爱情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束缚表现出强烈的愤懑。

明代是封建时代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贞操节烈、三从四德的封建说教弥漫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杜丽娘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以及鲜明的叛逆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显然不为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所容许。在冷酷的封建礼教深重的压迫下,杜丽娘终因抑郁成疾,一病不起,凄惨地死于对理想的坚持,对爱情的渴望。但是死并不能阻止、泯灭她的理想,她的鬼魂在梅花观与梦中的情人柳梦梅不期而遇,于是真诚热烈地表露爱情,大胆主动地与之结合在一起,赢得两情相悦,从而订下了“生同室,死同穴”的海誓山盟。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她冲破重重的障碍,从阴间起死回生,绝不甘心做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在与保守的父亲杜宝面对面的冲突斗争中,坚持不妥协,最终与柳梦梅结为夫妻,共同沐浴在美好幸福的爱河之中。

汤显祖以奇特的构思,精心描绘了一个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故事。在杜丽娘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对饱受封建礼教摧残的青年妇女极大的同情和人文关怀,热切地期盼她们能摆脱封建桎梏下不幸的生活和命运,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杜丽娘的死而复生,对于唤醒千千万万的妇女起来勇敢地反对封建传统,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无疑具有巨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牡丹亭》全剧五十五出,内容离奇复杂,结构紧凑严密,人物众多,各具面目。场面灵活变换,波澜起伏,前呼后应,不断地将戏剧情节推向高潮。剧中的表演或悲或喜,或文场或武戏,紧紧围绕着杜丽娘的心理变化、生死遭遇而展开,突出地表现了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主题。此外,作者还借助《牡丹亭》的剧情发展,从侧面抨击没落腐朽的封建政治。在《耽试》一出里,主考官苗舜宾仅仅因为能辨别外国宝物,就被钦定来京典试。他自己说:“一见真宝,眼睛火出,说起文字,俺眼里从来没有。”如此胸无翰墨的玩客,竟然担当选拔国家人才的重任,可见封建科举制度腐败到何等严重的程度。在《围释》一出里,面对乱兵围攻,安抚使杜宝无计御敌,只有使出贿通叛将李全之妻“讨金娘娘”来招降折寇,暴露出封建官吏昏聩无能,朝廷用人严重失察。

《牡丹亭》一经问世后,即不胫而走,轰动四方,影响之大,以至于“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剧中杜丽娘的形象,引得后世无数青年妇女为之感动,泪洒襟前,留下了许多令人伤感的逸闻轶事。扬州女子金凤钿酷爱《牡丹亭》,诵读成癖,写信给作者,有“愿为才子妇”之句。临死遗言:“我死,须以《牡丹亭》曲殉。”(邹弢《三借庐笔谈》)娄江女子俞二娘“酷嗜其词,肠断而死”(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杭州女伶商小玲,因演出《牡丹亭》伤心而亡。(焦循《剧说》)而西湖女子冯小青题诗云:“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它不仅由杜丽娘的遭遇引发自身相类似的身世相怜之感,更道出了《牡丹亭》广泛的社会影响和青年妇女所遭受的精神摧残。

在《牡丹亭》流行的明清两代,一直不断有人对它进行改编或修订,同时也不断有女性评点。如广为人知的俞娘,聪颖婉慧,读罢《牡丹亭》,情不能已,“饱研丹砂,密圈旁注,往往自写所见,出人意表”(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清代著名学者吴人的未婚妻陈同、妻子谈则、续娶妻钱宜,皆酷爱《牡丹亭》,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评点佳话。陈同将婚而殁,箧中残存评点《牡丹亭》上卷,密行细字,纸上若有斑斑泪痕。吴人后娶妻子谈则见陈同所评,视如珍宝,暇日仿其意补评下卷,秘不示人。不料未尽其役,因病而死,直到吴人最后一位妻子钱宜,继续参评,方才完成,并不惜变卖金钏筹资雕版行世。

三妇站在女性的角度赏玩评点《牡丹亭》,细致入微,或诠疏文义,品鉴佳构,或解说名理,抒发情怀。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牡丹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而且鲜明地反映出当时闺阁妇女的生活态度。三妇将批评的笔触直接指向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弊病,尤为不易。

今年适逢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为纪念这位东方“剧坛伟人”(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重新整理出版《牡丹亭》这部不朽的爱情剧作,自有缅怀其人之意。而三妇合评本《牡丹亭》出自女性之手,在诸评本中尤能反映妇女切身的感受,是一个较有特色的本子。因此,我们以康熙刻本三妇合评《牡丹亭》为底本,并以同治清芬阁刻本参校,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对讹误错漏之处作了必要的订正,以期给读者提供一部较为完善的全新的读本。

2016年5月于海上 tZNX1yrF5qw5MauplIo46loDm6Rla4wMiUEg8Tb7j8vgOhn9AlhAg77VqEUwwL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