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① ,生庄公及共 ② 叔段 ③ 。庄公寤生 ④ ,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⑤ ,遂恶 ⑥ 之 ⑦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 ⑧ 请于武公,公弗许 ⑨ 。
①初者,叙其始也。郑,姬姓国。武公,名掘突。申,姜姓国。武姜者,姓姜而谥武也。②恭。③共,国名。段奔共国,故名共叔。④寤,犹苏也。寤生,言生之难,绝而复苏也。⑤命名奇。⑥乌故切。⑦一“遂”字,写尽妇人任性情况。⑧器。⑨恶庄公而因爱段,欲立为太子。亟请者,不一请也。庄公蓄怨非一日矣。〇以上叙武姜爱恶之偏,以基骨肉相残之祸。
及庄公即位,为
①
之请制
②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③
。”请京
④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
⑤
叔
⑥
。祭
⑦
仲
⑧
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⑨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
⑩
国之一
,中
五
之一
,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
辟
害
?”对曰:“姜氏何厌
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
,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
①去声。②制邑最险,姜请封段。③言制乃岩险之邑,昔虢叔居此,恃险灭亡,他邑则唯命是听。〇庄公似为爱段之言,实恐段居制邑太险难除。他邑虽极大,谅不若制邑之险,适可以养其骄而灭除之。“他邑唯命”四字毒甚。④京邑最大,姜请封段。⑤泰。⑥邑大可以养骄,而不除亦必易制,故使居之。大叔者,张大其名,所以张大其心也。〇庄公处心积虑,主于杀弟。封邑之始已早计之矣。⑦债。⑧郑大夫。⑨邑有先君之庙曰都,城方丈曰堵,三堵曰雉。雉,长三丈,高一丈。言都城不可过三百丈也。⑩同三。
侯伯之国,其城长三百雉。大都,三分其国之一,不过百雉也。
省都字。
省国字。
中都,五分其国之一,不过六十雉也。
小都,九分其国之一,不过三十三雉也。
京城过于百雉,不合法度,非先王之制。
叔段据有大邑,将为郑害,庄公必不堪也。〇祭仲一梦中人。
烟。
同避。
直称母姜氏而故作无可奈何语,毒声。
平声。
厌,足也。
或裁抑,或变置。
万。〇滋蔓,滋长而蔓延。
先出“蔓”字,后出“草”字,顿挫。
言向后即欲为之所而不能。〇梦中。
备。
毙,败也。滋蔓自多行不义则必自败。“待之”云者,唯恐其不行不义,而欲待其行也。庄公之心愈毒矣,而祭仲终未之知也。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①
。公子吕
②
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③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④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⑤
。”公曰:“无庸,将自及
⑥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⑦
。子封曰:“可矣
⑧
。厚将得众
⑨
。”公曰:“不义不昵
⑩
,厚将崩
!”
①鄙,边邑。贰,两属也。段命西、北二边之邑两属于己,果行不义也。②郑大夫,字子封。③国不堪使人有携贰、两属之心,君将何以处段。④先拗一笔。⑤无使郑国之民生他心也。〇子封又一梦中人。⑥言无用除之,将自及于祸。〇庄公实欲杀弟,而曰“自毙”,曰“自及”,故为段自作自受之语,毒甚。⑦廪延,郑邑。前两属者今皆取以为己邑,直至廪延,所侵愈多也。⑧可正段罪。⑨厚,地广也。前犹贰己,故云生心;今直收贰,故云得众。〇梦中。⑩银入声。
昵,亲近也。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崩者,势如土崩,民逃身窜,直至灭亡。较“自毙”、“自及”更加惨毒矣,而子封终未之知也。
大叔完聚
①
,缮甲兵
②
,具卒乘
③
,将袭郑
④
,夫人
⑤
将启之
⑥
。公闻其期
⑦
曰:“可矣
⑧
!”命子封帅
⑨
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⑩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
①完城郭、聚人民。②缮,治也。③去声。〇步曰卒,车曰乘。④掩其不备曰袭。〇段至此不义甚矣。然庄公平日处段能小惩而大戒之,段必不至此。段之将袭郑,庄公养之也。⑤武姜。⑥启,开也。言欲为内应。〇妇人姑息之爱,不晓大义,故欲启段。使庄公平日在母前能开陈大义,动之以至情,惕之以利害,夫人必不至此。夫人之启段,庄公陷之也。⑦闻其袭郑之期也。〇祭仲不闻,子封不闻,何独公闻?盖公含毒已久,刻刻留心,时时侦探,故独闻之也。⑧三字写庄公得计声口,与上“可矣”句紧照,言这遭才好伐了。郑庄公蓄怨一生,到此尽然发露,不觉一句说出来。⑨率。⑩烟。〇鄢,郑邑名。
既命子封伐诸京,公又自伏诸鄢,两路夹攻期在必杀。
叙段事止此。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①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② 。不言出奔,难之也 ③ 。
①经文。下释经也。②庄公养成弟恶,故曰失教。郑志者,郑伯之志,在于杀弟也。〇“郑志”二字是一篇断案。③段实出奔,而以“克”为文,明郑伯志在杀段,难言其奔也。〇释经止此。下遥接前文再叙。
遂寘
①
姜氏于城颍
②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③
!”既而悔之
④
。颍考叔
⑤
为颍谷封人
⑥
,闻之
⑦
,有献于公
⑧
。公赐之食。食舍
⑨
肉
⑩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
,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
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
我独无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
之故
,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
!若阙
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
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
①同置。②寘,弃也。城颍,郑地。③黄泉,地中之泉也。立誓永不见母,将前日恶己爱段之忿一总发泄,忍哉!④悔誓之过,是天性萌动。〇“无相见也”以上,纯是杀机。“颍考叔”以下,纯是太和元气。“既而悔之”一句,是转杀机为太和的紧关。⑤郑大夫。⑥时为颍谷典封疆之官。⑦闻其悔也。⑧或献谋,或献物。⑨捨。⑩食而舍肉,挑其问也。
公问何故舍肉不食。
只四字妙甚。直刺入心。
去声。
善于诱君,使之自然心动情发。
衣。
繄,语助也。〇哀哀之音宛然孺子失乳而啼,非复前日含毒恶声。
佯为不知。妙。
去声。
公语以誓母之故。
且告以追悔无及之意。
黄泉之誓,何足患焉。
掘。
隧,地道也。掘地使及黄泉,为地道以见母便是相见于黄泉,谁以此说为背誓也。〇天大难事,轻轻便解。
洛。
赋,赋诗也。“大隧”二句,公所赋诗辞。融融,和乐也。则知其前之阴毒矣。
异。〇“大隧”二句,姜所赋诗辞。泄泄,舒散也。则知其前之隐忍矣。〇从前一路刻毒惨伤之心,俱于“融融”、“泄泄”四字中消尽,摹写生色。
叙姜氏止此。〇“初”字起,“初”字结。
君子曰 ① :“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 ② 及庄公 ③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④ !”
①左氏设君子之言以为论断也。②去声。③拈“爱”字妙。亲之偏爱,足以召祸;子之真爱,可以回天。④《诗·大雅·既醉》篇。言孝子之心无穷,又能以己孝感君之孝,而锡及其畴类也,其颍考叔纯孝之谓乎!〇引诗咏叹作结,意致冷然。
郑庄志欲杀弟,祭仲、子封诸臣,皆不得而知。“姜氏欲之,焉辟害”、“必自毙,子姑待之”、“将自及”、“厚将崩”等语,分明是逆料其必至于此,故虽婉言直谏,一切不听。迨后乘时迅发,并及于母。是以兵机施于骨肉真残忍之尤。幸良心忽现,又被考叔一番救正,得母子如初。左氏以纯孝赞考叔作结,寓慨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