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
①
狩于州来,次于颍尾
②
,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
③
帅师围徐以惧吴
④
。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⑤
。雨
⑥
雪,王皮冠,秦复陶
⑦
,翠被
⑧
,豹舄
⑨
,执鞭以出
⑩
。仆析父
从
。
①灵王。②冬猎曰狩。州来、颍尾,二地皆近吴。③五子皆楚大夫。④徐,吴与国。⑤乾溪,水名。自颍尾遣五大夫讫,即自次乾溪,以为兵援。⑥去声。⑦秦所遗羽衣。⑧被,帔也。以翠羽饰之。⑨以豹皮为履。⑩执鞭出以教令。
甫。〇楚大夫。
去声。〇此等闲叙,若无紧要,然妆点浓色正在此。
右尹
①
子革
②
夕
③
,王见之,去冠、被,舍
④
鞭
⑤
,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
⑥
与吕伋
⑦
、王孙牟
⑧
、燮父
⑨
、禽父
⑩
并事康王
,四国皆有分
,我独无有
。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
!昔我先王熊绎辟
在荆山,筚路蓝缕
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
御王事
。齐,王舅也
;晋及鲁、卫,王母弟也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
。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
!周不爱鼎,郑敢爱田
?”王曰:“昔诸侯远
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
,赋皆千乘
,子与
有劳焉
,诸侯其畏我乎
!”对曰:“畏君王哉
!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
①官名。②郑丹也。③暮见曰夕。④捨。⑤妆点。⑥楚始封君。⑦齐太公之子丁公。⑧卫康叔子康伯。⑨晋唐叔之子。⑩周公子伯禽。
成王子。
问。〇齐、卫、晋、鲁,王皆赐之珍宝,以为分器。
楚独无所赐。
禹铸九鼎,三代相传,犹后世传国玺也。灵王欲求周鼎以为分器,意欲何为?
四字冷妙。
同“僻”。
筚路,柴车。蓝缕,敝衣。
供。
以桃为弓,以棘为矢,为天子共御不祥之事。〇写楚与周疏远。
成王之母姜氏,齐太公之女。
唐叔,成王母弟。周公、康叔,武王母弟。〇写四国是周亲贵。
宝器所以展亲,不得颁及疏远。
今周与齐、晋、鲁、卫皆服事楚,将唯楚命是听,岂惜此鼎,而不以与楚?〇故为张大,隐见楚子之无君。冷妙。
陆终氏生六子,长曰昆吾,少曰季连。季连,楚之远祖,故谓昆吾为伯父。昆吾尝居许地,许既南迁,故曰“旧许是宅”。
此时旧许之地属郑。
求至远祖之兄所居之地,更属可笑。
冷妙。
不有天子,何有于郑?妙论解颐。
去声。
郎。
去声。〇陈、蔡,二国名。不羹,地名,其地有二邑。言我大筑四国之城,其田之赋,皆出兵车千乘。
预。
汝子革亦与有功焉。〇带句生姿。
又欲使天下诸侯无不畏我,其心益肆矣。
冷妙。
复一句,妙。加“敢不”二字,尤妙。〇三段写楚子何等矜满,写子革何等滑稽。对矜满人,自不得不用滑稽也。
工尹路 ① 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 ② 柲 ③ ,敢请命 ④ 。”王入视之 ⑤ 。
①工尹,名路。②戚。③秘。④鏚,斧也。柲,柄也。言王命破圭玉以饰斧柄,敢请制度之命。⑤王入内,视工尹所为。〇连处忽一断,妆点前后照耀,妙绝。
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 ① ,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② 。”
①如响应声。②子革以锋刃自喻。言我自摩厉以待王出,将此利刃斩王之淫慝。〇又生一问答作波,始知前“仆析父从”一句,非浪笔。
王出,复
①
语。左史倚相
②
趋过
③
,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④
。”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⑤
。祭
⑥
公谋父作《祈招》
⑦
之诗,以止王心
⑧
,王是以获没于祗
⑨
宫
⑩
。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
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
,式昭德音
。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
①扶又切。②去声。③倚相,楚史名。④《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典。《八索》,八卦之说。《九丘》,九州之志。倚相能尽读之,所以为良史。〇恰凑入摩厉以须吾刃下。⑤周穆王乘八骏马,造父为御,以遍行天下,欲使车辙马迹无所不到。⑥债。⑦韶。⑧谋父,周卿士。祈父,周司马之官。招,其名也。祭公力谏游行,故借司马作诗,以止遏穆王之欲心。此诗逸。⑨支。⑩祗宫,离宫名。穆王闻谏而改,故得善终于祗宫,而免篡弑之祸。
烟。
《祈招》之诗,是穆王近事。远,谓《坟》、《典》诸书。〇俱是引动楚子之问,可谓长于讽谕。
阴。
愔愔,安和貌。式,用也。言祈父之性安和,用能自著令闻矣。
亦当思我王之常度,出入起居,用如玉之坚,用如金之重。
若用民力,当随其所能,如冶金制玉,随器象形,而不可存醉饱过度之心。〇着意在此句,利刃已斩。
王揖而入 ① ,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② 。
①“执鞭以出”至“王入视之”,“王出复语”至“王揖而入”,两出两入,遥对作章法。②去声。〇灵王被子革一斩,寝食不安者数日。却未曾斩断,不能迁善改过。明年,为弃疾所逼,缢于乾溪。〇又妆点作结,前后照耀。
仲尼曰:“古也有志 ① :‘克己复礼,仁也 ② 。’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③ ?”
①古书有云。②应不能自克。③前叙“次于乾溪”,何等意气;此以“辱”字结之,最有味。
楚子一番矜张语,子革绝不置辩,一味将顺,固有深意。至后闲闲唤醒,若不相蒙者,既不忤听,又得易入,此其所以为善谏欤?惜哉!灵王能听而不能克,以终及于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