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宣子 ① 为政 ② ,诸侯之币重 ③ ,郑人病之 ④ 。
①晋士匄。②将中军,执国政。③诸侯朝贡于晋者,其币增重。币,礼仪也。④病,患也。
二月,郑伯
①
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
②
,曰:“子为晋国
③
,四邻诸侯
④
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⑤
,侨
⑥
也惑之。侨闻君子长
⑦
国家者,非无贿
⑧
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⑨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⑩
。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
。诸侯贰,则晋国坏
;晋国贰,则子之家坏
,何没没也
!将焉用贿
?夫令名,德之舆也
;德,国家之基也
。有基无坏
,无亦是务乎
!有德则乐
,乐则能久
。《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
!‘上帝临女
,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
!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
。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
①简公。②寓,寄也。子西相郑伯如晋,故子产寄书与子西,以劝告宣子。③为晋执政。〇只此四字,落笔便妙。④牵引四邻,妙。⑤不闻有善德,但闻增重诸侯之币。〇先提“令德”,引起“令名”。⑥子产名。⑦掌。⑧毁。⑨贿,财也。令名,善誉也。〇“贿”字,从重币推出。“令名”,从“令德”推出。〇二句是一篇主意。⑩敛诸国之财,而积聚于晋之公室,则诸侯离心于晋。
若汝自利赖其财,而私入于己,则晋人离心于汝。
晋不能保国。
汝不能保家。
何其沉溺而不反也。
贿之为祸如此,将安用之。〇此段申“非无贿之患”句。
有德者,必以令名为舆,始能远及。
有国者,必以令德为基,始能自立。
有德以为基,故国家不坏。〇一“坏”字,应上两“坏”字。
无亦以是令名为先务乎!〇从名转德,从德转国家,从国家转无坏,笔笔转,笔笔应。
洛。
务令名在有德,有德则乐与人同,而能久居其位。
《小雅》之诗。言君子有德可乐,则能立国之基,使之长久。有令德之谓也夫!〇引《诗》证德为国家之基。
汝。
《大雅》之诗。言上帝鉴临武王之德,则下民无敢有离贰之心。有令各之谓也夫!〇引《诗》证名为德之舆。一“贰”字,应上四“贰”字。〇此段申“无令名之难”句。
以恕存心而自明其德,则自然有令名以为之舆,而载是德以行于世,所以远者闻风而至,近者赖德而安,为国家之基也。〇又合德与名,双收一笔,遒紧。
毋宁,宁也。宁可使人议论吾子,以为子实能生养我民,而可谓子取民以自养乎?〇以贿与令名二者比并言之,语绝波陗,又叠用三“子”字,尤有态。
焚,毙也。象因有齿以杀身,以齿之有贿故耳。〇指“贿”字作结,仍收到重币上。见有贿非但国坏家坏,而且身亦坏也。是危语,亦是冷语。
宣子说 ① ,乃轻币。
①悦。
劈起将令德、令名与重币对较,持论正大。其写德名处,作赞叹语,写重币处,作危激语,回环往复,剀切详明。宜乎宣子之倾心而受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