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 ① 使吕相 ② 绝秦 ③ ,曰 ④ :
①厉公。②去声。〇魏锜之子。③成十一年,秦、晋盟于令狐。秦桓公归而叛盟,故厉公使吕相数其罪而绝之。④下皆吕相口宣君命。
“昔逮我
①
献公及
②
穆公相好
③
,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
④
姻
⑤
。天祸晋国
⑥
,文公
⑦
如齐,惠公
⑧
如秦
⑨
。无禄,献公即世
⑩
。穆公不忘旧德
,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
。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
。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
①晋。②秦。③去声。④同“婚”。⑤从秦、晋相好说起。⑥骊姬之难。⑦重耳。⑧夷吾。⑨重耳奔狄及齐,齐桓公妻之。夷吾奔梁,赂秦以求纳。⑩晋无福禄,而献公卒。
应“相好”。
僖十年,穆公纳夷吾于晋,为惠公。〇说秦德轻。
僖十五年,秦伐晋,战于韩原,获惠公。〇说秦为德不终。是秦第一罪案。
惠公卒,怀公立,穆公纳重耳于晋,为文公。是穆成安晋之功也。〇作一顿,说秦德轻。
“文公躬擐
①
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
②
而朝诸秦
③
,则亦既报旧德矣
④
。郑人怒君之疆埸
⑤
,我文公帅
⑥
诸侯及秦围郑
⑦
。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
⑧
。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
⑨
。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
⑩
无害
,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
①患。②印。③擐,贯也。胤,嗣也。文公备历艰难,以率东方之诸侯,皆四代帝王之嗣,而西向朝秦。〇二十九字作一句读。④应“旧德”。又作一顿,说晋有报,即宕下以叙晋德。⑤亦。⑥率。 ⑦怒,犹犯也。〇诬秦。僖三十年,郑贰于楚,文公与秦围之,郑未尝犯秦,亦无诸侯之师。〇说晋德重。⑧郑使烛之武见秦穆公,穆公背晋而私与郑盟。不敢斥言,故托言秦大夫。〇是言秦第二罪案。⑨皆欲致死命以讨秦。〇诬秦。无诸侯致命之事。⑩旋。
不敢怨秦背己,反保全其师。
又作一顿,说晋大有德于秦,能自占地步。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弔,蔑死我君
①
,寡我襄公
②
,迭我殽地
③
,奸
④
绝我好
⑤
,伐我保城
⑥
,殄灭我费
⑦
滑
⑧
,散离我兄弟
⑨
,扰乱我同盟
⑩
,倾覆
我国家
。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
,而惧社稷之陨
,是以有殽之师
。犹愿赦罪于穆公
。穆公弗听
,而即楚谋我
。天诱其衷,成王陨命
,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
①以文公死为无知而轻蔑之。②以襄公新立为寡弱,而陵忽之。③迭,侵突也。穆公从杞子之谋,潜师以袭郑,道过晋之殽地。④干。⑤奸犯断绝,不复与我和好。⑥诬秦。袭郑时,无伐晋保城之事。⑦如字。⑧还入声。〇滑,姬姓国,都于费。秦袭郑无功,乃灭滑还。⑨滑与晋为同姓兄弟。⑩滑、郑皆从晋,是为晋同盟之国。
福。
秦伐滑、图郑,是欲倾危覆灭晋之国家。〇叠写九个“我”字。〇是秦第三罪案。
未忘穆公纳文公之勋。〇折一笔。
实恐晋为秦灭。
僖三十三年,晋败秦于殽。〇我“是以有”一,言殽师出于万不得已也。
晋虽有殽师之失,犹愿求解于秦。〇“犹愿”二字,紧接无痕,妙。
不肯释憾。
文十四年,楚斗克囚于秦。至是秦使归楚,求成以谋晋。
幸天默诱人心,而商臣弑楚成王。
楚有篡弑之祸,穆公是以不能快意于晋。设使成王未陨,而即楚谋我之志成矣。〇是秦第四罪案。〇自献公即世至此,作一截,是历数秦修之罪。
“穆
①
、襄
②
即世,康
③
、灵
④
即位。康公
⑤
,我之自出,又欲阙
⑥
剪我公室,倾覆我社稷
⑦
,帅我蟊
⑧
贼,以来荡摇我边疆
⑨
,我是以有令
⑩
狐之役
。康犹不悛
,入我河曲
,伐我涑
川
,俘我王官
,剪我羁马
,我是以有河曲之战
。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
①秦。②晋。③秦。④晋。⑤晋之外甥。⑥掘。⑦阙,犹掘也。剪,截断也。⑧谋。⑨蟊、贼,皆食禾虫,以喻公子雍。谓秦纳雍以荡摇晋之边鄙。〇诬秦。雍之来,晋实召之。〇叠写四个“我”字。〇是秦第五罪案。⑩平声。
文七年,晋败秦于令狐。〇“我是以有”二,言令狐之役,出于万不得已也。
铨。〇悛,改也。
河曲,晋地。事在文十二年。
速。
涑川,水名。
俘,虏也。王官,地名。〇伐涑川、俘王官,经传无见。
羁马,地名,其时秦取其地。〇叠写四个“我”字。〇是秦第六罪案。
晋与秦战于河曲,秦兵夜遁。〇“我是以有”三,言河曲之战,出于万不得已也。
晋在秦东,故曰东道。康公绝晋之好,故不东通于晋。〇此段独拖一句,妙。〇自穆、襄即世至此,作一截,是历数秦康之罪。
“及君之嗣也
①
,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
②
!’君亦不惠称
③
盟
④
,利吾有狄难
⑤
,入我河县,焚我箕、郜
⑥
,芟
⑦
夷我农功
⑧
,虔刘我边陲
⑨
,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⑩
。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
福于先君献、穆
,使伯车
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
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
。’言誓未就
,景公即世,我寡君
是以有令狐之会
。君又不祥,背
弃盟誓
。白狄及君同州
,君之仇雠
,而我之昏姻也
。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使
。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
。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
,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
,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
、楚三王
曰:“余虽与晋出入
,余唯利是视
。”’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一
。”诸侯备闻此言
,斯是用痛心疾首,昵
就寡人
。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
。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
?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
。
①君,指秦桓公。②景公望秦抚恤晋国。〇此处独作一波,妙。③去声。④桓公不肯惠然称晋望而共盟。⑤去声。〇谓宣十五年,晋灭赤狄潞氏时。⑥告。〇河县、箕、郜,晋二邑名。入河县,焚箕、郜,经传无见。⑦删。⑧芟,刈也。夷,伤也。损害我禾稼,如去草然。⑨垂。〇虔刘,皆杀也。杀戮我边境之人民。〇叠写四个“我”字。〇是秦第七罪案。⑩晋聚众于辅氏以拒秦。〇“我是以有”四,言辅氏之聚,出于万不得已也。〇“之师”、“之役”、“之战”、“之聚”,句法变幻。
骄。
桓公亦悔二国结祸之长,而欲我求福于晋献、秦穆。
秦桓公子。
汝。
言我与晋同结所好,共弃前恶,再修旧日之德,以追念前人献、穆之功勋。〇此段回应篇首献、穆相好。关锁甚紧。
约誓之言,未及成就。
厉公。
成十一年,晋厉公与秦桓公盟于令狐。〇入题。又与上四“我是以有”句相呼应。
佩。
桓公又萌不善之心,归而背晋成。〇此下方入当时正事。
及,与也。白狄与秦皆属雍州。
白狄与秦世为仇雠。
赤狄之女季隗,白狄伐而获之,纳诸文公,故云婚姻。〇疏句无限烟波。
去声。〇深文。
狄虽口应秦命,心实憎其无信,而以秦之二心来告晋。〇一“告我”。
恶秦反覆不常。
下述秦桓盟楚之词。
穆、康、共。
成、穆、庄。
我虽与晋往来。
我唯利之是从,不诚心与晋也。〇二十四字,一气说下。
不穀,楚共王告晋自称。言我恶秦之无成德,是用宣布其言,以惩戒用心不一之人。〇二“告我”。〇两引“告我”,俱是实证。是秦反覆真正罪案。〇自“及君之嗣”至此作一截,是历数秦桓之罪。为绝秦正旨。
狄与楚告晋之言,诸侯无不闻之。〇牵引诸侯,妙,使秦无所逃罪。
银入声。
诸侯由是恶秦之甚,皆来亲近于晋。〇一路备说秦恶,归到此句。
我今帅诸侯以来听命于秦,唯与秦结好是望耳。〇终是求好,妙。
是客。
是主。〇句句牵引诸侯,妙。
“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① 。”
①或和或战,当图谋其有利于秦者而为之。
秦、晋权诈相倾,本无专直,但此文饰辞驾罪,不肯一句放松,不使一字置辩,深文曲笔,变化纵横,读千遍不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