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
①
伐陆浑之戎
②
,遂至于雒
③
,观
④
兵于周疆
⑤
。定王使王孙满
⑥
劳
⑦
楚子
⑧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⑨
。对曰:“在德不在鼎
⑩
。昔夏之方有德也
,远方图物
,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
,百物而为之备
,使民知神、奸
。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螭
魅
罔两,莫能逢之
。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德之休明,虽小,重也
。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
。天祚明德,有所底止
。成王定鼎于郏
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
①庄王。②陆浑之戎,秦、晋所迁于伊川者。③同“洛”。④去声。⑤雒,水名。周所都也。观,示兵威以胁周也。〇一“遂”字,便见楚庄无礼。⑥周大夫。⑦去声。⑧楚强周弱,定王无如之何,故使大夫劳之。⑨禹之九鼎,三代相传,犹后世传国玺也。楚庄问大小轻重,有图周天下意。⑩有天下者,在有德不在有鼎。〇一语喝破。
紧承“德”字。
远方图画山川、物怪献之。
九州牧守,皆贡其金。
以九州之金,铸为九鼎,而著图物之形于其上。
百样物怪,各为备御之具。
使民尽知鬼神、奸邪形状。
若、顺也。民知神、奸,故不逢不顺。
鸱。
妹。
螭,山神。魅,怪物。罔、两,水神。既为之备,故莫能逢人为害。
民无灾害,则上下和以受天之祐。〇已上言有德方有鼎。
伏下三十、七百。
已上言无德则鼎迁。
鼎非加大,而不可迁移,若增重然。
鼎非加小,而汤武迁之,若遂轻然。〇总括四语,正缴“在德不在鼎”意。“大”、“小”、“轻”、“重”四字,错落有致。
言有尽头处。〇二句起下,方入本意。
夹。
辱。〇郏鄏,东周王城,今河南也。
此天有所底止之定命也。
未满卜数。
结语冷隽。
提出“德”字,已足以破痴人之梦;揭出“天”字,尤足以寒奸雄之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