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 使 太宰文公 及 内史兴 赐 晋文公 命 ① ,上卿逆于境 ② , 晋侯 郊劳 ③ ,馆诸宗庙 ④ ,馈九牢 ⑤ ,设庭燎 ⑥ 。及期,命于 武 宫 ⑦ ,设桑主,布几筵 ⑧ ,太宰莅之, 晋侯 端委以入 ⑨ 。太宰以王命命冕服 ⑩ ,内史赞之,三命而后即冕服 ⑪ 。既毕,宾、飨、赠、饯如公命侯伯之礼,而加之以宴好 ⑫ 。 内史兴 归,以告王曰:“ 晋 ,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逆王命敬 ⑬ ,奉礼义成 ⑭ 。敬王命,顺之道也;成礼义,德之则也。则德以道诸侯,诸侯必归之 ⑮ 。且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 ⑯ ,忠所以分也 ⑰ ,仁所以行也 ⑱ ,信所以守也 ⑲ ,义所以节也 ⑳ 。忠分则均,仁行则报,信守则固,义节则度 ㉑ 。分均无怨,行报无匮,守固不偷 ㉒ ,节度不携 ㉓ 。若民不怨而财不匮,令不偷而动不携,其何事不济!中能应外,忠也;施三服义,仁也 ㉔ ;守节不淫,信也;行礼不疚,义也 ㉕ 。臣入 晋 境,四者不失 ㉖ ,臣故曰:‘ 晋侯 其能礼矣,王其善之!’树于有礼,艾人必丰 ㉗ 。”
① 太宰文公 ,王卿士 王子虎 也。 内史兴 ,周内史 叔兴父 。 晋文公 , 献公 之子、 惠公 异母兄 重耳 也。命,命服也。诸侯七命,冕服七章。
②逆,迎也。
③郊迎用辞劳也。
④馆,舍也。舍于宗庙,尊王命也。
⑤牛羊豕为一牢,上公饔饩九牢。
⑥设大烛于庭,谓之庭燎。
⑦期,将事之日也。 武宫 , 文公 之祖 武公 之庙也。命,受王之命。
⑧主, 献公 之主也。练主用栗,虞主用桑。礼,既葬而虞,虞而作主,天子于是爵命世子。世子即位,受命服也。 献公 死已久,于此设之者, 文公 不欲继于 惠 、 怀 也。故立 献公 之主,自以子继父之位,行未逾年之礼。筵,席也。
⑨说云:“衣玄端,冠委貌,诸侯祭服也。” 昭 谓:此士服也。诸侯之子未受爵命,服士服也。
⑩冕,大冠也。服,鷩衣也。
⑪赞,道也。三命,
三以王命命
文公
,
文公
三让后就。
⑫宾者,主人所以接宾、致餐饔之属。飨,飨食之礼。赠,致赠之礼。饯,谓郊送饮酒之礼。如公命侯伯之礼者,如公受王命,以侯伯待之之礼,而又加之以宴好也。太宰,上卿也,而言公者,兼之也。
⑬谓上卿逆于境, 晋侯 郊劳。
⑭谓三让、宾飨之属皆如礼。
⑮道,训也。
⑯言能行礼,则有此四者。
⑰心中则不偏。
⑱仁行则有恩。
⑲信守则不贰。
⑳制事
之节也。
㉑得其度也。
㉒偷,苟且也。
㉓携,离也。
㉔ 贾侍中 云:“三,谓忠、信、仁也。” 昭 谓:施三,谓三让也。服义,义,宜也。服得其宜,谓端委也。
㉕疚,病也。
㉖四者,忠、信、仁、义。
㉗树,种也。艾,报也。丰,厚也。
王从之,使于 晋 者,道相逮也 ① 。及 惠后 之难,王出在 郑 ② , 晋侯 纳之 ③ 。
①逮,及也。
② 惠后 , 周惠王 之后、 襄王 继母 陈妫 也。 陈妫 有宠,生 子带 ,将立,未及而卒。 子带 奔 齐 ,王复之,又通于 襄王 之后 隗氏 。王废 隗氏 , 周 大夫 颓叔 、 桃子 奉 子带 以 翟 师伐周,王出适 郑 ,处于 汜 。在 鲁僖 二十四年。
③纳王于 周 而杀 子带 ,在 鲁僖 二十五年。
襄王
十六年
,立
晋文公
①
。二十一年,以诸侯朝王于
衡
雍
,且献
楚
捷,遂为
践土
之盟
②
,于是乎始霸。
① 襄王 十六年, 鲁僖 二十四年。
②
襄王
二十一年,
鲁僖
二十八年也。
衡雍
、
践土
皆
郑
地,在今
河内
温
地。捷,胜也,胜
楚
所获兵众。
文公
以
僖
二十八年夏四月败
楚
于
城濮
。
城
濮
,
卫
地也。旋至
衡雍
,天子临之,
晋侯
以诸侯朝王,且献所得
楚
兵驷介百乘,徒兵千也。王命
尹氏
及
王子虎
、内史
叔兴父
策命
晋侯
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