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张草纫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年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的日益开明,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古代优良的文化传统持保护、继承、发扬的态度,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历史事实和名人事迹、文学著作和艺术遗产,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得到了宣传和普及。纳兰性德,这个原本很陌生的名字,由于《纳兰词》多种版本的出版、发行,以及词人在电视剧和戏曲中频频以主角的身份出现,现在已经广为人知了。不过在电视剧和戏曲中,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往往添加一些虚构的情节,甚至与事实大相径庭。因此,要看懂《纳兰词》和认识纳兰性德,必须澄清一些事实,还纳兰性德本来的面目,即了解历史上真实的纳兰性德的经历和性格。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朋友之间及后世的评论家又称他为成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人,隶属正黄旗。在明代初叶,满族分为三大部属: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纳兰氏属于海西女真。其中建州女真势力最强,各部属之间经常发生争战和兼并。至明代末叶,建州女真的首领——爱新觉罗家族的努尔哈赤,与海西女真的首领——叶赫那拉家族的金台什(性德的曾祖父)成为整个满族的两大势力。为了对抗明朝,这两个家庭出于政治目的而联姻,努尔哈赤娶金台什之妹孟古格格为妻。而后又由于部落间的矛盾,这两大势力间发生了流血战争,海西女真为建州女真所吞并,金台什在战争中被杀死。努尔哈赤统一了整个满族,而他与孟古格格生的儿子皇太极,后来征服全中国,建立了大清帝国。金台什之子,性德的祖父倪迓韩归顺了努尔哈赤,在与明朝作战中屡建战功。叶赫那拉家族在爱新觉罗王朝重新获得了重要地位。性德的父亲明珠娶努尔哈赤的小儿子阿济格之女和舍里氏(康熙皇帝的堂姑母)为妻,这是叶赫拉那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之间的第二次通婚。由此可见,性德与康熙皇帝之间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

性德小时候就聪明好学,背诵经史,常若夙习,还依照满族人的习俗练习骑射。康熙十年(1671),17岁的性德入国子监,为太学生。由于成绩出众,经国子监祭酒徐元文介绍结识其兄——任康熙帝南书房编修的徐乾学。徐氏兄弟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的外甥,在当时学界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次年,18岁的性德考中顺天乡试举人。这次乡试的主考官是蔡启鐏和徐乾学,这样,性德就正式成了徐乾学的门生。康熙十二年(1673)礼部会试,性德中式,但由于患寒疾(可能是流行性感冒,发高烧),不能参加殿试(会试中式后,要经过殿试及格,才能成为进士,授予官职)。因此,直到三年后,在康熙十五年(1676)春的殿试中他才考取进士,当时他22岁。他被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二等侍卫、一等侍卫,直到他31岁去世。侍卫是皇帝的贴身随从,职位不高,却十分重要,因为关系到皇帝的安全。性德被康熙帝看中,留在身边,显然由于他是满族人,又与自己有亲戚情谊,比较放心。康熙帝多次出巡,到京畿、塞外、辽东、山西、江南等地,性德都随从护卫。他作为八旗子弟,能文能武,办事精明,又忠心耿耿,所以深得康熙帝的宠爱和信任。但是,性德又是一个才能出众的青年,他总希望能有机会一展抱负,做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金缕曲》)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只是在康熙的鞍前马后干一些枯燥乏味的打杂工作,谈不上有什么成就。因此,在他的诗词和给友人的书信中常流露出消沉厌倦的情绪。在九年的侍卫生涯中,他只做了一件具有实际意义的事,那就是北赴梭龙侦察敌情。

梭龙即索伦部,是分布在西起石勒克河以及外兴安岭、东至黑龙江北岸支流精奇里江一带的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等族的总称,本来处于清皇朝的统治之下。在三藩叛乱期间,清室忙于在南方用兵,无暇北顾。沙皇俄国便乘机东进,不断挑起边境纠纷,并侵占了大片土地。清廷平定三藩之后,回过头来着手处理北疆的事务。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副都统郎谈、彭春率领一支队伍以捕鹿为名赴梭龙侦察敌情。纳兰性德亦是其中一员,并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徐乾学在《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神道碑文》中说:“及卒,上在行宫,闻之震悼。后梭龙诸羌降,命宫使就几筵哭告之,以君前年奉使功故。”

性德于工作之暇,喜欢与有才学的人交往。他结识的都是当代的名士,如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梁佩兰、姜宸英、顾贞观、秦松龄、叶方蔼等。当时,这些人都已有相当高的名望,年纪也都在50岁上下,比性德大25到30岁,差不多长一个辈分。他们所以能不顾年龄的差别,与这个年方弱冠的青年公子结成忘年之交,主要是出于对文学的共同爱好,是相互倾慕对方的才学。他们中间,有的虽担任过一定的官职,但仕途蹭蹬,并不得意;有的则穷困潦倒,生计堪忧。性德对这些文人朋友寄予很大的同情和关怀,尽己所能给予他们政治上的庇护和经济上的帮助。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营救吴兆骞之事。吴兆骞,字汉槎,是清初江南著名诗人。他于顺治十四年(1657)参加江南乡试,中了举人。不料因有人告发主考官舞弊,吴因此卷入了科场案。清廷下令清查,把考生全部押送到北京,在殿前重试,纪律森严。吴兆骞虽然有真才实学,但在这种场合也被吓得战栗不能成文,最后交了白卷,结果被流放到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顾贞观是吴兆骞的好友,于康熙十五年(1676)写了两首《金缕曲》词寄给吴兆骞。性德读了这两首词后大为感动,顾贞观乘机请求性德营救吴兆骞。性德又去恳求他的父亲明珠,终于在康熙二十年(1681)把吴兆骞赎回。

纳兰性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翩翩公子,自然引出许多“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虚虚实实,使得纳兰性德的一生更富传奇色彩。据清人笔记记载,性德在少年时代曾与其表妹相恋,后来表妹被选入宫,这段恋情也随之中断。这只是小说家之言,不可全信。在《纳兰词》中,虽然也确实有几首词内容涉及他早年的恋情,但不可据以为实。性德大约在19岁前后,曾纳一侍妾颜氏。那时他因患寒疾未能参加殿试,在家养病,心中十分苦闷。明珠夫妇欲为他娶妻,可能一时未找到门当户对的人选,于是先为他置一侍妾,以慰其孤寂,同时照料他的生活。关于他与颜氏的情况,缺乏详细的记载。性德20岁时(康熙十三年,1674),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卢兴祖之女为妻。卢氏年18岁,青年夫妇,十分恩爱。“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浣溪沙》)“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蝶恋花》)这些词句就是他们当时的生活写照。可惜这段幸福的婚姻只过了三年时间,卢氏因难产致病,一个月后去世。性德异常悲痛,写下许多哀感顽艳、凄惋欲绝的悼亡词(下面将详述)。三年后,也即康熙十九年(1680),性德续娶官氏为继室。官氏为满族人,也是官家之女。从性德后期的边塞词看,如《一络索》:“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青玉案》:“多情不是偏多别,别离只为多情设。蝶梦百花花梦蝶,几时相见,西窗剪烛,细把而今说。”他们的感情也是相当深厚的。

由于词友们为生计所迫,奔走四方,聚散无常,而官氏可能只是一般的贤妻良母,未必通晓文墨,性德在精神上缺少慰藉,颇感寂寞。他听闻明末清初前辈诗人与秦淮名妓的风流佳话,如钱谦益与柳如是、吴伟业与卞玉京、冒辟疆与董小宛、龚鼎孳与顾横波等,亦心向往之。于是他托好友顾贞观在江南替他物色红颜知己,顾果然不负所托。康熙二十三年(1684)冬,性德扈驾南巡回京后,纳江南艺妓女词人沈宛为侍妾。性德为她置一曲房,请严绳孙书额曰“鸳鸯社”。性德与沈宛二人情投意合,十分亲密,然而却遭到父亲明珠的强烈反对。有人认为是由于艺妓的社会地位低微,据我推测,地位低微不是主要的原因。因为纳妾不比娶妻,并不讲究门当户对。柳如是、顾横波辈都是艺妓出身,并没有人对她们横加非议。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身为艺妓,必然与众多名人文士有往来,社会关系复杂。而当时三藩之乱虽已平定,清朝政权基本上已经巩固,但知识阶层中仍有反清情绪,这从当时的多次文字狱可以得到证实。降清的官吏,如钱谦益、龚鼎孳辈,虽居高位,但并无实权,所以即使身边有一个社会关系复杂的侍妾,也无关紧要。而身为侍卫的性德则不然,他所接触的人必须绝对可靠,以保证皇上的安全。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失去皇上的信任。明珠为儿子的仕途着想,只得强迫他与沈宛分手。沈宛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春返回江南,两人只相处了三四个月。《纳兰词》中有几首思念沈宛的词,如《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遐方怨》(欹角枕)、《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等,数量不多,因为性德就在那一年五月三十日因寒疾离开了人世。

纳兰性德以他的词而垂名于史。他在清代词坛和整个词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有人尊他为清初第一词人,有人称他可与竹垞(朱彝尊)、其年(陈维崧)“鼎足词坛”(谭献《复堂词话》),有人谓他与项莲生、蒋春霖“二百年中,分鼎三足”(谭献《箧中词》卷五),王国维对他更是赞赏有加,甚至说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纳兰词清新流畅,格调高远,缠绵婉约,幽艳凄美,而且像民歌一样通俗易懂,较少矫揉造作、堆砌典故等习气。风格近于南唐李后主和北宋晏幾道。如: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采桑子》)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采桑子》)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清平乐》)

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清平乐》)

又如:

一片晕红疑着雨,晚风吹掠鬓云偏。倩魂销尽夕阳前。(《浣溪沙》)

评论者以为“柔情一缕,能令九转回肠,虽山抹微云君(指秦观)不能道也”。又如:

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才着春寒瘦不支。(《采桑子·咏春雨》)

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点绛唇·咏风兰》)

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减字木兰花·新月》)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眼儿媚·咏梅》)

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临江仙·塞柳》)

咏物不滞于形态而摄其神,故超脱飘逸,有言外之味。

性德写爱情的词,也很有特色。如: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如梦令》)

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如梦令》)

五字诗中目乍成,尽教残福折书生。手挼裙带那时情。(《浣溪沙》)

未接语言犹怅望,才通商略已瞢腾。只嫌今夜月偏明。(《浣溪沙》)

而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的悼亡词。性德与原配妻子卢氏感情极好。卢氏去世后,性德非常悲痛,写了不少悼亡词。悼亡诗词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数量不多。悼亡诗比较有名的,仅有潘岳、元稹、李商隐等人的七八首。悼亡词更少,可以举出的,似乎只有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半死桐》。而性德一人就写了二三十首,情深意苦,哀感动人。如果说像“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余缝绽”(《鹊桥仙·七夕》)、“几回偷湿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鹧鸪天·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这样的词句,还未摆脱元稹“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李商隐“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贺铸“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套路,那么像以下的词句:

自那番摧折,无衫不泪;几年恩爱,有梦何妨。最苦啼鹃,频催别鹄,赢得更阑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飚一转,未许端详。(《沁园春》)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都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春衫湿·悼亡》)

真是一字一泪,哀痛欲绝。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纳兰的悼亡词不仅拓开了容量,更主要的是赤诚淳厚,情真意挚,几乎将一颗哀恸追怀、无尽依恋的心活泼泼地吐露到纸上。所以是继苏轼之后在词的领域内这一题材作品最称卓特的一家。”

性德的边塞词,也可以说在宋词之外别开生面。宋朝由于地域的限制,词人大多没有远赴塞北的机会。范仲淹曾为陕西四路宣抚使,也只写了一首《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以边塞风光,在宋词中很少反映。性德由于职务关系,经常扈从康熙帝到塞北和关外去巡视,熟悉漠北荒寒之景。他笔下的边塞词雄浑苍凉,令人耳目一新。如: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氈幕绕牛羊,敲冰饮酪浆。(《菩萨蛮》)

星影漾寒沙,微茫织浪花。(《菩萨蛮·宿滦河》)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浣溪沙》)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浣溪沙》)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蝶恋花·出塞》)

这样的词句在一般词集中是看不到的。

性德早年曾把他的部分词作集成《侧帽词》,他去世后,友人顾贞观、张纯修都为他编过词集,名《饮水词》,他的老师徐乾学为他编了《通志堂集》,内有词四卷。后人又不断收辑、增补、重刻,定名为《纳兰词》。我也作过一番整理,并略加注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5年10月出版发行,名《纳兰词笺注》。嗣后各出版社也出版了各种不同版本的纳兰词,注释和见解各有异同。诗无达诂,有不同理解是正常的。读者可以择善而从,也可以另有会心。此次出版,我们择要将其词中化用的古人诗词文句列于词后(每条前面用◎表示),另将历代评论、与词相关的本事和史实及对纳兰词的系年择要列于每首词后(每条前面用◆表示,引自《纳兰词笺注》的,不另注明出处),以方便读者对纳兰词的阅读和欣赏。 AqdyjyPQwyYSEicva+QmvYyetAqRdBHQ2DJsx2AUP5mXBKhrWXc5Qy0LD4t4G6V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