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吴惠娟

李清照(1084-1156),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的诗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她“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清人李调元亦云:“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这些评论给予我们喜爱的女作家极高的文学地位,吸引着我们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出身于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字文叔,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文章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生平著作甚丰,传世仅《洛阳名园记》一卷。清照的生母为宰相王珪的长女,早逝。吏部尚书王拱辰的孙女是清照的继母,亦能文。清照在一个学识渊博、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以往,人们都认为独特的家庭环境对李清照的影响很大,这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当时的士大夫家庭都很注意对女儿的教育,这是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时代风气。

北宋是一个文化相当成熟的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上层士大夫阶层,“为了得到政治权力、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上的领导权,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文化传统,并能参与和分享时代思潮及其格调”。而“宋代理想的上层阶级的妻子不仅简单地献身于丈夫的家庭,她还要有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文学天才和人际关系中高超的技巧,使她可以保持家庭的繁荣昌盛”([美]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士大夫家庭的女性,作为主内的家庭成员,也需要相当的文化水平和文学才识,方能担当得起相夫教子的重任。顺应时代的潮流,当时士大夫家庭的女性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不少女性还能赋诗填词。李清照熟读经史子集,从她所写的诗、词、文中可映照出来。她的作品与民间的女性诗词发出的天籁之声不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咏史还是用事,都烙上了传统文化的印记。李清照不仅诗、词、文皆擅长,还会绘画,明陈继儒的《太平清话》就载有莫廷韩购得易安所绘的墨竹一幅。她与当时的士大夫一样,具有很高的文艺才能。所以完全可以这么说,是北宋的士大夫文化孕育出了李清照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文学家。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充满着快乐,除了读书之外,还常去郊外野游。她成年之后,还常常回忆起这段快乐时光: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行鸥鹭。

——《如梦令》

词中寥寥数笔,活脱脱勾划出主人公的形象:娇憨又调皮、任性又天真,还多了一分迥别于一般少女的逸兴与雅趣。

李清照爱大自然,她曾写道:“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颇为开放的生活陶冶了清照开朗的性格,也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

清照十五岁后,待字闺中的她常写一些闺情词,抒发其淡淡的忧伤。这些词中既有李清照惜花伤春的多愁善感,也有青春期少女莫名的惆怅。在轻轻的叹息中,有着对自家青春的珍惜、对自我命运的关切。

这一首《浣溪沙》则是她少女心境最真切的写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词的上片写长日难遣。醇酒醉人,聊以解忧,醉酒不成,百无聊赖。日暮时钟声与风声相互应和,声声入耳,更觉深闺沉闷与寂寥。下片写长夜难熬。暖香催梦,聊以消愁,然愁思盘纡而梦寐不成,更觉闲愁难遏。中宵不寐之人与闪烁的烛花无言相对,一个“空”字牵出词中人多少的幽怨和孤寂。全词以“琥珀浓”、“瑞脑香”、“辟寒金”、“烛花红”点缀闺房,色泽秾丽,气象华贵,但反衬的是闺房的空寂和冷清,于是陡增了女主人心中情感无所依归的悲凉。小词把无形迹可求而又难以言说的幽闺之情表现得极为含蓄、深沉。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后为崇宁年间宰相。明诚爱好金石之学,婚后的李清照是明诚的知音和合作者,可谓志同道合,伉俪相得。沐浴在爱河中的李清照写下了新婚燕尔、闺房昵意的情词《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鲜花娇美,令人爱不释手,若是郎君见了,是悦花呢还是爱人?揣度郎君的心思婉曲写来,痴情之心宛然可见。新嫁娘“云鬓斜簪”,教郎品评,是带露的花儿好看还是新嫁娘的容颜风姿更美?娇憨之态可感。读其词,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沉浸在幸福的爱情生活中李清照细腻的心理活动。

李清照晚年在其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也曾回忆到这段志趣相投的甜蜜而又充实的幸福生活: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时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贱。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在人们的心目中,李清照将度过幸福的一生。但也许是“天意从来高难问”,婚后一年,清照之父因受党争的牵连,名列“元祐奸党”,被罢官离京,直至去世未再返京任职。此时,作为女儿的李清照怎能坐视不管,她写诗上呈公公赵挺之救其父,诗中呼喊:“何况人间父子情!”清照救父无果,眼看着父亲在政治风波中沉没,而公公则连升三级,势焰正盛,心中无比郁闷伤心,发出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慨叹。李清照作为已出嫁的女儿,在生活上不一定受到党争直接的冲击,但在心灵上却不可避免地陪同着父亲一起遭难。

在北宋党争激烈的时代里,政治风波起伏不定,政要更迭频繁不已。生在搢绅之家,并没有安全感,灾难打击随时可至。不久,赵挺之受蔡京的排挤,不得不请求罢相归青州私第。可是不到十天,风向逆转,蔡京去相,赵挺之留任。而赵挺之第二次居相位约一年,又被罢官,罢后五日即卒。蔡京命开封府逮捕其在京亲属,网罗罪责。赵挺之的三个儿子也受牵连,不得不“屏居乡里”。清照和明诚从“贵家子弟”一下子跌落为乡间的平民百姓,品尝了人生移位的辛酸。但夫妇俩“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明诚把精力转向金石研究,寻访各种碑刻,静心于学术撰著,清照则全力助成之。

明诚、清照夫妇情深意合,风雅互赏。他们常在一起“同共校勘,整集签题”,赌茶猜书,生活充满了情趣,这在封建社会里固已超出寻常万万。但令人羡慕的家庭也有遗憾——他们没有子女,这使封建社会中以家庭为中心的女性少了一份感情寄托,李清照因此把感情集中在丈夫身上。李清照在家庭生活中对丈夫情感回应的期待很高。然而作为封建社会士大夫中的一员,赵明诚的人生目标往往是与仕途追求联系在一起的。在仕途中为君为民服务,从而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是封建社会中士大夫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要占去他们的大部分精力。赵明诚受父亲的牵连,被迫屏居青州,但这并不能消解他在这一方面的期待。另外,赵明诚爱好金石,既然仕途受挫,对金石研究的精力就相对集中。在青州后期,赵明诚所撰《金石录》已初具规模,该书共三十卷,对所见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加以辨正,共跋尾502篇,这大约花去明诚二十年的功夫(见赵明诚《金石录》序:“于是益访求藏蓄,凡二十年而后粗备。”)。故赵明诚婚后二十馀年间常常需外出寻访和考订碑刻,仅青州期间就有多次寻访。如为探寻胜迹和稀世碑刻,曾五游仰天山,三过灵岩寺。(灵岩寺在泰山西北麓的方山,寺内有唐人李邑所撰的《灵岩寺颂碑》。)赵明诚多次外出寻访,广集碑刻,常留下善感的李清照独守空房。青州十年屏居生涯结束,明诚任莱州守,清照未能同行,一年后才赴莱与明诚团聚。这一年里她又天天品尝着孤独和寂寞的人生况味。

李清照婚后独居的日子里,为了排遣孤寂和思念,写下了多首吐露心声的闺怨词。较著名的作品有《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元伊世珍《琅嬛记》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徐培均先生据易安《金石录后序》推论,此“负笈远游”当指明诚外出寻访碑刻。婚后不久的小别,对于深于情专于情的易安来说,可谓黯然销魂。不论是白昼泛舟出游,还是夜晚的望月盼书,为的是排遣铭心的思念,寄托别离的伤情。面对红荷香残的秋色,弥漫词人心境的是无言的惆怅与寂寞。流水落花带走了年华,却留下了别离人无尽的相思,深邈缠绵,无计可除。

还有名篇《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此词大约作于赵明诚出任莱州守时,这一年清照没有和明诚同行。明诚独自赴任,清照与明诚离别之后写下了这首词。词的上片连续铺叙四件日常琐事,写出了人物生活的慵态,婉转曲折地表现了抒情主人翁别前复杂的心绪。下片主要抒发别后的相思。《阳关》情深,留不住远去的亲人,只留下独守空闺的寂寞人,冷清孤寂,满腹的相思企盼惟有向楼前的流水倾诉。结拍由“新愁”回应上片的“新瘦”,深化了离愁,馀韵更为隽永。

李清照婚后独居日子里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都化成了一首首优美的词篇,如《醉花阴》(薄雾浓雰愁永昼)、《点绛唇》(寂寞深闺)、《念奴娇》(萧条庭院)等。这些词都表达了清照别离的痛苦、独居的无聊以及对丈夫强烈的思念之情。

因为这些词写得很含蓄,很容易引发读者种种联想。前些年围绕着赵李的夫妻感情生活,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有学者认为赵明诚纳妾,对李清照有所疏远,而李清照又无嗣,故李清照时有婕妤之叹,婚后的闺怨词是其内心隐秘的曲折流露。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不仅对其在青州期间的闺怨词作了新的诠释,而且还涉及到在青州之前,清照新婚一年之后的作品以及青州之后的一些作品。认为赵明诚纳妾的学者多依据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言赵明诚“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分香卖履”是个典故,语出《陆机集·吊魏武帝文》引《曹操遗令》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做履组卖也。”其大意是多馀的名贵香料可以分给众妾,妾中无谋生特长的,可以学做鞋子卖钱为生。此典后来专指人临终时舍不得丢下妻妾。认为赵明诚纳妾的多依据这一材料。笔者认为,赵明诚是否纳妾此外无材料可考。退一步讲,即使赵明诚纳妾,是否影响到赵李的夫妻感情,使夫妻感情产生了危机,现在也没有直接的资料作依据。赵李的夫妻感情既有超出封建社会中寻常夫妻万万的一面,也有寻常夫妻感情生活中免不了的分歧、摩擦和矛盾的一面。因为李清照是一位有丰富文化底蕴以及颇有个性的“士大夫”式的女性,并不是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对丈夫百依百顺的无主见的寻常家庭主妇,但这并不影响和谐的主流。“琴瑟相和”,这在赵明诚《金石录》和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的字里行间中都有所流露。

清照屏居青州之初,曾写了一首咏白菊的《多丽》,她感叹白菊的命运:“明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意谓白菊承受过明月清风的爱抚,也遭受了浓烟暗雨的摧残,清照的命运与白菊的命运何其相似。词人怜惜白菊玉貌丰姿逐渐憔悴的清词丽句,竟成了词人以后不幸命运的写照,词语竟成谶语!

清照在莱州生活了三年后,又随夫辗转于淄州、江宁等地。其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清照目睹社稷的重大变故,与热血男儿一般,感慨万分,情不自禁写下了“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等诗句。明诚罢知江宁府后,夫妇将择居赣水上。行至池阳,途经项羽庙,清照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悲愤之作《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诗表现了一位被社会政治排斥在外的女性忧国的思考,这种可贵的思考超越了性别的局限,蕴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爱国热情,读之令人肃然起敬。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虽然没有像陆游、辛弃疾那样慷慨激昂地呼号收复失地,也没有像她的诗那样沉郁悲凉直陈爱国情怀。但她所描绘的日常生活中浸透了乡愁,乡愁中同样有着浓郁的故国之思,毫无疑问,也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她深沉的忧国之情。如《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风和日丽的初春,人们以轻便的夹衫换取了厚重的冬装,冬春的交替顿使人感到轻快和愉悦。此时李清照因“靖康之变”寓居江南,身在异乡倍感南方早春的温暖,无形中唤起她对北方春寒料峭的回忆,由此联想到未能回归的北方家园。上片虽未写有关故乡的只字片语,但已暗逗乡思。乍暖还寒,鬓上梅残,好心情已渐渐转换成一种轻轻的难以言传的惆怅。微微的相思、轻轻的惆怅汇合成一股情感的波浪,拍打出浓浓的乡愁。由此引起下片。故乡邈远,虽遥望不及但终难忘怀,惟有醉酒才能排遣。临睡前点燃的沉香伴随词人进入梦乡,梦醒香消而宿酒尚存,可见饮酒之多,醉意之浓。借酒消愁以忘思乡之情,然后乡情比酒味浓烈,比香味持久。词人不言“乡愁”二字,而乡愁始终萦绕于字里行间。再如《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此词当作于建炎二年秋。词的上片着意渲染秋日清寂的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抑郁不欢。锁窗是美好的装饰,醇酒、团茶、瑞脑尽是美好的物品,但却没有带来任何的热闹和欢乐,相反寒日映照锁窗,所见一片萧索。独酌闷酒,苦茶醒酒,是因为满腔愁浓。词人笔笔叙来,移情于物,寂寞无聊、悲秋伤时之情隐约可见。下片以王粲登楼忧时怀远之典暗喻自己的思乡之情,既照应了上片隐约流露的悲秋伤时之情,又深化了此情的内涵,把乡思与国难紧紧联系在一起。此段时期,类似的作品还有《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等。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五月,赵明诚在池阳接到皇帝的诏令,任湖州知州。六月中旬,赵明诚在赶往行在建康城应诏的途中身染重疾。清照获知后即从池阳直奔建康照料,但赵明诚已病入膏肓,八月十八日病故,时清照四十六岁。从此,李清照开始了凄凉感伤的寡居生活。请看《孤雁儿》:

藤床纸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细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此词以咏梅来悼念赵明诚。上片由寡居之苦写起,以心境之黯淡、环境之凄冷,抒发词人的悲凉情怀。接着用逆笔,写《梅花三弄》的笛声,催开了梅的蓓蕾,送来了春天的气息,也宛转流露了闻笛怀人,追忆夫妻恩爱往事的绵绵深情。下片从室外的风雨落笔,风雨催泪,深一层表达了人物的痛苦。词人从笛声联想到箫声,由“吹箫人去”的故事联想到夫亡,从而点明了悼念丈夫的主旨,最后化用折梅寄梅之典,以“没个人堪寄”收束全篇,写出了未亡人的孤苦凄凉。

还有《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此词以历经风霜的嫠妇的凄凉心境,写风定花落后,拥红堆雪的一片沉寂。这是春花生命的终结。红白相映,虽然醒目,但落英满院,甚为凄美。这使词人又追忆起少女时代歌咏海棠花谢的小词《如梦令》,“绿肥红瘦”,花事将了。但那时残红犹缀枝头,尽管伤感,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还轻盈。词人面对自然界的变化,经受的是人生有限、青春短暂的觉醒式的淡淡哀伤。而如今国破家亡,同为伤春,况味有别。酒阑人散,热闹之后,留下的只是空寂。青灯孤影,魂梦幽怨,一片凄凉。匆匆而来的春天又将匆匆归去,她带走了自然界的芳菲,却永远无法带走一个孤寡老人无情无尽的愁苦忧伤。

李清照在夫亡之后,往依其弟李迒。时又传赵氏有“颁金”之语。此传言是说赵明诚在世时,曾以玉壶投献金人,贿赂通敌。李清照明知此为妄言,但也非常惊恐。为洗刷“玉壶颁金”之诬,携家中所收藏的铜器追随高宗行踪以投进。然而,一次次扑空,铜器最后也没有进献成。李清照把器物与写本存在剡地(今浙江嵊县),后来官军平定叛乱的兵卒时,取走了全部的器物和写本。据说器物、写本最后“尽入故李将军家”(参见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也许是李清照追随高宗辗转浙江之举,使谣传不攻自破,“颁金”的风波总算平息。身为嫠妇的李清照独自流寓两浙,品尝了孤身奋战的艰辛,也承受了形影相吊的孤独。

绍兴二年(1132),李清照在一场大病之后,受骗改嫁张汝舟,三个月后离异。李清照告发张汝舟谎报参加科举考试的次数骗取官职,张受到编管柳州的惩处。按当时宋代的刑律,妻告夫虽得实,也需服刑二年。因赵明诚姑表兄弟綦崇礼施以援手,清照入狱九天而获释。宋代妇女再嫁并不违当时习俗,但改嫁不一定能得到亲朋好友的支持与理解。再说所嫁匪人,更引起各种非议。再嫁风波时间虽短,但李清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此风波深深地伤害了李清照,使其心神疲惫。其《山花子》词首二句“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正写出了作者经历坎坷后的衰老和孤寂。

但经受过心灵创伤的李清照并没有被生活中的波折冲垮。她那深入骨髓的士大夫忧国意识,促使她忘掉个人的不幸,去关注时代和大局。绍兴三年(1133),南宋枢密院副长官韩肖胄奉宋高宗之命出使金朝,给事中胡松年以试工部尚书身份任使金副使,他们去探视被俘在金的宋徽宗和宋钦宗。李清照写下《上枢密韩公》二诗送行,诗中云:“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表达了作者满腔的爱国热忱。诗歌写得壮怀激烈,不见五十老妪丝毫衰惫之气。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卷四评云:“雄浑悲壮,虽起杜、韩为之,无以过也。古今妇女,文姬外无第二人。然文姬所遇,悲愤哀痛,千古无两,私情公谊,又自不同矣。”

两年后李清照在金华,又有诗题名胜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

气压江城十四州。

——《八咏楼》

此诗气势恢宏,风格豪迈,完全可与那些题咏在楼壁的历代名诗相媲美,而就其诗歌的含蕴之深和襟怀之大来说,似乎还要略胜一筹。因那些名诗仅仅局限在个人身世的感怀和友朋之念的唱叹上,无人与感慨江山联系在一起。

约一年之后,李清照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定居于临安。晚年的李清照生活虽然安定了,但仍没有摆脱孤独无依的命运。家国的重大变故,给李清照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她在孤独和寂寞中“常怀京洛事”(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此间,李清照写下了著名的元宵词《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词中词人以节日美好的气氛和自己寥落的心绪对比,以往昔京华度节的热闹快乐与今日的悲怆凄凉对比,又以他人的人伦之欢与自己的嫠妇之悲对比,在寻常题材、寻常语言中,融入了深沉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感。宋末爱国词人刘辰翁读此词“为之涕下”。

此外,李清照还写了一首被称为绝唱的秋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梁启超对此词的情感内涵给予极高的评价:“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梁启勋更谓之“动人魂魄”。

李清照的生命之树就这样在寂寞和孤独中逐渐枯萎。

据大多数学者推测,李清照大约在七十三岁那年悄然离世。卒年不见载籍。李清照的晚境是凄怆的。她究竟死于何时,葬于何地,无人知晓。只有她留下的文学作品为其铸成了丰碑,永远让后人敬仰膜拜。

前面曾谈到北宋的士大夫阶层对女性的教育很重视,当时士大夫家庭善写诗词的女性也不少,但作品能流传千古的却屈指可数。李清照不仅是宋代女性诗人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位。李清照曾咏叹过百花中迹远品高的桂花,赞它“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如果把古代优秀的女性诗词比成是盛开的百花,那么李清照的诗词无愧是“花中第一流”。而其词对后世的影响则大于诗。她被后人与李后主、柳永、秦观、周邦彦等一起推为“当行本色”的婉约派代表,清人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则给予李清照最高的地位,称“婉约以易安为宗”。我们从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来看,此言并非过誉。

不过,以婉约来概括李清照词的风格似乎还粗略一些,李清照词除了婉约的主导风格之外,细品之下还含有其他多元的风格特点。即使是婉约风格的词里,也融合了其个性的特质。近人沈曾植别具只眼,他从人们一味推崇李词的婉约中,看到了其词不能仅用婉约来概括的风格特点,他在《茵阁琐谈》中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又:“易安跌宕昭彰,气调极类少游,刻挚且兼山谷……自明以来,堕情者醉其芳馨,飞想者赏其神骏。”确实,李清照词仅用婉约概括是不够的。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那是何等的气概!无怪乎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乙卷要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忆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的俊逸和倜傥也给人们传递了不同于婉约的美感。再如《浣溪纱》(淡荡春光寒食天)、《山花子》(病起萧萧两鬓华),台湾学者郑骞在《成府谈词》中说“亦皆于芳馨之中,寓神骏之气”。而这些特色又各有其对应的欣赏者,故李清照词的流行面特别广泛,李清照亦因其词的流行获得了同时代和后代人们的崇仰,出现了“百代才人拜后尘”(王僧保《论词绝句》)的现象。

读李清照的词,我们便会发现其词无论是咏叹日常生活中女性的欢乐和感伤,还是抒发社会动乱时期的家国之感慨,都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涌动着作家的一腔真情。李清照没有男性词人集子中大量的应酬之作,她把词的创作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把创作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用创作来记录她的生活轨迹和情感经历,用创作来诉说自己生活中的感受。阅读她的作品,仿佛能听到她低低的絮语,轻轻的叹息,深深的感慨。

李清照词的早期创作,有一个习作阶段,颇有意味的是,即使是习作,其中也充满了真情实感,也真实地记载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喜欢韩偓的诗,所以刚写词的她,喜欢从韩偓的诗意入笔,但往往入笔后总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推陈出新。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沾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化用了韩偓《偶见》的诗意,韩诗云:“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并多了细节描写,如上片的“慵整纤纤手”和下片的“袜刬金钗溜”、“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而这几个细节充满了生活气息,体现了女性感受生活的敏感和细腻,我们既见抒情主人公的外表形态,亦见其内心世界。韩诗中的形象虽也生动,但不如李词的儿女情态更为稚拙可爱。这是因为李清照在作词时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感受。还有《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韩偓有《懒起》诗,末四句云:“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词人化用了韩偓的诗意,感海棠花事以咏闺情。小词以咏落花而惜春,其中也含有青春易逝的感叹。词人的多情善感有着对自我命运的关切。这些小词都有出蓝之妙,其妙处即在词中都更富有内在的生命力。

我们读李清照的词,仿佛能听到她来自于内心的各种诉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这是她向远方的明诚低回宛转地诉说着自己深深的思念;“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蝶恋花》)这既是她对依依惜别的姐妹的劝慰,也是一种自慰;“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渔家傲》)这是她向天帝倾诉自己上下求索、已临暮年而终少收获的苦闷;“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这是寡居的她触景伤怀的万端感慨;而“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则是她带着血泪的悲叹,她将一怀思乡愁绪诉诸杯中物。千百年来,这些充满着真情的声音,始终能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循着这真情告白,去寻觅词人笔下的种种人生踪迹,与李清照同品生活和时代赋予她的欢乐和悲哀。

必须一提的是,李清照作为一个女作家,第一个在文学作品中真实地抒发了夫妇感情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如:“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写出了新婚燕尔,伉俪相娱的深情;“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写出了独守空房的闺中人无以排遣的相思之情;“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凤凰台上忆吹箫》)写出了丈夫远行前夕,闺中人难以为别的痛苦之情;而“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则写出明诚去世后,未亡人悲凉的悼亡之情……

李清照的词不仅笔情浓至,富有感染力,还特别善于锤炼语言,并能以平常自然的面貌出现,表达细微深入的情意,达到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艺概·词概》)的最佳效果。如“宠柳娇花”,写出了初春时节,人们看到新柳和鲜花后的一种喜爱程度,也写出了柳刚抽芽、花刚盛开时的娇嫩。又如“绿肥红瘦”,以绿代叶、以红代花,以“肥”字状绿叶,以“瘦”字状海棠,写出了春雨之后,绿叶受到雨水的滋润变得更饱满,而花儿则受到雨的打击,由繁丽而零落的景象,显得凄婉。此四字虽明白如话,但造语新颖,别出一格,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故清王士禛《花草蒙拾》赞曰:“如‘绿肥红瘦’、‘宠柳娇花’,人工天巧,可称绝唱。”再如“雪清玉瘦”、“浓烟暗雨”、“柳眼梅腮”、“云阶月地”等等,既平易又极有表现力。

而她在作品中的一些比喻,更是巧夺天工,令人击节叹赏。如《醉花阴》:

薄雾浓雰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宝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关于这首词,曾流传一个美丽的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三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易安作也。”故事出自《琅嬛记》,但未必可靠。不过“莫道”三句绝妙,非他人所能及,确是实情。徐培均据于中航《李清照年谱》考,大观二年(1108)重阳节,赵明诚与妹婿李擢游仰天山,流连忘返,留下易安独居青州。良辰佳节,无人相伴,把酒赏菊,寂寞难遣,词人遂写词抒怀。词人为别离而黯然神伤,篱间菊花散发的阵阵幽香没能给词人带来任何快慰,反而增添了心中的凄清之感,当西风卷动珠帘时,词人不免惜花自怜,即景设喻,写出了“人比黄花瘦”的千古名句。此喻新奇而传神,菊花花瓣细长,色泽以黄为基调,与“瘦”易于联系。再则,菊花优雅高洁,与词人精神有相通之处。时值重阳,黄昏黄花,更形憔悴。以此句来比喻相思之情,含蓄蕴藉,雅畅脱俗。此外令人赞叹的还有“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渔家傲》)、“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等。前者,词人用丰富的想象,把腊梅比喻成含情脉脉、娇柔多姿的美人,表现出腊梅花蕾初绽、柔美清新的绰约风姿。后者词人则用巧妙的比喻,将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思具象化。于是化虚为实,将词人国破家亡无法排遣的双重悲感表现得曲折深婉,真切生动。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赞曰:“易安《武陵春》后半阕云:‘闻说双溪春尚好……载不动、许多愁。’又凄婉,又劲直。”

李清照还特别善于熔铸前人的书面语,用典如同己出。前面曾谈到李清照受北宋士大夫文化的影响,饱读经史子集。故她写的词,不少语言融化了前人的诗、词乃至散文的句子,但融化不露痕迹,显得自然妥帖。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念奴娇》),用的是《世说新语》的成句,写清新的春意逗发游兴,与前后词意天衣无缝,丝毫不生硬牵强。如“仲宣怀远更凄凉”(《鹧鸪天》),词人借着“仲宣怀远”这一典故,以王粲自喻,含蓄地写出了自己悼念离世的丈夫,怀想远在千里的故园的沉痛悲感。借古寄情,写得浑成自然。又如“有暗香盈袖”(《醉花阴》),取意于《古诗十九首》之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而“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则化用了范仲淹《御街行》词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但化得自然,如同己出,且高出一筹。李清照将“眉头”与“心头”相对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故王士禛于《花草蒙拾》中赞其“特工”。

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以寻常语、口语入律。如《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宋人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评此句曰:“皆以寻常语言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妙者难。”确实,“平淡入妙”不是一般词人所能达到的境界,而李清照似乎是信手拈来即成。如《忆王孙》“说不尽,无穷好”,词人仿佛自语,细品却是对仗工整、平仄协律的妙句。再如《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如梦令》的格式,这里必须是二字句的重叠,李清照以其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用口语协律,且与前面的语气、词意连贯,把女主人不耐烦的口气、莫名烦恼的心情全都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李清照词的语言所显示的高超的艺术造诣,一方面来源于李清照对语言极为精细的辨析力,对词的语言本身的韵律和节奏的高度敏感,对当时流行的词体音乐的深切理解和熟稔;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李清照对生活的直接体悟所产生的创作灵感。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李清照具有丰厚的文学艺术的学养。这多方面的因素使李清照词的语言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李清照的诗,以《乌江》一首最为著名,但其集早已散佚,现存的十馀首诗皆散见于后来的各类文献中,如笔记、诗选等。本书的《李清照诗集》即由徐培均先生所辑(见上海古籍出版社《李清照集校注》,徐培均撰)。

李清照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女性文学家,她的词流传千古,历代评论家都留下了各具见解的点评或综论。二十世纪以来,李清照的研究始终是一个热点。本书有选择地吸取了不少前人时彦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王学初校注的《李清照集校注》、齐鲁书社1981年版黄墨谷的《重辑李清照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陈祖美撰《李清照诗词文选评》、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陈祖美《李清照新传》,特别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徐培均的《李清照集笺注》。为了方便读者,我们将对李清照诗词中的疑难字词和涉及的典故作了简要的注释,并择要将词中化用的古人诗词文句列于词后,每条前面用◎表示。历代评论及对李清照词的系年择要列于每首词后,每条前面用◆表示。但现存关于李清照生平事迹的资料不多,其作品的系年至今尚存争议。本篇导读旨在为大家阅读李清照的作品提供一个线索,并非作品系年的研究,倘有不妥之处,望读者和专家不吝赐教。 U+fGuPF2sISaX+7OPNDQlamM74jXT4KPUjOuQxP15cU52k+euTnrEBE5M4dEbB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