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方法是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如何让学生理解这条真理,需要家长与教师,甚至社会各行业的启发与引导。大家合力,相信可以最终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使儿童真正做到自觉自愿。这点暂且不谈,我们来说说儿童生存发展的根本——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是发展的两个硬件,也是历来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在搞明白这些问题之前,我先来谈谈我教书时的一些体会。

在从事科学教师之初,我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凭我多年的读书经历把学生带入预先设定好的情境中,然后再加入一些实验、游戏和表演,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气氛。我经常自己发明一些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空气的组成》一课,我发明了游戏“一个也不能少”:找来十个同学,在讲台前站成一排,从第一个同学开始逐一列举,每人说出一种空气的组成成分,如氮气、氧气、水蒸气……谁反应慢,或者和前面同学说的重复了,就淘汰出局,最后剩下的同学获胜。在这节课中,学生们记住了空气的组成,可以说,我出色地完成了知识传授的目标,而能力目标呢?这一点我不敢回应。

后来,在校内教研中,有些教师给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他说:课堂还是要以书本知识为主,不要流于形式的新颖。我始终认为知错就改的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人,于是我开始像大多数老教师一样,认真备课,总结教学的重难点,并围绕重难点稍作延伸。这样做之后,学生确实提高了考试的成绩,我也得到了相应的首肯。然而在一次复习课上,我问一个学生:“你说说:苹果和开心果有什么不同?”根据科学课所学到的知识,他应该顺利答出是果皮不同,分别属于肉果与干果。学生不假思索,看了一眼手中的美味,答道:“一个是两个字,一个是三个字。”别的教师听后大笑不止,我的心里却不是滋味。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像这水果和开心果一样,顺着消化道,排出体外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我发现设计的课再完美,学生记得再牢固,也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有限的知识,更何况人是会遗忘的。助人自助,教人自学,我突然顿悟。传道授业的目的不是解一时之惑,而是解一生之惑。教书不是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让学生可以在一生的时间里体会学习的快乐。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具备终身受益的能力?我想,那一定是方法。我开始自己探索科学学习的方法,一种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真正产生成就感,真正产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获得可以受益终身的智慧。

我的科学方法称作“345科学学习法”——“3”指的是研究物质的三个步骤:特征—性质—用途;“4”指的是实验的四项描述:实验猜想—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5”指的是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对比法。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方法,他就可以对大自然的物质进行观察与自我探索,并在教师不在身旁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己去学习科学。这样一来,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

另外,我还总结了科学现象的研究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大家会发现,学无止境的是知识,因为知识对于个人来说是琐碎的;方法则将无限的知识加以整合,允许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个世界的概况。

上面我们还提到了一个词——能力。能力是什么呢?能力在词典中是本事、才干的意思。有多少知识才叫本事呢?可以说才干就是知识的累积吗?当然不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不成正比,一个人知识多,并不代表他有很强的能力。在心理学上,能力的含义是做一件事的心理条件。显然,学一些零碎的知识是不可能具备比较良好的心理条件的。那么怎么才能使知识实现到能力的跨越呢?我觉得方法便是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知识A1

知识A2—方法A—能力A

知识A3

知识B1

知识B2—方法B—能力B

知识B3

由此可见,方法是整合纷繁复杂的知识的行为,能力则是方法反复操作后的一种习惯,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条件反射”。

在我看来,方法便是学习的有效行为,其他均可以认为是教育的失误。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方法如果是教师或父母总结的,还会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但终归是迈出了一大步。在家庭生活中,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中国家长常出现的情况是,把与孩子一起生活等同于教育孩子,把教育孩子等同于教训孩子。这让我不由想到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那时,我在少年管教所做心理辅导,辅导对象是一个著名案件中的女主角圈圈。圈圈是个柔弱的女孩儿,梳着短发,眼睛里闪烁着失望的光芒,你很难把她想象成一个故意杀人的罪犯。她将一个所谓的自己的“情敌”伤害至重伤,然后将其拖到火车铁轨之上,扬长而去。那个女孩之后恢复了知觉,获得了救护,保下了性命。圈圈讲到这里,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原来,家住大兴的她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中。父母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也很关心她的学习成绩。圈圈小学时一直不错,初中伊始也能在班中居于中上等。课堂之余,圈圈还参加了学校的长跑队,这是圈圈认为的生命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然而,父母对于孩子参加长跑队持冷漠与排斥的态度,甚至有时公开反对圈圈。在父母的眼中,体育活动不过是学习成绩的累赘,不如尽早放弃。每逢圈圈回到家,父母的第一句话必然是“今天考试了没有?”“最近学习怎么样?”由于沟通单一,话题重复,圈圈渐渐对父母的“教育”失去了兴趣。同时,长跑队的活动毕竟占用了一些学习时间,这似乎影响了圈圈的学习。圈圈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在保证体育训练的同时,不耽误学习成绩。她每天思索着,痛哭着,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安慰与理解。学校里是教师的讽刺,家中是父母的训斥,无助的圈圈只能消极抵抗——离家出走。在出走的日子中,她认识了很多不好的社会青年,并很快和其中之一确立了“恋爱关系”。而后,得知自己有了“情敌”,便发生了之前讲到的那件惨案。

圈圈的罪是谁犯的呢?圈圈自己?社会环境?学校?还是父母?我想,如果我们从客观和理性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圈圈是“主犯”,却不是“主谋”,未成年的她受到了多重不利的成长环境的影响,才变成了一个“罪犯”。犯罪的成因当然逃不了个人的干系,但我敢说大多数罪犯是受到了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的不良影响。一个原本学习和体育兼优的好孩子,在她最需要指引时,没有获得父母的关心与引导,最终失去了方向。社会工作理论中强调,弱势群体的产生是因为他们具备正常的发展需要,却缺少实现自己愿望的方法与途径。

缺少方法,是孩子走上迷途的原因,缺少方法同样是父母教育的失败。当圈圈产生学习效率与特长培养的精力分配矛盾时,父母应该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支持与理解。因为圈圈的两个要求都是合理而健康的,只是她由于年龄与能力的原因,不具备合理驾驭的能力。也可以说,不是孩子不希望考取高分,成为优等生,而是他们缺少提高这种能力的桥梁——方法。

所以我说,只要和孩子谈教育,就是谈学习;只要谈学习,就是谈方法;只要谈方法,就是给建议。这样的亲子教育或是学校教育才是高效的教育,也是儿童欢迎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把儿童的自身发展作为中心,关注儿童成长的教育。教育可以是亲子之间的话题,但不能成为永恒或随时的话题,教育之外应该找到更多与孩子沟通的美好事物。好的话题决定好的沟通,好的沟通决定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决定儿童的未来。想要掌握培养一个正常的孩子的方法,就先从寻找与孩子共同的话题开始吧。

方法一方面从经验获得,但更多时候是从图书或有经验的前辈那里获得的。在4~6岁,依靠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培养一种日后与人和谐相处的强大能力。我们对孩子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孩子提供了真正的做人与做事的模板或方法:要么主动向别人求助,要么主动帮助别人,要么远离别人的帮助也从不帮助别人。这三种最基本的做事“方法”,从父母那里吸收借鉴而来,影响了孩子自身的发展与成功。 39hiJk5wP9X/v+jxCWdqdDQWNUkbpScHyau3m1szrm5pkwuHHfsIOxvJoMpesk9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