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一句话:“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讲的是发生在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但它只描述了一个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纲要,不是完整的故事。这句话之后,《资治通鉴》才讲了第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是三家灭智伯。但事实上三家灭智伯发生在三家分晋之前,是公元前453年的事情。司马光在这里用了倒叙法,将时间往回拉了半个世纪。最初,晋国有六卿掌权,除韩、赵、魏以及智氏之外,还有中行氏、范氏。智伯领导韩、赵、魏三家,先把中行氏、范氏给灭了;之后智氏成为晋国最厉害的家族。后来韩、赵、魏三家又把智伯给灭了。可以说三家灭智伯是三家分晋的前提。大家注意一点,《资治通鉴》是接着《左传》往下写的,《左传》最后一句话就是照应到三家灭智伯,但是没有展开。司马光既要利用三家分晋这件事把自己最基本的政治思想表达出来,又要照顾到接续《左传》,所以我们看到《资治通鉴》开篇,有这么一个倒叙的结构。
三家灭智伯的故事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细节我不讲了,只讲重点。重点在哪里?重点是故事后面,司马光对智氏为什么会灭亡所作的一个评论。因为智氏家族是以才华为标准选择继承人的,最终挑出了很有才华却没有品德的荀瑶(也就是故事里的智伯)。相对来说,你看赵氏家族选继承人:赵简子选择无恤(亦作“毋恤”)为继承人,主要是因为这个儿子为人厚重,做事靠谱,可以说赵氏用了一个更靠近德的标准。这样,两个家族的立嗣标准就形成一个鲜明对比。而后来,正是以赵氏家族为主力,三家消灭了智氏。这样的一种对比,隐隐约约地在提示我们,选择继承人,德比才能更重要。
在评论中,司马光把这个提示明确化了。司马光的议论,可以给它一个标题,叫“才德论”,认为智伯的灭亡是有才无德、才胜德之故。通过这样的评论,司马光想告诉大家,如果一个人缺乏最基本的品德,那他有再大的能耐也没用,最终还是败事,不能成事。你说司马光的观点对不对?就如何看待才和德之间的关系而言,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就故事本身而言,智氏家族真的就是因为智伯的有才无德而灭亡的吗?
大家要学会一个本事,不仅要读《资治通鉴》里的故事,还要知道《资治通鉴》里的这些故事是从哪儿来的。我们专业的术语叫“史源”学,也就是这些故事素材的源头在哪里。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某一个故事不止一个版本,有很多源头,但司马光偏偏选择了这个版本,而不是那个。这里面就大有学问。好比你们挑选恋爱对象,两个都很爱你,但你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那个,一定是有理由的。司马光选故事也一样,一定有理由。三家灭智伯的故事里,有一个环节值得我们探究、深思,那就是关于赵氏家族怎么挑选继承人的问题。《资治通鉴》给我们的版本是:赵氏更看重人的品行,这个版本出自一部儒家典籍《韩诗外传》。事实上,赵氏立嗣的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见于《史记》。从史学的角度讲,《史记》当然更值得重视,司马光也非常重视《史记》。但在选择赵氏立嗣故事版本的时候,司马光为什么抛弃了《史记》,而采用《韩诗外传》?
我们先看《史记》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看完以后你会大吃一惊。《史记》讲到赵简子要在众多儿子当中挑选一个继承人,他相信一个术士,叫姑布子卿。姑布子卿会看相,赵简子要挑继承人了,就请姑布子卿来相一下。结果呢,姑布子卿说这几个一个都不行。但他又对赵简子说了,不对啊,你的儿子并没有全部在这里啊,我之前在路边见过一个,怎么不在?赵简子说:对,还有一个叫毋恤的。于是把毋恤叫出来了。姑布子卿一见到毋恤就说:就是他了,他的相貌最贵。这时赵简子为难了,说一开始不叫他出来,正是因为不可能考虑他做继承人,原因是毋恤的母亲是一个身份非常微贱的“翟婢”。首先,身份是个婢女;其次,这个婢女还不是华夏血统,是狄人,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蛮夷。所以赵简子压根儿没有想过她生的儿子可以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姑布子卿却说:就是他了,如果天命在他身上,那即便出身微贱,以后也会贵重的。
姑布子卿这么一说,之后赵简子倒真放在心上了,也经常找毋恤聊聊天,发现毋恤在见识上的确比其他几个儿子强。有一次赵简子跟他所有的儿子说,我有一份宝符,藏在常山(即恒山)之上,你们都上山去找,找到的有赏。赵家所有的儿子都登上去了,但其他人都没有找到所谓的宝符。只有毋恤回来说,我找到了。赵简子就问,宝符在哪呢?毋恤回答:“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什么意思?今天的山西可以分为南北两部分,恒山以北,古人叫代地。这片地区,春秋战国之际,还是被游牧民族所占有,不属于华夏诸国。那么它是怎么被并入华夏版图的呢?就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尤其是后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代地被赵国逐步兼并了。从《史记》所载来看,兼并代地的想法,赵简子时代就有了。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来理解毋恤回答赵简子的话。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跨越恒山,并利用恒山的地形,居高临下,代地就可以被我们纳入囊中。其实他看到的宝符,是一个地理战略形势,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件。他看对了吗?看对了。赵简子要的就是这个答案。于是赵简子相信,毋恤的确比其他任何一个儿子都优秀,便立毋恤为太子了。
这个故事讲完,我问一个问题,赵简子是靠什么来选择继承人的,是才还是德?他的标准也是才华呀,对不对?讲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关于赵氏立嗣的故事,司马光为什么舍弃了在史学上更为著名、更为重要的《史记》中的版本,而采用了《韩诗外传》的版本?就是因为《韩诗外传》强调人的德性,和智氏家族灭亡的故事配上后,让大家看到最终是有德的战胜了有才的,这才体现出他的“才德论”的正确性。如果他用《史记》的故事版本,会是什么结果?《史记》讲赵氏也是选才的,和智氏没有区别。那怎么借智氏被赵氏所灭的故事得出德比才重要的结论呢?所以,为了配合自己的“才德论”,司马光舍弃了《史记》。这让我们看到,司马光是根据自己的观点、立场来选择史料的,而不是通过史料来确立观点、立场的。这个结论很重要,看任何史书,头脑都要有这个意识。大家永远不要轻易地认为,通过阅读某一部或几部史书,就能找到真实的历史。你读这一部史书,只是这些史学家给你堆积起来的一套史观。好的史学家运用史料严谨,经得起检验,逻辑严密,经得起推敲。拙劣的史学家,他的史料的堆积和逻辑经不起检验。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在这里,而不是谁说的更真实。无论优秀的史学家,还是拙劣的史学家,可能他们讲的都不是真相。所以,如果你要问《史记》和《韩诗外传》中两个赵氏立嗣的版本,哪个更接近真实?这个问题无解,完全有可能都不真实。真实的只有史学家表达的意图,他想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