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以史为鉴第一步:解剖自已

如何以史为鉴,要来谈一个“鉴”字。“鉴”字有一些基本的含义,最原始的含义,是指一种器具,用来装水或者装冰的。后来引申出第二个含义,就是镜子。古人在没有铜镜之前,可以用盛水的盆面来照影。再进一步引申,就是借鉴的意思了。《资治通鉴》的“鉴”字,意为以史为鉴,用的就是最后一层含义。

那如何以史为鉴呢?我们从以史为鉴的目的上来说,当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为了以后做一个更好的规划,这是我们以史为鉴的目的。但问题是以史为鉴,不能光有目的,还得有个起点,也就是说,以史为鉴该从哪儿开始?我还是通过举一个案例,来帮大家找到问题的答案。

魏明帝太和二年,也就是公元228年。在这一年,曹魏和东吴之间发生过一次战争,可以称之为石亭之战或是夹石之战。在东吴这一面,挂帅的是大都督陆逊,三国当中最有名的儒将,手下另外还有两位将军,其中有一位叫朱桓,还有一位叫全琮。朱桓也是东吴当时的一位名将,他在看了地理形势以后,建议在曹军(由曹休率领)必然经过的一个险要路口,也就是夹石这个地方,预先设下伏兵。他料到曹休此来必败,等他回撤的时候,退回到夹石的话,留守在夹石的伏兵马上发动前后夹击,生擒曹休,全歼曹军。

但是这个方案被主帅陆逊否决了,最终东吴军队没有在夹石安排伏兵。曹休被陆逊打败后,果然是从夹石撤退。因为陆逊没有在此伏兵,所以曹休虽然败了,却还能全身而退。那么这样来看,从战术的角度来讲,如果按照朱桓的建议,岂不是能够获得更大的胜利?陆逊身为三国最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之一,是不是在这件事上失策了呢?论谋略还不如朱桓?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

接下来再看一段故事。当曹休和陆逊对峙的时候,消息马上传到了四川,诸葛亮知道了。诸葛亮听说曹休被打败,并探得关中虚弱,打算马上安排一次北伐。我们知道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这也是其中一次。出行之前,诸葛亮给刘禅上了一道表章,就是著名的《后出师表》,其中有一句名言,叫“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要兴复汉室,光在四川是不行的,必须要重新统一全国。但问题是我弱敌强。蜀汉政权内部,也有人反对诸葛亮频繁北伐,劳民伤财。诸葛亮却自有理由,他说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是诸葛亮的战略。他的意思是说,坐等就能够等到汉室复兴吗?等到曹魏把北方逐渐搞定,把东吴灭掉,我们不还是坐着等他们来灭我们吗?这是所谓坐以待毙。与其坐着等死,不如积极行动起来,说不定尚有一线希望。总结一下的话,诸葛亮的战略就是要折腾,不仅要折腾,而且要大折腾,这样才会有机会。

这一次诸葛亮的北伐,从太和二年一直延续到太和四年。到太和四年,把镇守关中的曹真惹怒了,曹真想主动出击,抑制诸葛亮北上。但曹真的策略受到洛阳朝廷中一干重臣的反对。例如陈群、华歆、杨阜,后面还有王肃,都是反对曹真主动出击。最终,魏明帝也就接纳了这些重臣们的意见,下令曹真不得轻举妄动。

如果我们总结分析这个案例中三方不同的战略安排,会发现什么?可以这样总结:陆逊的战略是要打,但不能打得太大,小打怡情;诸葛亮则要大打出手;曹魏的重臣呢,他们的一致意见是千万别打。三方战略完全不一样。所以问题来了,如果讲以史为鉴,你看到这段历史,究竟应该以谁为鉴?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三方策略为何不同。诸葛亮的大打,刚才分析了,因为即便不打的话,蜀汉的命运也是灭亡,所以必须主动出击,争取、寻找机会。换个角度理解,诸葛亮之所以采取这么积极的策略,恰恰是因为蜀汉在三个政权当中最弱小。正因为弱小,所以不能坐以待毙。那陆逊为什么要小打不要大打呢?为什么不在夹石设伏?是他的眼光还不如朱桓吗?当然不是!陆逊必须纵观全局,如果在夹石设伏,曹休必死,曹休一死,你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曹休是曹操的亲堂弟啊,在曹魏政权中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他一死在前线,那曹魏不全面报复的话,面子上也挂不住。所以接下来很可能发生曹魏倾巢而下,全面对付东吴的局面,局部战争变成全面战争,这样的话东吴扛得住吗?所以,在陆逊看来,最好的策略是,跟曹魏之间要有斗争、有拉锯,争取前线的有利地形,但对于胜利要适可而止,以防爆发东吴没有能力应付的全面战争。这样分析的话,陆逊这个人确实厉害,战略上收放自如,所以他能做帅。而朱桓只看到利,没看到利背后有可能迅速转化为不利的因素,所以他只能做将。陆逊的决策,和东吴的实力也是相对应的。东吴有一定的实力,所以能打;但尚不具备全面控局的实力,所以又不能撒开手来打,必须见好就收。

最后分析曹魏重臣们为什么力主不要打?恰恰是因为曹魏的实力最强。讲得通俗一点,曹魏底子最好,耗都能把另外两方耗死,这是既能拖垮敌人,对自己又最安全的方法。要是出兵征战的话,战场上拼的是临机对决,靠的是智商和勇气,反而和政权整体实力的关联较小。实力强的一方,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一旦被弱小的一方打败,会产生一系列后遗症,反而不合算。所以,曹魏这一方最保守。保守并不是虚弱,恰恰是因为有实力、有底气,可以探求己方损失最小的方案。像蜀汉那样的,就根本没有保守的资格了。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总结比较一下,三方态度和三方实力,呈现什么关系?很明显,呈反比例关系。实力越强,安静是最优方案。实力越弱,越是要折腾。

回到前面提出的问题,以史为鉴的第一步是什么?上文三方争雄的案例给我们一个提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看方案本身,而是要分析这个方案是在什么状态下给出来的。以史为鉴,不能盲目地以某一方的策略作为参考,而是应该先剖析,我目前的状态,跟三方中的哪一方更接近,然后再选择相应的史实来做借鉴。我们把以史为鉴的问题,暂时简化为,上述三方你应该更关注向谁学习,答案就变得很清晰了。你应该学谁,第一步是你得知道你自己是谁。

哲学上有所谓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现在我也问你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以史为鉴,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史为鉴是要让自己的行动更合理,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人生规划。也就是说,就目的而言,以史为鉴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中的“要到哪里去”,以及怎么去的问题。但是你光有一个要到哪里去的意识,而不知道自己是谁行吗?最后,我们发现,所有的问题,源头都在“我(你)是谁”这一点上。你是谁,决定了你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案,什么样的工具,这是紧密相联的。如果我们不明白自己是谁,不明白自己从哪里来,也就意味着根本不知道自己处在怎样的环境当中。那还怎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呢?我们连问题在哪儿都还不清晰。

这样一分析,结论就出来了。以史为鉴的第一步,一定是先解剖自己。同一个方案,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效果。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案。这么厚的一部《资治通鉴》,说要以史为鉴,离不开你对自己的了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离开最基本的自我剖析,自我了解,读再多也没有用。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采摘。

最后总结一下:首先,我们读史要通,要有长时段的眼光来看问题,最忌讳从半截子故事里总结经验教训。其次,以史为鉴的第一步,是先了解自己,只要了解自己,才能要到相应的方案。 PBtT2EGKFuaE6yGYmXPh9hPoZMKXDUdWfy83mmITjqH0FUMIqKig1MUlGJV9f3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