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史事件最核心的,无非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大要素。上面这个例子,就是以人物身份为线索,考订出事件相对合理的发生时间,纠正了《汉纪》的错误,也克服了《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对个别事件不注重时间精确性的缺点,体现出《资治通鉴》追求真实性的能力和方法。

再举两个例子。东汉后期著名的人物孙坚死于哪一年?这是个小问题,不牵涉到大局,且权威史书有明确交代,但《资治通鉴》还是认真对待,采用了不同于权威的结论。权威史书中,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都说孙坚死于初平三年(192年)春。再加上袁宏的《后汉纪》也说是初平三年。一般学者看到《三国志》《后汉书》的说法,就不再深究了。但《资治通鉴》编修团队注意到了裴松之注《三国志》时使用的一份边角材料——《山阳公载记》。山阳公就是汉献帝。裴松之注《三国志》的时候用过这部书,后来失传了。《山阳公载记》里载有孙坚的儿子孙策上给汉献帝的一道表章。孙策在表章里面讲到,他是17岁失怙的,失怙就是失去父亲的意思。这下问题来了,孙策本人死于建安五年(200年)当时26岁。17岁失怙的话,往前推9年,应该是公元191年,相当于初平二年,不是初平三年。这里就出现问题了,《山阳公载记》提供的信息和非常权威的《三国志》《后汉书》都不一致,怎么办?司马光他们决定采用根据《山阳公载记》推算出来的结论,所以大家看《资治通鉴》里孙坚死在公元191年,比《三国志》《后汉书》都少活一年。《资治通鉴》为什么这样决断呢?一,孙策不可能记错自己的年龄;二,孙策不可能记错父亲去世的时间。所以在这一个案例上,孙策的表章事实上比权威史书更权威。除非你有铁证,证明这道奏章是伪造的,很可惜,没有这样的证据。

这里看出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有两个特点。一,对历史细节不是浅尝辄止,并不因为有两种以上的权威著作记载了同一个结论,就轻易接受它,还是要仔细检验,体现出他们的严谨、认真。二,孙坚的确切死亡年份,并不是《山阳公载记》直接告知的,而是隐藏在孙策提供的一个细节(即他17岁失怙)的背后,是需要琢磨、推算的。这样的细节,不要说普通读者,连很多专家都有可能忽略。这个问题,注《三国志》的裴松之注意到了,《资治通鉴》的编修者也非常敏感地把它揪出来了。这就是我之前讲的,消解真实是要有追求真实的本事的,没有追求的本事没有资格谈消解。好比谈恋爱,人家谈都不愿意跟你谈,那哪有失恋这回事情嘛。

前面这个例子还可以说是有裴松之提醒在前,那再举一个《资治通鉴》编修团队通过自身努力挖掘资料,以纠正历史记载错误的例子。发生在公元220年的汉魏禅让仪式,也就是汉献帝和曹丕两个人的权力交接仪式,这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这件事具体发生在哪一天?又有两种说法,《三国志》说是十月庚午(28日),《后汉书》却说是十月辛未(29日),差一天。《资治通鉴》的原则是,能讲清楚的事情,一天也不能差。现在的问题是两部权威史著打架了,怎么决断?清代乾嘉时期史学考据最有成就的学者钱大昕,对《三国志》的评价高于《后汉书》,认为一般来说,两书不一样的地方,《三国志》正确的可能性大。作为宏观结论,我也同意钱大昕的说法,但并不见得每个细节都是《三国志》对,《后汉书》错。这里讲的汉魏禅让日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资治通鉴》最终把汉魏禅让的具体日期定在辛未日(29日),和《后汉书》一致。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刻过一块禅让碑,这块碑直到今天还在,大家还可以看到。这块碑上刻的日子是辛未日。实物材料一般来说都是有很高的价值的,再加上有《后汉书》的佐证,《资治通鉴》就这么定下来了。这些例子都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治通鉴》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高超的求真技巧。

所以大家不要因为我刚才讲的——传统史学家往往会在真实之外另有追求,尤其是对价值观传播的追究——就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上,以为不以追求真实为唯一、最高的目的,就可以信口开河,不是那样的。把李靖、李勣的例子,和后面严格考据的例子结合在一起,就是我说的,对于真实性的追求和对于真实性的消解,是同时存在于《资治通鉴》中的。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我来举两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一个是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一个是学术史上的例子。先举一个通俗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比喻一下,我跟你说,你老婆,或者你老公,对你既爱又恨,你能理解吗?爱和恨看上去是相互矛盾的,事实上它们经常共存于一体之中,这肯定能理解吧!

再举一个学术史上的例子,是关于物理学的。物理学里面有一个著名争议,就是光到底是粒子状的,还是波状。牛顿提出,光是从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媒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后来有一位叫惠更斯的物理学家,他反对牛顿的粒子说,惠更斯认为如果光是微粒性的,那么光在交叉时就会因发生碰撞而改变方向,事实上并非如此,所以他认为光是波状的,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这两种说法完全不同,在普通人的头脑中,粒子和波甚至是不可兼容的两种状态。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

后来爱因斯坦打破了一般人的想象,认为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对依靠经验来理解世界万物的普通人来说,的确很难理解,一样东西怎么会既是粒子状的,又是波状的呢?这明明是矛盾的嘛!但爱因斯坦说,就是这样的。我很喜欢用这个例子来类比《资治通鉴》中追求真实与消解真实同时存在这一现象。所以对于《资治通鉴》这样经典的传统史学著作,对于司马光这样非职业的伟大史学家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叙事是否真实来评判其价值。这就是司马光这样的传统史学家,比我们现在很多大学里面的职业历史学家高明的地方。

(本文原为“明德讲堂”讲稿,收入本书时略有改动) hnMZn1V2u/J8gZgsAtvcrMOSJMGCDrppsN5pfFfV2c/PGZSNj5/5eJmYnWaZIk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