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鬼如何在人间骗吃骗喝?

农历七月十五,佛教有盂兰盆会,道教为中元节,都是为那个世界的成员办的饕餮盛宴。《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仙。”可见,至少在南北朝时期,佛道对此已基本达成一致了。

不过,一顿大餐不能代替日常的饮食,祖先鬼还好,有子孙后代经常祭拜,得享血食。但对很多孤魂野鬼来说,一年中只有这一天有机会大吃一顿,其余时间要么饿着,要么到处打秋风。虽然鬼的抗饥能力相当强,可是四处觅食也是必需的功课。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各色的饭馆周围逡巡,与阳间的人类争食。比如,早上早点铺笼屉里热气腾腾的馒头、肉包、豆包,可能会引来饿鬼。只不过,饿鬼抢包子吃,吃法与人不同,他们享用的是“馨香”,也就是食物的香味。刚揭开笼屉时,如果看见包子自行扭动,而且一边动一边逐渐缩小,那一定是饿鬼来了。一个如碗大的肉包,顷刻间会变得像核桃那么小,而且吃起来像咀嚼面筋,包子的“精华尽去”。破解之法也有,在揭开笼屉的同时用红笔在包子上点一下就行,不过,如果只有一人点,那还是“不能胜群鬼之抢也”。(《子不语》卷二十二)

除了面食,饿鬼也爱抢其他食物吃,也是吃饭菜的香味,称为“窃饭气”。因为一般家庭都祭灶神(灶王爷),灶神手下的童子会负责看守食物,驱赶饿鬼。当饭菜熟的时候,群鬼像灾民一样扑上来抢着吸食香气,童子也难以招架。不过,这是在有风的前提下,香味四散,饿鬼“以手攫之,如丝絮状,可抟而食”。如果没有风,香气直上,无法散开,童子就能守住食物。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焦虑,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食物香气中的油水足,鬼吃一顿能挨很多天,最长的甚至能挨一年。所以大多数时间里,饿鬼没有那么多了!

这些抢吃的饿鬼,只为求一饱,对于吃相就不那么看重了。有些饿鬼,则希望能吃得好些、体面些,这就需要一点机心了。

南宋时,江西抚州有一户人家姓詹,家中最小的詹小哥好吃懒做,在外面赌博输了钱,怕被哥哥们打骂,竟然离家出走。家里人到处找,也没找到。詹母最宠爱小儿子,每日思念不已,可是无论是占卜还是占梦,都显示不祥之兆,大概凶多吉少。中元节那天,詹母准备了祭品、纸钱。到了晚上,屋外似有幽幽的叹息声,詹母想,大概是小儿子回来了。心里默默祷告,要真是我儿,就把这钱取走。果然阴风一起,好像有人伸手把纸钱取走了。詹家以为小哥真的死了,放声大哭,找来和尚做法事超度。过了几个月,詹小哥竟然回来了,原来他没死,是逃到外地打工去了。詹家这才知道,上次是野鬼来骗吃、骗喝、骗钱的。(《夷坚丁志》卷十五“詹小哥”)

有文化的鬼则会更精细一些,只不过,文化程度却成了硬伤。清代有一秀才,赶考途中在河南陈留的一个村子借宿。傍晚时分,在村外散步,忽然遇到一人跟他打招呼。那人张口就说:我是汉代的蔡邕,已死去多年了(蔡邕为陈留人)。不过您别害怕,我不会害您的,只是想请您帮个忙。我的墓虽然在这里,但后人早已失散,“享祀多缺”。以我的身份,怎么瞧得上村里那些俗人呢?不愿像其他没教养的饿鬼那样求食,所以只能饥一顿、饱一顿的。我看阁下这么有学问、气质,所以冒昧打扰,希望“明日赐一野祭”。秀才没想到竟然遇到大名鼎鼎的蔡邕,喜出望外,满口答应。两人就攀谈起来,秀才问起汉末的那些史事,那位解说一番,可是听上去都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那些故事。秀才有点怀疑了,再问对方的生平,更加有趣了,基本是高明《琵琶记》的情节,比如自己中了状元,被牛丞相逼婚,然后如何与原配妻子团圆之类。

秀才听到这里,心里清楚得很了,笑着对那位说:我手里的钱也不多,实在无力给你弄顿大餐,不过有一句话想叮嘱你,此后要想假冒蔡邕,还是先读读《汉书》《三国志》《蔡中郎集》,免得露馅,这样“于求食之道更近耳”。那位假冒的鬼听得面红耳赤,“跃起现鬼形去”。(《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四)

不管怎么说,这位冒牌鬼还知道剑走偏锋,选了很多人不太了解的蔡邕。在很多扶乩的故事中,有些冒牌鬼的口气更大,只会打油诗的也敢说自己是李白,分不清丘处机和吴承恩的,也敢说自己写了《西游记》。

无论人还是鬼,骗吃骗喝也要更敬业一点才好。 HcYfOcKye9TKk+a4gzc+iDWpTr7X+BUSldUgRvJ3j6uLTAsmHVjc+diwnAEFHX4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