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防火防盗防男神

比起古代来,现在的节庆并不算太多,只是每逢佳节,商业味太浓。秀恩爱的背后,总能看到某宝、某东在那里使劲。

古人倒是直截了当,《墨子·明鬼下》说:“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这是说春秋时期有著名的四大狂欢节,至于“男女之所属而观也”,“属”注释说是“合也,聚也”,就是做那不可描述之事。需要说明的是,这四大狂欢节都是打着祭祀的名义,也就是在神的庇护下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发展到屈原的《九歌》,就是凡女撩男神了,巫女“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等候男神下界临幸。

人心不古,后来就更等而下之,男神直接抢亲了。《搜神记》卷四说,吴郡太守张璞,上任经过庐山途中,去山神祠参观,结果因为一句玩笑话,女儿和侄女都被山神庐君抢走。幸好庐君后来主动认错,交还了二女。

《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八的“赵州参军妻”故事中,男神抢亲就更加霸道了。唐高宗年间,赵州卢参军年轻漂亮的妻子在端午节那天“忽暴心痛,食顷而卒”。因为死得太蹊跷,卢参军立刻求助于当时著名的术士正谏大夫明崇俨,明大夫给了卢参军三条符箓,让他回家后按次序烧掉,如果三符烧完,人还不能复活,那就是真死了。烧了三条符箓之后,其妻醒转。说自己正要出门时,被车子强行载到泰山山顶。有一帅哥,自称是泰山府君家的三公子。三公子看上了卢夫人,要与她成亲,“令侍婢十余人拥入别室,侍妆梳”。三公子自在大堂与清客们下棋聊天,等待吉时拜堂。

这时有上利功曹上门,说是奉都使令查问三公子,为何强抢民女,令他送还。三公子恶少范儿发作:老子娶妻拜堂,关都使鸟事!赶走功曹。过了一会儿,又有使者上门诫勉谈话,这回清客也有点怕了,劝三公子放人,他还是不听。第三次,两个使者远远地就高喊:“太一直符,今且至矣!”估计是“太一”行政级别很高,三公子这下真怕了,赶紧将卢氏放出。几位使者这才将其送还。

不消说,使者三次上门,是明崇俨给的三道符请来的。而三公子之所以放人,并非法力不够,而是因为使者的级别越来越高。即使在神界,同级监督也是无法有效遏制贪腐的。

如果没有高级术士给的符箓,那就花钱消灾吧。桃林县令韩光祚,上任时经过华山,爱妾被华山神的三公子抢走(为什么又是山神,又是三公子)。韩县令求助于巫师,然后花钱铸了观世音菩萨像,连铸三座像,观音菩萨才将其爱妾救活。(《太平广记》卷三百三“韩光祚”)

类似山神、河神抢亲的故事,在志怪小说中有很多,大都是霸道总裁性质的以力取之,男神智取凡女的,以下面这则故事最为出彩:

清嘉庆年间,合浦李县令十二岁的女儿忽然走失。几天后,有人在城隍庙的神龛旁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孩子。救醒之后,小姑娘只知道被人引诱到一座宅院,有人陪着说话吃东西。说着就上吐下泻,高烧不止,昏迷不醒。县令忧心不已,全家一起到城隍庙烧香求庇护。

半夜时分,门房忽报城隍爷拜会。县令心中疑惑,阴官公然拜访,莫非自己命数已到。战战兢兢地出门迎接,只见对方“仪仗服饰,如阳官状”。两位官爷寒暄之后落座,城隍爷开口就叫:岳父大人!令爱是小婿看中了。小婿的前妻已转世还阳,小婿与令爱生前既有夙缘,当为继室。阴阳之间,也找不到人做媒,所以小婿特来求婚,三天后就将迎娶令爱。这算哪门子的亲事啊!李县令还没回过神呢,城隍爷又说了:岳父大人是阳间的县令,小婿是阴间的城隍,成亲之后,自然要助岳父大人整顿地方,阳间的那些疑难案件,在小婿看来,都洞若观火。说完,竟不容县令说话,转身告辞离去。

三天后,小女孩果然病故。李县令与妻子商量,这鬼女婿的态度,似乎没法拒绝,不如风光地嫁了吧。于是请人给女儿塑了一尊像,选取吉日,“鼓乐喧街,彩舆耀目,衣奁妆具,无不齐备,径送至庙”。热热闹闹地将女儿嫁给了城隍爷。此后,李县令在合浦县断案如神,成为全国知名的优秀县令。(《咫闻录》卷十二“城隍娶妻”)

人神恋爱的故事中,我们津津乐道的是女神如何对凡男青眼有加,如何与夫君恩爱,甚至为了夫君不愿回到仙界。可是男神对凡女,几乎全是霸道总裁模式。即便是最后一个故事,城隍爷也是照样不容岳父大人推辞,所谓的帮助断案,无非是添头、彩礼而已。

各种秀恩爱的节日,要紧的是防火防盗防男神,有文化的男神更要防! zS1B/bTeFtwO3Mjln4+f9eOfV66Z22qfccxVod///MTI9GxsBvDgeziJUxPPjFj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