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鬼是素食主义者吗?

素食主义者越来越多,他们当然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个不予置评。有鬼君则是无肉不欢,尤其不喜欢素菜馆中的菜名,比如他们的菜谱上有黑椒牛排、美极鹅肝、干烧石斑鱼、外婆红烧肉……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很难想象食客吃着这些荤面素底的菜,是出于什么心态。

鬼当然也有吃素的,《茶经》上说:“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齐武帝是信佛的,所以希望将来在那个世界的食物也不要沾荤腥。在一些禁忌的场合,使用荤油甚至会有灭顶之灾。比如《稽神录》卷一“庐山卖油者”所述:

庐山脚下有个卖油郎,是个大孝子。可不幸的是,某天被雷劈死了,他母亲觉得上天实在不公,就到庙里去哭诉。晚上她梦见有人托梦给她:你儿子做生意以次充好,一直把鱼膏(鱼油)混在油里面,牟取暴利。而且庙里经常从他那里采购祭祀用油,因为鱼油荤腥,腥气上达天庭,所以灵仙不再降临。为了惩戒他,所以执行了天罚。

不过,享用荤食应该是那个世界的主流。早在先秦时期,就常常用“血食”一词指代祭祀,那时祭祀都是宰杀牲畜,取血以祭的。至于天子祭祀社稷时用太牢(猪牛羊),更是极为隆重的仪式。

当然,由于受到佛教、道教的长期影响,很多人家在祭祀神鬼时,为了表示恭敬,往往会用素食瓜果等作为贡品。有些荤素不拘的鬼神就会特别提醒。

南宋宁宗时,浙江建德县村民李五七,家境优越,经常供奉各种神祇。有一次,他到婺源去拜谒五侯庙(即五通庙),没想到回家时跟来一批鬼神。大约有上百号,其中一个穿着王爷的服饰。这家伙大马金刀地在李五七家里厅堂坐下,对老李说:我是婺源的“五显宫太尉”,因为你事神至诚,所以护卫你到家,想暂时在你家借住几日。老李一听,竟然有神仙上门这等好事,喜出望外。于是安排香案,摆上面食蔬果等贡品。那五显神吃了几日,大约觉得没啥油水,嘴里没味道。又现形对老李说:我在庙里的时候,为了让各方信徒虔诚,所以不得不吃斋食素。现在既然离境,只有你一家供奉,就不必拘礼了,有什么鸡鸭鱼肉都可以上来。老李见神仙吩咐,也不敢怠慢,于是每天杀鸡宰羊,美酒佳肴流水一般地献上。那一帮鬼神大吃大喝了几个月,李家渐渐财力不支。更可恨的是,他的妻女竟然暴病身亡。李五七觉得有点不妙,莫非这帮神仙就是打着送温暖的旗号下乡大吃大喝?仙界的四风也太不正了。于是,他再去婺源的五侯庙去告状,状子烧了不多时(向鬼神界告状的专用手段),就见有两个下级军官押着那位“五显宫太尉”来了,还上了枷锁。显然连双规都免了,直接逮捕了。老李回家后,果然再也没有神鬼来骚扰了。(《夷坚志》补卷十五“李五七事神”)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故事中主动要求上荤菜的五侯神(五通神)向来属于淫祀,也就是民间自发的,不合礼制的祭祀。五通神在淫祀中属于对食、色有特别爱好的,那些由官方认可且大力宣传的神灵,大多行事严谨,当然也不怎么接地气。

除了荤素,有些鬼神还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要吃暖锅!邵北崖《桃渚随笔》载:松江某人扶乩请仙,有位陆成衣降乩说,我在邻村做土地爷,区区小官,香火能不断就很满意了!但是祭祀用的贡品千万不要用冷的。供桌上摆些冰凉的猪肉、鸡鸭,当我是樊哙吗?麻烦你们转告我家里的孩子,以后过年过节,除了烧纸烧香之外,祭品的荤素我是无所谓的,条件好就上点鸡、鸭、鱼、肉,条件差就炖点萝卜、豆腐也行,但一定要热菜。(《履园丛话》卷十五“祭品用热”条)

作者钱泳还为这位土地爷洗地,说:古代祭祀用的青铜鼎彝,都是有盖子的。祭祀的时候,把那些极品放在里面,盖上盖子,下面用火加热。等到祭祀的时候揭开盖子,就像现在的暖锅一样。所谓“歆此馨香”也。若祭品各色俱冷,哪有香气上飘呢?我们家里祭祖,冬天就一律用暖锅的。

鬼神爱吃荤并不难理解,可是冷饮他们也要吃,这就有点奇怪了。《夷坚志》补卷二十二“紫极街怪”条记载,南宋时期,江西饶州有个小摊贩,结束了一天的生意后回家,买了一根“酥油雪糕”,准备带回家给母亲吃,可是路上遇到一个男子,强行索要他的雪糕,小贩不给,这人就强抢,将小贩殴打一顿,还将其嘴里塞满烂泥。后来经算卦的指点,小贩才得知这是街上一个树怪干的。有鬼君原本对“酥油雪糕”在南宋是否为冷饮有点怀疑,不过网上检索得知,宋代的冷饮已较为发达了。在没有确切的反证之前,还是将“酥油雪糕”视为冷饮吧。

最后的例子就来个彩蛋吧,介绍一款阴间的工作餐:“馔以四簋,切猪肉作丝,蒸鸡卵作饼,余则蔬菜,其味悉如人间。”(《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二)显然,冥官不是素食主义者。 9b/iPbSS3HMxbWAhkW7fcFrBcCf56tds7gTgLHrqyCaFhZY0Ov39seiM3lZ8gi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