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时间镜子里的观念

在我们肉体的躯壳里,住着一个名叫观念的“幽灵”。我们日常的教育行为中,时刻扑闪着她的身影。糟糕的是,我们往往要等到把教育搞砸了,才意识到观念这个“幽灵”的存在。更糟糕的是,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也仅仅把她当成为自己的错误辩解的借口。

观念的改变有多难,教育就有多难,所以,摸透教育背后的观念至关重要。

时间性,是观念的特征之一。

似水流年,有些观念在时间的淘洗下,渐渐变得模糊、抽象,甚至空洞、虚假,我们的教育若还浸泡其中,这些观念必然成为自欺欺人的教条,令人生厌,且因自欺日久,容易把自己牢牢骗住。此非臆断,有例为证。

2012年4月,我到某市讲课。课余与Z教师交流,她与我分享了一个蛮有意味的教学故事。

Z老师是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再过两年就退休了。近几年,Z老师常在办公室长吁短叹,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可理喻,一点人性也没有,不知道怎么来教。Z老师举得最多的一个例子是,教了一辈子书,她最喜欢上的课文是《狼牙山五壮士》,最喜欢的学生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些学生(确切地说,是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那些学生)。每次上课,读到五壮士决定纵身跳崖这一动情处时,Z老师总是不由自主地流下热泪。那些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学生,在Z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无不默默流下热泪。Z老师说,上这样的课,真是太享受!教七十年代中期后到八十年代中期前出生的那些学生时,Z老师发现,情况有了一些变化。每当她读到动情处时,虽没有学生跟着流泪,但全班鸦雀无声,每个学生的表情都很凝重,也会有个别学生眼眶里闪动着泪花。Z老师说,这样的课堂,也值得留恋。时光荏苒,教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零零后出生的学生时,Z老师说,这样的课堂,简直是胡闹。还是那个动情处,她还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并流下热泪,但学生们不仅无动于衷,在底下叽叽喳喳,而且常常有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地大喊:“快看呀,快看呀,老师哭了!”于是,班级像炸了锅一样,一片混乱。Z老师教两个班,每次在一个班上完课,受到刺激后,到了另一个班,她总是本能地克制住自己的情感,不让泪水流下,但这个时候,总会有孩子在底下不无失望地起哄:“老师怎么没哭啊……!”原来,课间短短的十分钟里,Z老师在课堂上流泪的“新闻”已在学生当中不胫而走。

Z老师的抱怨与痛苦,进一步提醒我们:有些观念,仅有工具价值而已,时过境迁,工具已被淘汰,价值却阴魂不散,且有可能成为某些人一辈子戒除不掉的瘾。这种瘾在教育中发作,有时候犹如在学生面前摆上变质的精神食粮,其潜在的危害性不可低估;有时候又像在学生面前穿上儿时漂亮的衣裳,让自己对逝去之美丽不合时宜的留恋成为一出闹剧。

令人欣慰的是,在时间的镜子里,对于一些变动不居的观念,教育显示了适应性与可变性的一面。

前不久,我一位师长的亲戚X到我居住的城市求职,她是刚大学毕业的小女生。我到车站接她。回宾馆的路上,我随口问她,以前来过这个城市吗。她回答来过,并很自然地道出缘由:大四毕业前,她和同学一起到此参加一个大学同班男同学的婚礼,这个男同学的女朋友是幼儿园教师,怀孕了,等不及了。她接着调侃道,这个男同学有可能一毕业就当爸爸了……

天呀,我无比震惊,一度恍惚。在“今夕何夕”的慨叹之后,我和X聊到我们大学时代被施了道德魔咒的爱情。在大学新生大会上,谈到爱情,系主任谆谆教诲:“我们的态度是,不提倡,不禁止,但青年应把美好的时光投入到学习中,若因恋爱荒废学业,后果自负……”接着,系主任如数家珍,列举前几届师兄师姐因偷吃禁果、意外怀孕而被开除的案例,希望我们以之为前车之鉴,好自为之,切勿耽搁大好前途,辜负父母和国家的期望。没想到,大一下学期,我们系一位即将毕业的师兄,让物理系一女生怀上了孩子,便偷偷带她到医院去做了人流。医院那位很有道德感的妇科女医生,做了手术后,感慨万千,结合我们学校女生近几年做人流数量增加的现象,给我们学校党委书记写了一封检举信,并附上那位女生做检查的全部病例资料。很快,我们召开了系大会,系主任宣读了学校的警告处分。那个师兄很有才华,是某学生社团的头儿,真是太冤了。当天晚上,我们几个男生喝得醉醺醺的,在回宿舍的路上,砸了宣传栏的玻璃,把贴在里面的处分通告撕烂。现在想来,撕烂一纸通告是容易的,难的是“撕破”隐匿其背后的观念——多少人为它付出了惨重的人生代价!

在与时间的较量中,很多观念,就像人的生命,仅仅是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说,许多观念的价值只存在于“此在”的时间当中。

所以,我想把本文结束在对我国30多年来教育观念之嬗变的梳理上,以此来提醒每一个教育从业者:教育的观念是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现实中很多教育冲突和矛盾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我们跟不上已然变迁的教育观念的步伐,却又无比执著地干着刻舟求剑式的傻事。

从结束“文革”动乱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吃饱肚皮还是人们的头等大事,所以,“有学上”是这一时期深入人心的教育观念。在一个家庭里,供孩子上学,算得上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更多的时候,一个孩子上学,往往要其他孩子付出失学的代价。正因为供孩子上学不容易,加之知识不足,又要为生计疲于奔命,家长们对学校和老师有着简单而朴素的信任。记得我小学一年级报名时,父亲这样对班主任说:“老师,这孩子以后就交给你了,如果他调皮、不听话,你尽管打!”那时候,老师对孩子简单而粗暴的体罚很普遍,但罕有家长投诉,孩子也能积极“求学”。我想,答案尽在父亲那句很有“时代特征”的话里。

时移世易,改革开放中期至今,吃饭不成问题了,教育则成了大问题,让孩子“上好学”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头戏,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受更好一点的教育而不辞辛苦。所谓“更好一点的教育”,除了看重分数之外,家长们还看重学校和老师是否会对孩子“好一点”,这就意味着“不打不成器”已是过时的教育观念了,它应该像干蛇皮一样,从学校和教师的身上蜕落。因为旧观念一时难以褪尽,许多学校和教师对孩子依然采取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对教育的不满和愤懑由此一点点累积起来,以致“厌学”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教育的特色。现在,越来越多有经济实力的家庭,纷纷把孩子送出国去读中学,乃至小学,我称之为中国式“逃学”。

在现实斑驳而复杂的教育表象下,人们对未来的教育观念开始露出构思的端倪,即把学校还给孩子,让孩子“好(hào)上学”。到那个时候,孩子是否喜欢到学校去,是否喜欢上学习,才是人们关注的重心;到那个时候,最美校园的样子,亦即最好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期待:读书,唱歌,聊天,漫步,玩耍,免于各种心灵伤害,不落下任何一颗仇恨的种子…… GCCH10OyPoyzbHhXH50+h+spMNwHxqeZxuLcxtXJBh6go6Sj63nGG1BavT4oNH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