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四
先睹为快

陈大伟

端午节,一个极有文化意义的日子,收到朱永通君的书稿《教育的细节》,先睹为快。

和一线教师交流的时候,不时会交流如何引导学生读课文:一是要读明白课文中的文字,看书中写了什么,有什么;二是要读作者,看作者的动机、情怀、思维方式;三是要读自己,看自己由此思考的问题,对相关生活的反思和规划。这里就向诸君汇报自己就《教育的细节》三读后的收获和体会,请诸君批评。

书中有什么?我读到了大量生动的故事和永通君对这些故事的精彩解读。在故事收集和选择方面,永通君首先是有心人,然后又是有缘人。从有缘的角度,他的女儿正在接受义务教育,女儿受教育的成长经历给他真实的故事;他自己是《教师月刊》的首席记者,又是“大夏书系”策划编辑,老师们的很多精彩的故事都会汇集到他那里;因为采访和讲学,他到各地的学校、课堂接触了不少杰出的老师,他收集了大量生动的故事;再加上永通君又是一个极爱读书并善于读书的人……这种种的因缘际会,使我们能在书中读到很多关于教育、关于教师、关于学生、关于生活的故事。比如,可以读到“一厘米”的故事;读到贾春英老师改变一位同学着装的故事;读到原泉州第二实验小学的林心明校长对非教育行为说“不”的故事以及他的认识:“学校不是为荣誉而生存的,学校是为孩子健康发展而存在的”……剖析和研究这些故事,永通君既讨论教育观念的变革,又讨论实践操作的创新,虚实结合,相得益彰;在表达时,有的娓娓道来,有的当头棒喝,都能鞭辟入里,让人耳目一新。

书中的语言是生活中永通君的本色表达。“曾有一个学生花了两三个晚上的时间,亲手制作了一份贺卡,在教师节当天送给某老师。某老师在办公室泡茶时,随手把这张贺卡作为杯垫。巧的是,送卡的学生到办公室交作业,发现了他的心血‘泡汤’了。更绝的是,当天轮到该学生到办公室值日,他又发现,他的心血在垃圾桶里成了垃圾!”这里有永通君对某些反教育行为的愤怒和谴责,有对学生当下处境与未来可能的深刻同情和忧虑。在处理了女儿同学打烂自己心爱的茶壶一事后,永通君有这样的意见:“一是,不管发生什么天大的事情,再值钱的东西,都比不过人的安全;二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不管有多坏,都不要坏了自己的心情,就像把壶摔碎了,再怎么懊恼、生气、伤心,也补不回来;三是,千万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不要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要多想一想,别人犯了错,心情已经很糟糕,我们可不要雪上加霜,一味去埋怨。”这里有自我的反思生活和反思方法,也有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同时也有对读者朋友处理类似事件的拳拳关切。在当下,教师应该并且能够有所作为,他推崇“一厘米之变”:“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在我看来,与其整日企盼外在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其微信个性签名“一厘米”表达了他对教育和社会责任的自我担当,书中的表达,同时传递了对教师应当负起的担当的期盼。

读书的根本在于读出自我,阅读《教育的细节》使我意识到细节的力量。孟轲说:“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研究细节可以帮助我们关注细节,从习以为常的细节审视和反思自己整个的教育观念,研究和改进自己的实践操作;从细节入手的改变可以使教育观念和教育的原理、原则落地生根;提供细节变革的参照可以帮助读者朋友找到变革的抓手,使变革变得更加真实可靠。

阅读的本质是阅读自我,阅读带来反思。反观自照,阅读中我不时审视自己是否关注了这些教育细节,在处理这些细节时自己是否合格。审视的结果不时使自己坐立难安,恨不得重新来过。希望自己重新来过,我把这看成自己读《教育的细节》的最大收获。我想其他读者也应该有这样的收获。比如,书中有这样的故事:

梁文道先生在《我的老校长高锟》一文中,曾深情写到高锟校长的拒绝声。当年的高锟校长,在梁先生和一帮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看来不过是一个“糟老头”。他们不仅在报纸上发表以“八年校长一事无成”为标题的文章来总结他的政绩,而且因高锟接受中央政府的邀请,出任“港事顾问”,在一次大型集会上,学生会的学生在底下站起来,指着台上的校长大叫:“高锟可耻!”更出格的一次是,高锟在对新生发表欢迎演讲时,他们冲上去围住了他,塞给他一个套上了避孕套的中大学生玩偶,意思是学生全给校方蒙成了呆头。现场一片哗然,高锟却独自低首,饶有兴味地检视那个玩偶。当时有记者跑去追问正要离开的校长:“校长!你会惩罚这些学生吗?”高锟马上停下来,回头很不解地反问那个记者:“惩罚?我为什么要罚我的学生?”

读到这里,想一想在老师被学生贴“我是乌龟”事件后很多的认识与表达,我不知道多少老师会不脸红,然后,会再想一想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办。

我电脑上将此书读了两遍,有这样一些读书收获,不太过瘾,等书出来买一本再慢慢读。

2015年夏至于成都
(作者简介:成都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09C9xxpie+uBwGMGerU31QzlHofHlLBz30XVvdqvznwT+m0tgbH1S5HS59ORdr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