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三
细节里藏卓见
——《教育的细节》序

陈心想

接到朱永通先生送来的大作《教育的细节》,甚感欣慰,因我期待已久。

我与永通算是老相识了。大约七八年前,我的一篇关于文凭社会的文章为《明日教育论坛》转载,我从网上找到了该杂志电子邮箱,发信聊具体事宜,询问信回复者即朱永通先生。自那次结缘后,彼此时有通信来往。

2010年秋季,永通约我为新创办的《教师月刊》写专栏。之后,在他的提议和策划下由我组织并作为撰稿人之一,于2014年出版了《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一书。这几年间,我们的交流渐多,他有了新文章,我先睹为快;我有了新作品,也不断发给他。在电话里,我们还不时讨论在读什么书,以及读书的心得体会。味道相投,大抵如此。我们共同的趣味至少有这样两点:我们都爱读书,我们都关注教育。

永通博览群书,不断开拓学习的精神令人感佩。他曾向我索要社会学推荐书单,开始读吉登斯、道金斯、费孝通、郑也夫等人的作品。永通善于读书和思考,常有自己独到的发现,令人耳目一新。比如,当他读到郑也夫的《神似祖先》里一对夫妇双方在生育上的付出不同决定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更多这一理论,联系当时情况,对幼儿园中小学里的教师大都是女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诸多人士的焦虑和担忧相反,他认为“教育是母性的”,女性天然对幼儿更为关心,更有爱心,所以幼儿园和小学中低年级的教师应该是以女性为主。

永通以自己的读书经验和心得为内容在不少学校做过讲座,并将整理讲稿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等处。本书最后一部分“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下收录了这些有关读书意识、选书和读书方法的文章,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尤为令人注意的是,他提出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和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尼采语),这一意识在许多人那里早已消失无踪了。

至今我与永通仅见过一面。那是去年四月下旬,即将返美之前,我们如约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见了面,同时一起见面的还有林茶居先生。我们自然免不了谈教育和《教师月刊》。当天下午我和永通一路到了北大,在郑也夫先生办公室聊天时,永通显露了自己泡茶的手艺。他对水、茶壶和茶叶的搭配很有研究。这个茶道类似于教育上的学生、教师和环境等因素的有机搭配。简道为一,从这茶道里我看到了永通的耐心和细心。由于郑老师上了一下午的课,太累,永通取消了原来计划的采访,改成闲聊,这也是他心细之处。我想大概正是这种耐心和细心,当然更多的是爱心,才有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教育的细节》。

细节里藏着卓见,待有心人去发掘。我曾说过,永通发现细节的敏感力是很强的。永通曾经在中小学做过几年一线教师和管理者,近些年作为《教师月刊》的首席记者和编辑,采访过不少教育界人士,并到过不少地方讲学,可谓见多识广。永通从经验观察和阅读中,发现教育细节上往往为人所忽视的地方,以其独特的观察感受力,言人之所未言。比如座位,有学生是一个人一个座位,没有同桌。永通就从这个出发,阐发了这样一个没有同桌的学生受到了哪些“座位”的影响,老师和同学们又有哪些不同的反应。再比如,他一个朋友讲的一个故事,朋友女儿说要给老爸说个事儿,可是当老爸问是什么事儿的时候,女儿却说:“爸爸,还是改天再说吧。”因为女儿问他事情时,他总是说:“依依,爸爸正忙着呢,还是改天再说吧。”这就是“活的范本”,很有启发。永通以此告诫我们,和孩子说话,一定不可随意,言传身教,教育随时都在。

永通这些文字的背后有一个支撑力量,我以为是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以及对教育的敬畏和关怀。在这个时代,谈理想和信仰大概是许多人不屑的。而就是这一点的理想和信仰,迸发着无比的力量,照耀着前方的路。从与永通多年的接触和交流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力量。因之,在他的文字里,不时会有对他曾经接触到的某些教育官员和教师的不良言行的批评,永通虽未提名,当事人看到了肯定知道是说的自己,大抵会不悦的。但为了揭示这些问题和现象,永通并未避讳不谈,这需要相当的勇气。他的“一厘米的变化”观念也是这种理想主义的体现。即使在强大的体制下,教师依然有着自己可以有所作为的“一厘米的空间”的自由。“作为还是不作为”就在于教师本人是否有那颗爱心和那个见识。大概也是本着这种精神,永通写下了一篇篇为着“柔软的教育”的呼吁文字。

我在文章《走出乡土》里说到费孝通先生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好的学者,一个思想家,一定是善解人意的。不然,他就会固执己见,难于深刻。”永通的文字里,他对教育的细节的发现和解读不正体现着他的善解人意吗?不管是当女儿的同学打碎了瓶子后对女儿的安慰,还是“丑”学生被老师剥夺了参加某些活动的权利时对学生的同情,他的善解人意都是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的。

细节决定成败,教育的细节关系着教育的成败。那么,我们还能忽视教育中那些宝贵的细节吗?永通的《教育的细节》不仅为我们描述和分析了不少教育的细节,而且带给我们一双观察细节的慧眼,这双眼睛就隐藏在这本文集的每篇文字里。

2015年7月12日于美国星城家中
(作者简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供职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国家战略规划与分析研究中心。) Or8us8etMWSK1Hu22SrtKnDoNjvjw9Easlk5pGNqLFwmdgz1KjOdaMRQq3CSNd6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