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有传播意识吗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一些地方给校长们讲“做有思想的教育实践家”。不少校长对此话题很感兴趣,尤其是我重点强调的“传播意识”,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

每次讲座后,总有校长问我,朱老师,你是学新闻出身的吗?当我给予否定回答后,他们都会表示难以置信。

其实,我开始重视传播意识,源于到厦门定居后接触了不少台湾人。一提起台湾人,很多人常脱口而出:台湾人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得到很好的传承。这就像法国人留给我们的印象:浪漫。而法国巴黎自然是公认的浪漫之都。

当我和在厦的一些台湾人混熟了,常在一起喝酒后,才明白我们原来对台湾人的印象多么“以偏概全”。一则,他们自认为台湾人相对比较有礼貌,跟日本人50余年的殖民统治有很大关系,无关传统文化;二则,台湾人是不少诈骗行业的“鼻祖”,比如电话诈骗等。福建安溪人行骗的名声在外,但比起台湾人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而以前台湾人看大陆人,几乎个个是特务。近些年,到台湾旅游的大陆人多了,他们才醒悟过来,哪有那么多特务啊!

为什么印象与“真相”差距如此之大?这是信息传播的结果。当信息被有选择性长久传播,很容易凝结为人们脑中固定的印象。比如,我关于法国人浪漫的印象,源于冯骥才先生的散文。他写到,在巴黎的街道,常有恋人接吻,每当此刻,行人驻足,汽车停下,世界顿时安静下来。后来,不断有文章“爆料”:这些街头接吻的恋人,都是法国旅游局安排的。真是煞风景,我一直将信将疑。直到2013年10月5日,福建泉州人蔡国强先生应邀为巴黎街头接吻升级版的活动助威:50对情侣塞纳河上做爱上演烟花秀。我终于信了:法国人留给我们浪漫的印象,大半源于法国人有意识的传播。

今天中国经济崛起,世人瞩目,但遗憾的是,我们留给世界的印象就两个字:土豪。为何泱泱大国,不见有品质的精神产品输出?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传播意识、策略和方法上一定出了问题。

出于职业本能的反应,我不由想到:我们的教育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面对滔天巨浪般的信息洪流,要么被裹挟、淹没,了无影踪;要么往往以负面的形象,处于舆论的浪尖风口。

因为严重缺乏传播意识,太多学校并不清楚有时候传播是“要命”的。当然有些是被动传播,如“打伞门”、教室打人等。但大部分是主动传播,只是一点敏感性也没有,比如,我在微信上看到不少学校的各类活动还在大操大办:有铺红地毯的,也有到处挂满横幅的,还有摆满鲜花的……

现代学校,应该把传播作为一门必需的学问。以下三种常见的传播方式,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一是镜像传播,包括图片(含文字说明)、视频等。运用此传播方式切记:1.要有原创意识,不要为了所谓的传播效应,而犯傻去移植别人的东西;2.要有“消毒”意识,不管是图片,还是视频,放上去之前,应认真“消毒”,剔除那些有违教育原理或现代文明的元素。比如,我曾看到某所学校的公共微信上传这样的图片:在操场上举办一大型活动,所有与会的嘉宾、领导一溜坐在椅子上,学生则排着队,一个个按序给领导鞠躬、握手。我看后,感到非常不舒服,马上下载一张民国时期的照片(如图)发给该校校长:一小孩在学校过道上给老师鞠躬问好,一外国老师也给小孩鞠躬,且把腰弯至90°。

民国老照片

二是现象传播。所谓现象,特指有些事情或事故在学校里面发生的概率难以控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处理这些事情或事故,一旦没有坚守住一以贯之的原则和底线,则容易引来死缠烂打的麻烦。比如,学生在学校或体育课中不慎受伤,只要学校无过错,就应第一时间给保险公司报警,让保险公司来理赔。一定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学校的利益,不要担心上了法庭,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学校不仅要知法守法,还要学会用法。

三是故事传播。对于学校里面发生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应及时捕捉,提炼成故事,助其成为美谈,为学校加分。教育故事的提炼,应注意事件的典型性和讲述的技巧性。典型性,意指此类事情有其偶然性,难有重复的可能;技巧性,特指描述时使用容易让人记住的方法。比如,杨振宁先生曾向外国人如是描述中国教育的今昔巨变:“我小时候,在安徽合肥的老家走两个小时的路,找不到两个识字的人;今天,同样在我老家走两个小时的路,找不到两个不识字的人。”现在,没有哪所学校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鲜有学校意识到,故事传播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事传播的放大效应,可以让学校在短时间内赢得好口碑。愿每一所学校多一些故事,少一些事故。

事实上,学校信息的传播无处不在,每一个教师、职工和学生,就是一个个无比丰富的信息传播源。比如,学校的保安,从他们对待来访者的态度和方式,即可检测出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又比如,学校的司机,从他们的工作状态和言行举止,也可窥视到一所学校的价值导向。我曾经到某市一郊区小学讲课,结束后,学校司机送我回市区。路上,司机阴阳怪气地说,你们现在这些当老师的越来越不像话了。我又惊又好奇:何出此言?司机说,我们学校有几个教师,聚在一起聊天,动不动就抱怨工资低,说累死累活,一个月才一万元左右!你说气人不气人,为什么他们老要在我面前抱怨这个呢,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一个月工资才两三千块钱?他们有什么本事,还不是运气好,侥幸转正了!这所学校的风气,几乎浓缩在那个司机的话里。每次想起,我就无比沉重。

一个有传播意识的校长,肯定会重视对传播工具的管理。比如现在流行的家长QQ群或微信群,至少应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管理:一是规范化管理,即无论教师与家长发生什么冲突或矛盾,都不许在情绪不佳或失控时,在QQ群或微信群里抱怨,甚至“爆发”;二是艺术化管理,引导教师们在家长QQ群或微信群里进行赏识性交流。比如,班主任一旦发现某位教师的闪光点,及时发布到家长QQ群或微信群里。也可以让语文老师到群里“夸夸”数学老师。过一段时间,也可让数学老师“夸夸”英语老师。当然,这里的“夸夸”应具有真实性和具体性。 5Am4/fqAyZXKmrr9n83je/D2dPI2tPy9OHpilMdVcB31DWQv9nhNi+U4qD2fDc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