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观念在哪儿 |
一晃,离开讲台十余年了,但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从未离开过学校,每年都会到全国各地的一些学校或专访,或讲课。这么多年来,我到过的学校,无论南北,都有一个共同的“进步”:遇见外来客人,学生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这显然是学校习惯养成教育的功劳,可喜可贺。可另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这么多年来,一直压在我的心中:学生遇见本校的教师,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但鲜有教师会微笑、热情地回应,有一些教师一脸漠然,习惯性地把自己“隔”在这个场景之外,有些老师顶多点点头,以示回应。每次见到此类现象,我都会委婉地告知校长:不要轻视打招呼这个小小的问候礼仪,它应该是双向的,因为问候是表示情感上的尊重,有情感地回应则是对问候者表示尊重的方式,漠然处之,则是对情感的破坏,会让人感觉很不好。不知是校长们觉得这压根就不算什么事儿,又或是觉得我不过是在小题大做而已,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再到这些学校,在学生真诚、热情的问候声中,依然屡见教师漠然的脸孔。
2009年,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创办,我有幸被聘为教育顾问。该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开发了“好习惯,好孩子”的校本课程。一开始,我也经常见到该校教师对学生的问候漠然处之,奇怪的是,这些教师当中不乏年轻教师。我先是跟陈荣艺校长作了交流,继而在全体教师的专题学习会上,与教师分享了我的观察与思考:有心的老师们会发现,每次在校园里遇到学生,我和校长都会自然而然地积极回应他们的问候,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认为,在问候礼仪里深埋着平等观念,即它是问候双方在情感上互相尊重的一种方式。从回应与不回应,以及如何回应的行为背后,我们可顺藤摸瓜觅得不同观念的踪迹。比如,大多数老师的潜意识里都有这样一种“应得观”:学生尊重老师天经地义,所以,老师获得学生表示尊重的问候,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理当如此的观念,只强调了我们文化中“尊老”的一维,而忽略了“爱幼”这一维,即长者应在情感上给予幼者呵护与尊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只强调长者之权威与地位的价值导向,代代相传,以致许多新任老师严重缺乏平等观念,所以,他们对学生的问候往往无动于衷,这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消极回应学生的问候,还容易导致我们意想不到的消极结果。一方面,学生一到学校,即被要求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被反复教导“遇到外来客人和教师要主动问好”;另一方面,学生主动问候,是要付出情感的,但吊诡的是,学生付出有情感的问候,却难以得到情感上的尊重。可想而知,学生到了学校,一再被强制要求问候他人,但他们付出的情感却得不到他人积极的回应,久而久之,他们的问候行为与自己的情感是有距离感的。说远一点,今天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不信任的紧张关系,似乎可从缺乏平等观念的教育中寻得一丝线索,我们对学生情感习以为常的忽略行为,日积月累,导致他们的人格上难免布满冷淡与冷漠的阴影。待他们长大成人,岂可奢望他们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致以诚挚的“问候”!
经过这次交流后,湖里实验小学的领导也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加以引导,慢慢地,教师对学生问候的积极回应多了起来。
事实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平等观念,就像今天中国的青山绿水——难得一见。
除了打招呼,教师对学生的称呼,也往往容易导致意想不到的消极结果。有些教师平时在教室里叫“自己人”(比如自己的孩子,或亲戚朋友的孩子,或比较偏爱的学生),习惯性地以昵称或名字称之,且语气里渗满情感,而称呼班上的其他学生,则常常是称姓道名,情感的距离明显摆在那儿。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小的一个称呼,极有可能变成师生关系日渐疏远的信号。
有些老师可能对我所提的这些细枝末节不以为然,但殊不知,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地方,恰恰是教育的“事故多发地带”。
某朋友的女儿茗读小学三年级时,数学成绩突然一落千丈。不管朋友怎么努力,茗的数学成绩一直难有好转。一次,我到朋友家玩,和茗聊到她们班上的老师。提到数学教师,茗用非常厌恶的口气说道:“我们很讨厌她,我们都不听她的课!活该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是全年段最差的!”我忙问为什么,以及“我们”究竟是指她们几个“同伙”,还是全班同学。茗说,“我们”是指班上一部分同学,大家都看不惯数学老师“不公平”的做法。原来,她们班上的数学老师对女生某特别好,比如,每次考试完毕,女生某都能在当天就拿到试卷带回家更正,其他同学则需第二天上课时才能拿到试卷;又比如,女生某考试一有进步,数学教师就奖励她各种奖品,但其他同学从来没有这种待遇。有一次,数学教师到外省出差,回来赠给女生某一块手表。当然,这些“宠爱”都是私下的,数学教师也一再叫女生某千万别声张,但小孩哪管得住自己的嘴,动不动就跟同学炫耀。于是,有些同学心里就不好受了,把对数学教师的不满情绪蔓延到课堂上。朋友后来多方了解,确认茗所说属实。女生某是一大商贾的女儿,数学教师与她的妈妈关系密切,常到她们家吃饭,常一起出外旅游。我了解后,对朋友说,到四年级,茗若遇到“公平”一点的数学教师,成绩就会刷刷上去。果不其然,上四年级后,茗的数学成绩稳步上升了。
茗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可能做梦也想不到,她“栽跟头”——她们班的数学成绩全年段最差——的地方,就是师生相遇中的那些细枝末节,而师生的相遇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融入平等观念的美好的相遇经历,可以促进学生获得有益的发展,反之,则有可能使学生对学科学习丧失兴趣,从而不断累积对于学业的消极态度。
所以,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总是对教育中那些不容易引起注意的细枝末节,保持反思性的警觉,并努力用实践智慧去完善它。
从这个角度去审视今天的教育,难免要为我们绵延不绝的粗心大叹一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但我们的现代意识在哪儿,平等观念在哪儿!近十年来,海峡两岸的教育交流日益频繁,但我不得不说,跟台湾的教师比起来,我们大陆的教师在细心的教养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举个公开课的例子。在泛滥成灾的“名师”公开课上,每次提问,我们的“名师”们都迫不及待地奔向“正确”答案,所以,凡答不出或答不好的学生,只能被快速地“冷”在一边。而台湾的教师,总会耐心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并“卷入其中”,进入新的互动,所以,我们会发现,台湾教师的公开课往往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谓的“教学目标”。因为公开课是借班上课,学生都是陌生的,在整堂课问答环节的称呼上,我们的“名师”们张口即来的是,“这个男同学你来回答”“这个女同学的回答……”。而台湾教师,他们在课前会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往往是一面已被使用过的),让学生对折起来,做成姓名牌,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放在课桌的前边。每次问答,台湾教师都会先称呼学生的名字,提问与评价的话语皆亲切自然,比如,“某某同学,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思考的”“某某同学很善于思考,他提到……”,处处渗透着对人的尊重与肯定,整堂课因此自然生成了滋润生命的精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