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理性语文课程观的三个关键词:和谐、诗意、立人

语文的本质与语文的特点是不同的两个问题,前者是前提性、原点性的,后者是具体的。语文的特点,似乎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若要找寻语文最基本的特点,我们认为,和谐与诗意应该是较为适宜的答案。和谐,指向人与人、人与外界、人与自我;诗意指向生活、生命,二者缺一不可。而立人,则应该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唯有确立立人的目标,语文教育教学才能走在科学的大道上。

一、和谐——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和谐”一词,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而深入人心,《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是这样解释“和谐”一词的:“配合得适当。”可以这么说,“和谐”状态是诸事物生存和发展的至高境界。语文教育亦是如此,构建和谐语文,应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倾力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和谐的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促进人、发展人的教育目标,和谐的语文新世界至少应该体现在语和文、师和生、师生和文本、师生和生活四个层面的和谐。

(一)语和文的和谐

语文性质之争由来已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着“语文是什么”、“语文该教什么”、“语文怎么教”等问题,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政治社会制约到语文本质的逐步回归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越来越接近对语文本质的正确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说法,对语文性质之争作了一个中庸式的调和,但是这句话并未对“语文是什么”作出正面的或者直接的回答,它只是立足于课程的角度进行界定。语文是什么,仍未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而连“语文是什么”这样涉及本体论上的问题都未得到完满的回答的话,那么构建和谐语文便无从说起。

语文究竟是什么,见仁见智。但是如果我们采取追根溯源的方法,对概念不再作阐发式的表达,让问题回归到简单明了的状态,那么我们便能很容易地得出结论,语文,就是“语”和“文”的结合。“语”即语言和言语,亦可理解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说的“工具性”;“文”即文学、文化、人文,亦可理解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说的“人文性”。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不可偏废,应认真处理以相得益彰。一味地强调工具性,必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令人生厌,而一味地强调人文性,则必然会迷失语文学科的“天然属性”。前者导致的是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后者带来的是语文“魂”的丢失。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推广,越来越多的课标版教材采取的是一种新的编排体例,即以某一个主题为核心,组织几篇课文构建一个单元,这样的编排方式新倒是新了,但已经不像是在编语文教材,倒更像是在编人文读本。叶圣陶先生早在1938年就态度鲜明地指出:“时下颇有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叶老的话是针对语文科教材编排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对于理解与实施语文教育教学也有其指导价值。语文课要紧紧抓住“语”(语言文字作品与言语技能训练)和“文”(文学、文化、人文)这两根“缰绳”,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作品、言语技能训练中的“工具”与“人文”内涵,既抓好言语能力的提升,又落实人文精神的培育。王尚文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一文中说,语文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语文要走在语文的道路上。如果语文教学不能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着力于养成学生的语文意识,牢牢抓住提高语文能力这一目标,语文课程必将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王尚文所指的“语文”的缰绳,我们认为可以理解为“语”(语言、言语)和“文”(文学、文化、人文)。科学的直至本体论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就要着眼于在语文课堂教学及课外语文活动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握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例及强调的“度”,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自然而然地转化与融合。

要实现语和文的和谐,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语文的本质,充分理解语文与人的紧密联系,使语文教育扎根于人这片沃土。“语”所包含的语言和言语,是一种工具,也是一个目的,语言层面的思维活动与言语层面的表达应用,是进行语文教育的载体。同时,我们也该通过语文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文”所表示的文学、文化和人文,则是语文教育活动内容层面的所指,文选式的语文教材,无论它怎么选文,都必须将文学、文化、人文作为最重要的标准。文学是一种最基本的文本样式,文化是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精髓,而人文则应视为学生生命的组成部分。语和文的和谐,就是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育活动(它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包括课内、课外的一切语文活动)、实施具体的教学行为时,深入挖掘出活动及文本中所蕴藏的文化因素,着力抓好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提升,并将二者进行有机的整合,以“心中有人,眼中有文,手中有语”为总体原则,将“语”、“文”、“人”三者融为一体,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育,即是通过语言和言语的手段,让学生逐步理解文学与文化,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乃至整个教育都是指向人的。人,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准则,因此,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便会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之“语”与“文”就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如果这一撇一捺未能和谐相处,那“人”字就无法树立起来,人将不成其为人。

(二)师和生的和谐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定位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达成以及教学能否见效,学生喜欢教师往往会喜欢他教的课,教师把学生当作学生还是学习的共同完成者,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在新时期,在实施新课程的当下,语文教师(也包括其他学科教师)要重新思考与学生关系的定位问题。定位准确,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师授生受”与新课程理念是很不相符的,因为它们把师生关系僵化、简单化了,未充分关注到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因此,当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关系平等”、“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等理念时,师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态势,也给语文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是平等的,互动的,对话的,甚至是互相“教”从而互相促进的。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使用好话语权,正确的做法是师生共同享有课堂话语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使用和语气语调以及神情动作等态势语,要充满热情,要饱含亲切之意,要真诚赞美,要以教师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要亲切真诚地评价学生、激励学生;语文教师在对待教学内容结论、结果的取向上要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师生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之中削减教师本有的权威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充满信心地进行学习。

在语文教学层面上建立起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否达到我们所认为的师生和谐呢?虽然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但我们更向往这样一种和谐的场面:师生有着共同的目标并同心合力朝着这个目标一起努力,直到实现这个目标并生成下一个目标,不断循环,生生不息。

师生关系的形成是以课堂教学而始,但不应随课堂教学结束(如分班、老师教学岗位调整、毕业等)而终。实际上,老师不再教学生的语文课,但仍被学生尊称为“老师”,这正是师生关系在课堂之外的延续,师生关系与以朋友的心态和真诚交往是不相矛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师生之间的和谐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它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历久弥新。

目标是促使人进步的助推器、动力源,共同的目标可以把不同层面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合力,加速目标的实现。师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形成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为了促进学生更健康更快速地发展,老师要以艺术化的手段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对自己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任的决心,老师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要启发学生善于将人生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的学习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从而为实现人生的大目标而奠定基础。同样地,学生目标的确立与实现,也正是教师教育目标与人生价值的实现,师生之间其实是一种互相鼓励、互为实现的关系。一个善于与学生一起实现目标的老师,会受到学生长久乃至一生的感激,当然,老师也在学生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人生的价值。教学是要以课堂为条件的,但教育是无时间条件的,师生之间和谐的互为教育、互相促进,反而会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显得更加牢固而长久。

师生之间的和谐应该被视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在一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笼罩下的语文教与学(乃至所有的学校教育)是无法实现其目标的。

(三)师生和文本的和谐

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处理文本,因为只有通过对文本的处理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怎样的“处理”才是恰当的呢?只有师、生与文本三者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之下的处理才会是恰当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师生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实有之义。文本经由作者创作便被赋予一定的意义,文本语言(有时也可能是图表)便成了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预习都是对文本语言的一种解读,只是在时间、深度、广度、角度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但是,师生的解读都应该以准确为基本原则,不任意拔高或人为贬低,要深入文本语言所构筑的世界,实现阅读的共鸣与物我的交融。解读文本语言,要善于抓住看似平常的语词,作深刻的阐发。把握文本之义,不可满足于文本浅义,要知人论世、探究人文层面的深义。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在课前虽有多方面的不同,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应该力求同步同质,教师尤其要善于以自己原有的高质量解读促进学生解读质量的迅速提升,并最终达到同质(但不一定是同向)。

二是师生帮助作者展现文本意义,实现其价值。文本创作活动的结束只是文本语言层面上的完成,并非文本意义上的最终完成,只有读者才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者。作为课堂教学处理对象的文本,师生便是其读者,也便成了作品的最后完成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师生对文本的处理是在帮助作者展现文本意义,实现其价值。师生在实现文本价值的过程中,首先应尽可能地不掺入自身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做到尊重文本。当然,在实现文本价值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通过文本价值来引导、启发、帮助、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

三是师生进行适度的切合时宜的文本意义重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里所谈的“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该理解为适度地切合时宜地重构文本意义。首先,重构是必要的,对文本的解读如果只是就文论文,那显然是一种较低层次的解读。其次,重构又必须是适度的,不能为了重构而进行天马行空式的随意解读。最后,重构还必须是切合时宜的,缺少时代背景的重构是毫无意义的,只有符合师生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特别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价值观程度的重构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才是符合师、生与文本三者之间和谐要求的。

(四)师生与生活的和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由师生共同完成,师生要把语文放置在生活的大背景中,善于从多方面去理解语文、理解生活。

师生要将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文本的创作离不开创作者特定的生活背景,同样地,文本理解也离不开生活。我们完全可以将生活的范围扩大,不受时空的限制,古今中外,都可以在文本解读时得以创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这种“环境”,自然应该包含文本特定生活情境的重设,重设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言语的,或多媒体设备中的声像资料。具有生活情境的语文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师生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语文学习的潜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蕴涵着多种可资借鉴的资源。有写作的丰富素材,没有了生活的写作必然是乏味。更重要的是,生活是我们思考探索的对象,我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活给予的启示。师生还应该善于在生活中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积极利用和开发生活中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有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甚至是历史的。

师生要通过语文培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激情。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语文教育要实现怎样的终极关怀?当我们摒除纯粹知识与技术技巧层面的追求时,我们应该得到什么?还有比语文能力乃至语文素养更重要的东西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语文是为了培养懂得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一堂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气息的语文课,是可以通达人的精神世界的,相反,一个连生活都不热爱的人,我们还能奢求他热爱什么、奉献什么呢?对生活的热爱源于对生命的热爱,而热爱生命不正是生命存在形式的最高境界么?热爱,少不了创造的参与,而最大的创造应该是对生活的创造,甚至可以这样说,一切的创造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生活的创造。语文教育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对人的终身发展的终极关怀。西方哲人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即是一种“热爱”的状态,唯有热爱生活,才能诗意地生活;唯有创造生活,才能更诗意地栖居!

二、诗意——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其实是一种人生的理想与目标。这种理想与目标怎样才能实现?

人,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诗意的想象与期待,可世界总是会给人不那么诗意的现实与打击,面对这样的落差,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依然对诗意的人生充满期待,如果你依然执着地向往着一种诗意的人生,那么,请热爱我们的语文吧,因为诗意,正弥漫着整个语文世界!

我们的语文不能拯救整个世界,却能给向往诗意、向往真、向往善、向往美的心灵以追求的力量。

热爱母亲般的诗意是语文的生命气息。语文,天生就是母语学科,只有语文,才能真正激发人对待母亲般的诗意。教语文与学语文,便是在与母语进行着亲密的接触。汉字是人类最美的文字之一,汉语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之一,汉语之魅力自不需多说,只有语文学科才与汉语连接最紧密,虽然其他学科教学语言也是汉语,但那只是把汉语作为一种工具,传递出来的并非汉语与生俱来的独特魅力。语文不一样,虽然也要以汉语为语言工具,但语文却是在挖掘汉语表情达意的一座座宝藏,是在展现汉语表情达意的独一无二的美妙。教语文与学语文,就是天天要与汉语打交道,就是天天与世界上最美妙的文字相融为一体。如果在教语文与学语文的过程中,能够用心投入到汉语之中,那便会无时无刻不被汉语所打动。汉语外在的形,是绝无仅有的,书法上不同的字体,一笔一画,一点一捺,都那么有神韵。汉语内在之实,是以一当十,一字一世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探入心灵的诗意是语文的必有之义。教语文与学语文,便是与人的心灵世界走得最近。这个世界,最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语文之阅读教学,教的多是文学,而文学即是人学,文学是探入人的心灵世界的最好工具。人的心灵世界是复杂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它不像知识世界那样枯燥乏味。教语文与学语文,如果全身心投入,那就是在探寻文学中的心灵世界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语文老师与孩子们将会为文学作品中人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这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可想象的。语文教学之写作教学,最应抒写性灵、展现自我真实情感,孩子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既可以是在展现,更是在不断地完善自我的内心世界。虽然现在的写作教学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只要语文老师全身心投入,就完全可以通过写作,引导孩子们走向更加完美的心灵世界。

追求真、善、美的诗意是语文的大爱体现。教语文与学语文,就可以无限接近真、善、美。汉字之美、人性之善、情感之真,都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热爱教语文的老师,就可以让自身时刻被真、善、美所包围,从而让自我走向更真、更善、更美,就可以引导孩子们一同走向更真、更善、更美:为师如此,善莫大焉!当然,这个世界并不都是真、善、美,假、恶、丑有时甚至有扼杀真、善、美之可能,但“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我们教语文,就是要让老师自己、更要让孩子们始终坚信太阳的力量,向着有阳光的地方茁壮成长。

热爱祖国、复兴民族的诗意是语文的生命之责。教语文,就可以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作出更多的努力。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中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远远要比学习具体的一些学科知识重要得多,周恩来就是在中学阶段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语文学科是最适合进行热爱祖国、胸怀天下之人生观教育的学科了,其他学科的任务更多的是进行知识教学,而人文教育却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我们语文教师表达爱国之情的途径是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把我们的爱国热情传递给孩子们,激发孩子们更浓烈的爱国热情,并将这种热情作为学习的无比强大的动力,这正体现了语文教师的人生价值,而这也就是“薪火相传”的真正要义。退一步讲,即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并不都能够成为某个行业优秀的领军人才,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让孩子们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尊重生命、为自己负责、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这也是语文了不起的贡献了。

教语文,学语文;爱语文,爱生命!

诗意,正弥漫着整个语文世界!

诗意的语文世界,需要诗意的语文教师。

从语文教学艺术上来说,语文教师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更是师生情感碰撞、心灵交汇的大舞台。充满诗意的课堂,能让孩子们充分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能强壮孩子们成长的翅膀,能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的热情。

语文要以诗意的教学语言点燃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载着人类的思想与情感,人类总是在孜孜以求语言的鲜活与生命力。课堂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呈现的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在教学语言上苦下功夫。诗意的课堂教学语言首先应该是生动鲜活的,能深深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对课堂的热爱,点燃孩子们的求知欲。其次应该是充满感情的,充满着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对孩子们的关切深情,这样的语言能够敲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能够为师生交流、沟通、互动架设桥梁。要做到这一点,技巧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发自内心,要真诚。第三应该是有启发性,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让孩子们能从老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中迅速理解教学内容并内化为能力。总之,诗意的教学语言,能化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化艰深晦涩为通俗易懂,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要以诗意的教学设计培养并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的教学内容因设计的不同而带来教学效果的迥然相异。充满诗意的教学设计,总是能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给人全新的感觉。实现这一点,就要熟知孩子们学习的心理特点,符合孩子们接受知识的心理规律,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加深印象。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设计,如新授知识加强诗意的导入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知识复习注重诗意的变化,给孩子们新鲜感。诗意的教学设计,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将诗意与实效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要将诗意的生活之源头活水引入语文课堂。课堂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甚至可以说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样地,生活也应该成为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也应该关注生活的变化与发展,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某种常识或某些现象将知识讲解得更生动、更易于接受,我们可以也应该通过生活中的假、恶、丑让孩子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我们更应该通过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孩子们看到生活中的希望,培养自信乐观的心态。当然,随意地引入生活是无益的,那种将知识传授与生活引入融为一体的课堂是生机无限的。

从语文教育理念上来说,语文教师要让自身保持不俗的思想与人格魅力,并借此影响孩子们,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不管语文教师是否愿意,既然成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是一种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教育情怀。什么是教育?教育绝不仅仅是几个分数,分数只代表过去,而我们的孩子们却是需要面向未来的。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拿什么给孩子们,以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乐?唯有对生活诗意的热爱与创造!语文肩负着培养懂得“诗意地栖居”的人的重任,要实现这种充满诗意的目标,首先需要老师对生活充满热爱,这是高于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热爱(一个连生活都不热爱的人无法奢求他会热爱其他什么),并通过教师言行去感染孩子们,激起孩子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比热爱更重要的是创造,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创造都是基于对生活的创造,语文诗意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懂得创造生活的人。

语文教师们,成为诗意的人,从而能够诗意地生活与“栖居”,应该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只有我们语文教师成为诗意的人,诗意的语文才能真正成为真实。

三、立人——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

在应试教育之风越刮越烈的当下,提出“立人”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似乎是一种呓语。但每一个有学科良知与担当的语文教师,都无法回避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口号,若只停留在口头上,自是一种装饰,但若口号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那口号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人,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准则。语文教师眼里、心中不能没有“人”。至于怎样促进人的成长,这就是一个相对次要的问题。眼里、心中有“人”的语文教师,他自然会想出越来越多的有效的办法去实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立人。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教师博览》2011年第9期上一篇题为《典型“好学生”“坏学生”十年路》的文章。

2000年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邀请了三位“好学生”与一位“坏学生”。三位“好学生”分别是:黄思路,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入选“中国少年榜”;刘亦婷,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中1999届学生,当时的她,准备未来报效祖国,她的父母曾著《哈佛女孩刘亦婷》以及《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两书曾经风靡中国;马楠,曾就读于北京大学1994级中文系,1998年6月2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北大“好学生”马楠发言甚为犀利,很多人认为她为中国人争了光,她甚至被称为“反美女生”,被认为是“中国的希望”。那位“坏学生”就是社会公众公认的“坏学生”、高中退学的韩寒。韩寒是社会公认的“坏学生”,被认为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叛逆者,其他三人均被认为是爱国的、有远大志向的、取得优异成绩的好学生。当时的社会公众已经设想好了这几个孩子的未来人生,“好学生”黄思路、刘亦婷、马楠将成为社会栋梁,并报效祖国;辍学的“坏学生”韩寒只不过是“爱唱反调”、“喜欢偏离正轨”的一时社会现象,仅此而已。

然而,十年后的他们,完全不是十年前人们所期待的那样。黄思路就职于纽约百老汇尼德兰德演出公司,并嫁给了美国人。当时高喊着长大要报效祖国的“才女”刘亦婷,如今嫁给了美国白人,在一个基金做副总裁,已拿了美国绿卡,正为美国经济和人口的繁荣创造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价值,目前没有回国的迹象。当年痛斥美国人、为中国人争光的马楠如今也拿着美国绿卡,嫁给了美国老公。韩寒,曾经被认为是需要社会拯救的异类,一个不合格的“坏学生”,不顺应历史和现实主流的不听话的孩子,反而成为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一如既往地在用他的文字发出中国人最真实的声音。

这样的一个事实,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我们不能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不能成为偏执的爱国主义者,出国也好,拿美国绿卡也好,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实质,我们更需要借此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某些观念。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的本然内涵是,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人带入人类优秀的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教育的本质是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真正的教育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

如果按此来反思我们曾经的以及现在的教育标准,我们就能发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实在是太狭隘,狭隘到以分数定高低,狭隘到以目前看未来,可事实往往不按照我们美好的愿望来发展,文章开篇所提到的三位“好学生”与一位“坏学生”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现实生活还有多少类似的事例没有被发现。我们常常因眼前的现实而短视,常常因心中的热情而偏激。那些“好学生”们可以离开祖国,可以不像自己誓言中那样爱国;但那些“坏学生”们却更需要我们的呵护,更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今后的发展如何,也许与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联系更加紧密。

将一个如此严肃甚至有些沉重的话题放在“诗意的语文”中来谈,似乎有些不合适,但诗意的语文也必须回答所有教育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果把诗意的语文放置在教育的大背景下来考量,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诗意的语文的终极目标,就必须是——立人。

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都属教育的范畴,但作为语文人,我们更应该肩负起培养人、树立人的重任,其他学科在这个方面没有像语文学科那样的迫切与必要,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母语本质决定的,语文教师,你愿意也好,逃脱也罢,既然教了语文,立人之责将永远伴随。

语文教育所立之人应该是怎样的人呢?

首先应该是热爱中华民族的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并为之付出毕生的努力,是我们的最崇高的使命。语文教育(包括所有的教育)就应该为民族培养人才,或者说为民族人才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这应该是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说强求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都成为民族的栋梁之才,那自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奢望,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包括所有的教育)就应该为孩子们今后有尊严地生活奠基。何谓“有尊严地生活”?有尊严,即是有健全的人格,有独立的精神,有为自我、为他人、为社会负责任的意识,有悲悯的情怀,有合作的意识,有包容的胸怀。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语文教育更应该在人的培养上多做努力。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实现以及怎样更好地实现立人的终极目标。

我们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立人的终极目标。阅读,可以使一个人更加睿智,可以使一个民族更加优秀;缺乏阅读的个体,也就缺少全新的思想,缺乏阅读的民族,必将缺乏真正的创新。阅读教学,要教知识,也要教能力,更要培养阅读的习惯,要让阅读习惯内化成孩子们的生命需要。如果孩子们在中小学阶段就养成了爱好阅读的好习惯,那么,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阅读活动将伴随他们的一生,每一个公民都有阅读的好习惯的民族,才能真正实现振兴的美好愿望。

我们应该在写作教学中实现立人的终极目标。写作,并不一定是每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需的,但经由语文写作教学所培养起来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却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语文写作教学绝不能教几招所谓的写作妙招以换一点几乎毫无价值的考试分数。语文写作教学要着眼孩子们未来成长所需,为他们打好语言运用的底子。语文写作教学还担负着塑造孩子们良好人格的重任,要在写作活动中培养孩子们说真话、抒真情、真实朴实、不虚假不浮夸的良好文风,在培养文风中培养人格。

我们应该在所有语文活动中着力实现立人的终极目标。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只要语文教师做好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教中有人,那么,我们的一切语文的活动就能围绕着人字下功夫。

立人,立真人,立健全之人,这是诗意语文之终极目标,也是教育之终极目标。 AsG3r3cNzC4MxTIyNjJtoLjEBAZVDvE9Rr72FdYpPQfZWC6kpaK1hkguSBH3HsT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