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我的理性语文观

我主张理性语文观。

我之理性语文观是指语文从课程、教材、教与学、教师、评价等方面都要符合理性的要求,走在理性的正确道路上。我之理性语文观,并非标新立异式地给语文定性,而在于倡导基于理性开展语文的教育教学,远离非理性的自说自话。

理性,是指基于判断、推理的思考和分析时所具有的一种能力。理性的基本特性是剥离与超越情绪,思考从逻辑开始,不迷信权威,不断追求真相,敢于直面真理。刘再复先生认为理性须满足思考要符合逻辑、认识和假设要接受实验或结果的检验、行动要出于善的意志三个标准。我们认为,符合逻辑是理性的基础,接受检验是理性是否真实存在的依据,而善的意志是理性的最高标准。

理性是情绪的天敌,却不是情感的对手。人性之中无法排除情绪的存在与干扰,而情绪化的思考与表达,必然会伤害到思考的结果。剥离与超越情绪,是走向理性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唯有此,思考才可能朝着逻辑的方向行走。而情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情感完全可以在理性的状态下加以表达。理性是人类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基于上述对理性的认识,我之理性语文观,便具有了对情绪的剥离与超越、运用哲学思维思考、符合逻辑、敢于质疑权威、不为一己之私而否定等特点。

第一,我们在冷静的、非情绪化的心理状态下思考语文的所有问题。不管有怎样的意见的分歧,哪怕偶有人身攻击的可能,我们依然力求冷静、平和,让头脑保持清醒的状态。

第二,我们要有哲学的意识,要力争运用哲学思维方式去思考语文的方方面面,去找到在当下尽可能有效的方式一步步解决语文的老问题与新问题。哲学思维特别重视批判性与反思性。康德视哲学为一种“清理地基”的工作,追问和澄清前提是哲学批判最重要的方法。运用哲学思维对语文加以思考,才有可能让我们的思考更为澄明,从而抓住问题的实质。

第三,我们的语文从教到学、从评价到考试都要符合逻辑。教的逻辑是学的逻辑的重要保证,评价的逻辑是改进教学的重要保证,考试的逻辑是确保公正的重要条件。

第四,我们要敢于质疑权威。权威原本并不存在,它完全由人类制造出来最终却束缚人类。语文教师敢于质疑权威,便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独立思考的种子,便为学生独立人格的培育创造了土壤。当然,质疑权威,也需要理性,需要剥离与超越情绪。

第五,我们所有的思考、质疑、探索、创造,都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要符合善的意志。我们是站在理性、科学的立场上,以追问的姿态,以求真为目的,以不断完善为方向,去论辩,去交锋,去合作。

我之理性语文观,可以落实到语文的各个方面。

我之理性语文课程观,强调回归语文学科的本质,从源头上去思考语文的问题,去探索语文问题的解决之道。当下诸多的非理性的语文问题,根源上来说,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我们倡导从学科科学性的高度认识语文,而非简单的“我以为”的主观臆想与断语。

我之理性语文教师观,强调语文教师做一个清醒且智慧的建设者。教师是第一位的,提升了教师的质量,才能真正提升教育的质量。批评固然重要,但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懂得建设方能获得尊严、提升存在的价值,也才能真正不断解决语文的问题。语文教师的建设者姿态,对于培养学生的建设观念尤其重要。语文教师的建设是多方面的,大凡语文教与学的方方面面均应成为我们建设的对象,我们尤其需要建设一种批判的精神与建设一种建设的精神。对于具体的语文教师而言,勇于建设,是一种不唯他人是从、保持人格独立的精神主张,是一种拥有主见的生命姿态;懂得建设,则是一种专业上的智慧,一种成就感、价值感的体现。读书,是语文教师践行建设精神的正途。教师要读书,语文教师尤其需要读书。书籍浩如烟海,而吾等生之有涯,选择便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而选择即意味着放弃,若必放弃,哲学书千万放弃不得,语文教师尤其不能放弃哲学书。这首先是因为我们语文教师正处于其他学科教师所没有的困境之中——至今从来没有一个学科像语文学科那样轻易就迷失了自我,那样轻易就被夺去尊严。语文教师要对语文准确定位,要重获学科尊严,亟需哲学思想、哲学思维与哲学方法,对“语文是什么”这样原点性的问题作一个寻根究底的追问,在追问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而对自身产生的那些可能在大部分时间里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从未有过疑问或者从未明确表达出来的想法进行质疑,对某些一时流行的权威进行根本质疑,去思考什么是我们应当相信的,什么是不应当相信的,在质疑中明辨是非。此外,语文学科的目标也决定了语文教师尤需读点哲学书。思想性与批判性是哲学的生命之所在,而这也正是语文学科极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哲学中的关键活动是批判,但是,批判并不必然意味着对某人某事持反对意见;批判意味着对批评对象进行认真地查验,看看它的观点是否科学、它的论据是否适宜、它的论证是否充分。哲学意义上的批判,将避免我们步入歧途。

我之理性语文教学观,强调基于教学视阈去思考研究语文教学的问题。当下存在混淆教学视阈与非教学视阈来探讨语文教学问题的倾向,阅读教学如此,写作教学尤其严重。阅读与写作,存在教学视阈与非教学视阈的巨大差异,非教学视阈的语境,将遮蔽教学的本质及要求,导致研究与实践误入歧途。阅读是快乐的,自由的,但进入教学视阈的阅读,却未必完全符合上述两条要求,前者以愉悦身心、丰富心灵为目标,后者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前者的目标不是任务,后者的目标则是任务;前者可以不达成,后者则必须达成。如何达成?唯有理性思考,方能找到应对之策。写作,自然是生命的表达,但进入教学视阈的写作,却未必完全是生命的表达,也未必完全是存在现实的需要,教学视阈中的写作,则以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这是共性的,拒绝个性化;若以非教学视阈的写作来要求教学视阈中的写作,利大于弊。在可教与不可教之间找到平衡,找到最佳的契合点,方为科学务实之道。

我之理性语文评价观,强调评价的科学性。应试教育不是培养学生的手段,但考试是必需的,当然,必需的考试必然是符合科学性的考试。既然考试必需且无法避免,那就直面它。一味情绪化地批评考试是有害的,这让我们失去应有的理智与应对智慧。建立语文考试学是一个理性的思路,是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考试,去应对考试,去积极挖掘考试对教学的实有的作用。

我之理性语文学生观,强调学生要主动成长、渐趋理性。教学相长,既有互相促进的意思,更应该有各自主动成长的要求。学习和成长,说到底,还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是也只能起到一种引领、帮助的作用,根本不应越俎代庖,否则将背离教育的目标。学生如何主动成长?教师可以点拨方法,但激发学生主动成长的意识最为重要,若学生因此而真正主动成长起来,则善莫大焉。学生尚处未成年阶段,不够理性,当属正常现象,但若能主动向理性方向靠拢,缩短理性精神成长的时间,则是师生的一大幸事!语文学科在学生主动成长、渐趋理性方面可作为的空间是巨大的,语文教师在这两个方面的作为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我之所以主张理性语文观,不仅仅因为理性之必要,当下语文的诸多方面存在非理性的种种弊端,这是我主张理性语文观的现实原因。当然,提出理性语文观,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第一步,语文探索的漫漫长路上,唯有理性关照下的思考与行动,才有可能拨云见日,一睹语文之真容,一探语文之真谛。 24vzhc9jij78gnCagPVyYCVLS5FVJlper/ukDY1KHuXMlwDc3u9pmGmANKZdyh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