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中说:“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楚”就是教师用的教鞭,借此惩戒之物,对学生起到警惕鞭策、整肃威仪的效果。在古代,如果学生或者孩子做了错事,不尊重老师或家中长辈,这些情况都是可以对其进行适度惩戒的。
但到了今天,惩戒已经少了,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不再对孩子使用惩戒手段,而是被要求一定要爱孩子,要多向他表达爱。爱孩子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一个孩子生长在没有爱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会出问题的。但是,如果只爱孩子而不管教,这样的孩子也一定会出问题。
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使你迟早有一天不能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他得不到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可见,没有节制的爱,对孩子的错误也毫不在意的爱,最终不仅会让孩子受苦,我们的内心也会变得很难过。
《颜氏家训》中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意思就是,当婴儿已经开始认识人的脸色、晓得人的喜怒时,就该对他加以教导,让他意识到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早早开始了教育,等他长大后,就不会因为顽劣不听教诲而屡遭处罚了。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也就是在提醒我们,爱与管教是要同时进行的。如果孩子第一次犯了错,那就在当下进行一些惩戒,以让他记住什么是不能做的,越早让孩子记住正确的原则,日后也就越不会遇到“即便屡屡处罚也毫无用处”的情况。
但说到底,惩戒终归是一个听来就觉得很严肃的事情,尤其是对年纪尚小的孩子,更多的妈妈下不去手。可是面对孩子的反抗以及更加顽劣的做法,却又表现得束手无策。管教时注意以下几点:
中央电视台曾引进一档英国著名的儿童教育电视节目《超级保姆》,其中不乏对爸爸妈妈粗言恶语,甚至对爸爸妈妈拳脚相加的孩子,爸爸妈妈即便打骂也无济于事,只能自己一旁痛苦甚至痛哭。
而超级保姆去了之后,却往往能迎刃而解。这是因为,面对这样的孩子,保姆们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一种尊重的态度,比如她们会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并认同他们的感受,然后才是和孩子聊对父母的感觉,以及讲述父母的态度和心情。如此一步步下来,多么顽劣的孩子最后也能意识到父母的爱以及父母的惩戒对他们的意义。
超级保姆们的成功其实很简单,她们使用了“尊重”这样一件“武器”。孩子更喜欢获得他人的理解,即便是犯了错,他也并不愿意接受过分尖刻的批评。特别是那些很侮辱他人格的惩戒,不管是骂还是打,都会导致他的“恼羞成怒”。
惩戒的前提是尊重,即便是数落孩子的问题,也要顾及他的颜面,理解他的情绪,发现他的真实想法,尊重他的感受,而不是想当然地训斥、吼叫,甚至是打骂,这样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惩戒。
很多家庭中的惩戒都是突如其来的,只是我们觉得孩子做错了,接着就开始了对他的惩戒。如此一来,孩子怎么能服气?他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日后我们却说他不对,并借此来惩戒他,他自然难以接受。
因此,平时就该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规矩定好,并将惩戒的内容也定好,提醒孩子一定要遵守已经定好的规矩,还要向他表明我们的态度,让他意识到我们是不会在惩戒他这件事上心软的。规矩一出,孩子也就明白了,即便犯错惩戒,他也不会觉得太委屈。
惩戒不是突然扔出去的惊天炸雷,而应该是一个经过前期铺垫、蓄势待发,然后再后期发力,最后留有余威的过程。所以,惩戒也是有技巧的。
年纪小的孩子其自我控制能力是有限的,玩到兴起时,可能就会“越界”,最开始可以提醒他“如果你再不改就要受惩戒了”,这其实也是给孩子一个可以自我纠正错误的机会。
当然了,孩子已经犯了错、出了问题时,就不要犹豫了,应该立即惩戒,不要说什么“回家我再收拾你”,“等告诉你爸,看怎么收拾你”,否则孩子要么是逃跑,要么是因为惩戒隔得太远反倒没了效力。所以,一定在当下就让孩子意识到他的问题,并即刻实行惩戒措施。
惩戒开始前可以给孩子讲讲原因,让他意识到自己受这样的惩戒并不是委屈,而是他的“自作自受”。不过这个惩戒也要前后一致,比如说好了如果孩子做错了就不给他买喜欢的漫画书,那就一定不要妥协,别中途换成其他的惩戒措施,否则轻易改变主意会让孩子感觉这种惩戒就只是游戏,我们的权威也会受到质疑。
说到底,惩戒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不能没有,但也不能过分。适度惩戒才会让孩子“长记性”,但过度惩戒只会让孩子变得“屡教不改”,也就是俗称的“被打皮了”。
所谓适度,首先就是惩戒不能过分夸大,比如有的爸爸妈妈会“新账旧账”一起算,然后加深孩子受惩戒的程度。一开始可能只是罚孩子站墙角,但越说越激动,越想越觉得孩子以前的错误也是不可饶恕的,于是便增加了惩戒的力度和时间,这都是不可以的。没完没了的惩戒会让孩子忘却当下他为什么受惩戒,反倒起不到惩戒的作用,而且可能还会导致孩子出现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所以惩戒要只说当下的事。
同时,惩戒的方式也要合适,比如,可以把“暂停时间”当成是惩戒孩子的一种措施,让他待在一个安静的空间里,而且那里要没有娱乐活动才可以。揍一顿并不是好方法,即便是打也要打得合理,打手心、打屁股,而不能打脸、扇耳光、拍脑袋。力度方面以让孩子感到疼为界限,要特别注意轻重、适度,简单几下就够了。毕竟,疼是为了让他长记性,可不是为了让你发泄的。
也要注意自己的孩子是个怎样的性格,外向性格的孩子打几下是可以的,但如果孩子性格内向,就得换一种惩戒方式了,瞪几眼,冷落一会儿或者训斥几句,都可以算作是惩戒。
这种惩戒应该是及时的、不拖拉的,因为较快地实施惩戒会让孩子更容易将错误与惩戒联系起来,从而更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受教育”这件事上。在实施惩戒措施时,应该保持中立,而且在语气上要带有同情感,以免孩子对此有抵触心理。
但也不用太担心惩戒带给孩子的负面效果。一个孩子只要是生活在一个时时处处充满爱的家庭里,他就不会对一次应该承受的惩戒产生怨恨,该阳光还是阳光,该快乐依旧快乐!
惩戒还要特别注意这几点:
第一,惩戒在孩子上小学后应该逐渐减少,青春期时,就应该停止了。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希望别人把他当成人来看,如果这个时候还要被责打,他们会认为是一种耻辱,所以可能反而会更不听从管教。
第二,惩戒对少数孩子可能不管用。个别性格比较刚烈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体罚反而更加叛逆和难以管教;以前受过虐待的孩子也会非常排斥爱的管教;对非常敏感的孩子也要区别对待……总之,惩戒不是万能的,要因人因事而异。
第三,惩戒也不是无原则的,而是讲求智慧与方法。惩戒只是手段,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知对错,有自我约束的能力。
第四,惩戒孩子只对事,不能侮辱他的人格,还要让他知道,虽然他犯了错,但只要改正了错误,就还是好孩子,爸爸妈妈还是会爱他的。
第五,最为关键的是父母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自己做对、做正,给孩子以感化、感染。事实上,最好的教育是人格感染,是让孩子接受好的熏陶,如此,教育就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了。
教育启示
孩子若想要得到成长,就一定要经历惩戒,因为他会犯错,会出问题,惩戒是让他记住某些事不能做的最好办法。只不过,也一定要告诉孩子,我惩戒你是因为我爱你,惩戒也是爱的另一种表达。适度的惩戒会让孩子记住生活中的基本原则以及为人处世的根本规矩,所以以爱的名义去惩戒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