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长比输赢重要,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历练成长

一般而言,孩子都喜欢赢不喜欢输,可是比输赢更重要的是成长,作为妈妈,要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历练自己,从而获得比输赢更重要的成长。

来看这样一则案例:

一家三口在英国一家博物馆参观展览,四五岁的孩子跑来跑去,不小心碰碎了一件200多年前的古董花瓶。

孩子吓得哇哇大哭,父母也连连道歉。但博物馆方面却没有责怪也没有要求这家人赔偿,而是自己寻找古董修复大师,将已经碎成了65块的花瓶碎片一点一点地又粘合在了一起,使之看上去完好如初。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博物馆方面又对那个家庭发出了邀请,请他们再来参观一次博物馆,来看看那个被孩子无意间碰碎的花瓶。

他们想让孩子知道,花瓶已经修复好了,所以孩子没必要再为此过分自责,家庭也没必要为此对孩子有过多责怪。这样一份宽容,相信也会成为这个孩子铭记一生的美德。

从某个方面来看,孩子也算是“行为不端”,这才导致闯了大祸,也是一种输。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孩子却都从这一段经历中收获了成长。从家庭角度来看,他应该意识到,出门在外要和家人在一起,自己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就容易导致问题的产生;从个人角度来看,他也能体会到,犯了错是一件令人不舒服的事情,所以平时就该加强自我约束;而从博物馆角度来看,孩子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宽容,还学到了在一次失败后应该如何处理问题。所以,这一件事,让这个孩子经历了多个层面的成长,这不是令人欣慰的结局吗?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里,恐怕没有那么多父母可以有这个博物馆的那种宽容。面对孩子身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错误、输赢,我们往往都觉得这是了不得的事情了,也会想得很多。

比如,有人会认为孩子偷懒了,认为他没有发挥出全力,接下来就会苦口婆心地去劝说,提醒他一定要认真对待;有人也会认为孩子就是有缺点,接下来就带着他不停地四处找补习,或者给他加大练习量,以保证他做到熟能生巧;还有人则认为孩子就是没有认真对待,所以会用劈头盖脸的批评来应对。

而我们做这些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让孩子赢。孩子赢了,就意味着我们脸上有了光,人前再提起孩子来,我们会觉得很骄傲。显然,我们用自己的面子操纵了孩子的成长,说来这岂不是很令人厌烦的事吗?但我们却做得毫不在意,而且还理所当然。

孩子原本就是在种种输赢间去成长的,他总是要尝试一些事情,总是会经历失败、成功,而且还会反复经历,这样他才能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学到经验,记住教训,这些经历对他都是很有必要的。

可我们却过分夸大了输赢这个结果,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在我们的影响下,孩子似乎也对输赢有了过分的关注,一旦赢了,他就犹如邀功一般地跑来跟我们炫耀,甚至还会对周围的人炫耀;可一旦输了,他就会变得颇为伤感,自卑、自暴自弃等表现也随之而来。更有的孩子,会因为输而变得不想再去见人、不想再去上学,甚至还表现得仇视赢了他的人,仇视其他人,这就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了。

所以,让孩子在输赢中意识到成长,才是我们最该关心的事情。家长该怎么做呢?

·先丢掉自己不正常的好胜心。

输赢问题的确是个很让人纠结的问题,特别是孩子的输赢问题。身为父母,我们当然希望他能赢,希望他在各方面都表现得最好。但是这种好胜之心不要太过强烈,尤其是不能总是训斥孩子的不好,否则对他也是一种压力。

输赢对于孩子本就是平常事,与我们其实并没有多大关联,他做得好是他努力的结果,我们只需分享就好;他做得不好也是他自己出了问题,我们可以安慰,可以建议,其他的就不要太看重了。

·以合理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输赢。

不论输赢,都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所得,但是我们的应对态度却会左右孩子对自己所得的感觉。

所以,当孩子赢了时,我们不能表现出狂喜,也不能盲目地夸奖他“太棒了,比谁都棒”,可以和他分享胜利的喜悦,但也不要总是提及这件事,多夸奖他的努力,而不要总将他取得的成绩挂在嘴边。

而当孩子输了的时候,我们也要避免太过失望或者愤怒,可以安慰,可以鼓励,也可以建议他去改正,同样地,这事说过了也就过去了,不要总是提及。

总之,我们的态度如果不是大起大落,孩子也就不会对输赢这个结果过分关注,而不过分关注,他也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继续学习上来,也就不会对输赢结果太在意了。

·做一个合格的“温度调节器”。

在孩子输赢这个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温度调节器”,也就是要在孩子赢了的时候给他降降温,而当他输了的时候就给他升升温。

这其实就是一种引导,当孩子赢了的时候,我们要提醒他不能太过骄傲,不要停留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止步不前,而是要多想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放弃努力。也就是说,当孩子因为赢而变得头脑发热时,我们要及时提醒他不要太过欢喜。而当孩子输了的时候,他内心也会不那么好受,可能也会变得萎靡,有些争强好胜的孩子还会因此而觉得丢脸。这时我们就要帮孩子升升温,提醒他不要太过关注那个输了的结果,那已经是过去式了,引导他要向前看,为学习继续努力,所以就不要纠结已经无法更改的过去了。

·注重对孩子心态的培养,而不只是教他方法。

输赢面前,孩子若想要有所成长,需得摆正心态,这时我们要教他的不能只是该怎么应对输赢的方法,而是要培养他具备良好的心态。这个心态应该是赢不狂喜、输不萎靡,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培养他要有坚强的意志了。

不要总是教孩子该怎么做,最好多和他聊聊,从心理层面上多引导,鼓励孩子自己去找问题,给他机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他具备良好的心态。

教育启示

输赢乃人生常事,赢不会长久不衰,输也不会翻身无望。对于孩子来说,重点是要掌握以平常心来应对所有的输赢,当他能做到输赢皆不能动摇他的内心时,他才可称得上是有所成长了。而作为父母,我们则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孩子有正常合理的期望,让他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争取不会大起大落,也不会为大起大落所影响。 BAg63ulRCa04Slos3zoZSGKnKCGq/402flXxIrjLsJ9VWqz+bGM/z1eP072C20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