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课时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关于闰土的问题。谁先提问题?

生:闰土和“我”小时候那么好,现在为什么要叫“我”“老爷”,而且还叫水生给“我”磕头?

师:谁能回答?

生:这是封建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毒害……

师:你怎么知道的?是自己想出来的吗?还是在书上看到的?啊,我打断你的话了吗?对不起。不过我不能不问一个我不明白的问题: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得这样好呢?

生:我们在历史课上刚读到过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 (众笑)

师:你看她把历史知识运用到语文课上来了,多聪明啊!我对你们的学习是充满了信心的! 还有问题吗?

生:“我”很想见到闰土,但闰土来了后,“我”并不感到高兴,有许多话要说,却又吐不出口,为什么?

师:好,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闰土一来,“我”就连珠炮似的向他提出许多问题:猹啊,鬼见怕啊,跳鱼儿啊…… (笑) 不行吗?

生:不行,都老了。 (笑)

生:心情不好。因为“我”是来辞别故乡的,闰土是来辞别“我”的。

师:是啊,心情不好,否则即便是老头子也会热烈交谈起来的。

生:闰土已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

师:对!那么闰土现在变得怎样啦?

生:变麻木了。

师:好,“麻木”这个词找得好。书上有一个比喻,怎么说?

生:“象一个木偶人了”。

师:对,闰土的封建等级观念强起来了,精神又很麻木,再加上“我”和闰土的心情都不好,所以就说不出话来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本文题目是“故乡”,却为什么主要写闰土和迅哥儿的关系?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闰土的外貌?

师:好,先看外貌。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有哪些不同?少年闰土怎么样?请大家尽量不要看书,凭记忆来回答。

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生:手捏一柄钢叉。

师:这是什么样的形象?

生:小英雄的形象。

生: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

生:能抓小鸟雀。

师:对对,但我们扯开了,还是讲外貌。 他的手怎么样?

生:红活圆实。

师:有没有“偷”看过书?

生:没有。

师:你的记忆力很好!再看中年闰土,他的外貌怎样?

生:小毡帽成了破毡帽。

生:紫色的圆脸成了灰黄色的了,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红活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又开裂,像松树皮了。身材增加了一倍。

生: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

师:为什么?

生:太辛苦了。

生:海风吹的。

师:啊,他说得好,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生:现在的闰土浑身发抖。

生:手上的钢叉变成了长烟管。 (笑)

师:讲得真好!记性好,而且能前后对照,好!那这样对比着写有什么作用呢?

生:这说明闰土生活艰苦。

生:不是“艰苦”,是“困苦”。

生:辛苦。

生:痛苦。

师:究竟怎么说好?

生:困苦。

师:好,我同意“困苦”。 但闰土的生活“困苦”又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故乡日趋破产。

师:“日趋”这个词用得真好。你会解释这个词吗?

生:就是“日益”。

生:一天比一天。

生:一天天走向。

师:对!“趋”是走向的意思,“益”呢?

生:更加。

师:对了,这就是两个词的区别。“日益”是“一天比一天更加”,“日趋”是“一天天地走向”。农民生活怎样?

生: (齐) “日益”贫困。

师:农村经济怎样?

生: (齐) “日趋”破产。

师:对!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说明农村经济日趋破产。还有什么问题?

生:小英雄的形象为什么“忽地模糊”了?

生:因为“我”和闰土之间有了隔膜。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叫“老爷”了嘛。

师:对!这“老爷”两个字使“我”感到在“我”与闰土之间已隔开了一层——

生: (齐) 可悲的厚障壁。

师:有这厚厚的障壁隔着,小英雄的形象不就模糊起来了?还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师:烛台是什么?

生:插蜡烛用的东西。

师:对!那么香炉呢?

生:插香用的东西。

师:都用来干什么?

生:求神拜佛。

师:对。书上用的什么词句?

生:“他总是崇拜偶像”。

师:对。为什么要特别写出这一点?

生:闰土迷信。

生:当时科学不发达,农民感到命运没有依靠。

师:对,命运没有依靠,就只好崇拜偶像。不过,偶像又是什么东西?

生:泥塑木雕。

师:求泥塑木雕来保佑自己,认为一切都已命中注定,这是一种什么思想?

生:宿命论!

师:当时农民有宿命论思想,课文中还有其他例子吗?

生:戴银项圈。

生:取名叫闰土。

师:写出这些为了表明什么?

生:当时一些农民精神麻木。

师:好,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

师: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是谁说的?

生: (齐) 杨二嫂!

师:那么,究竟是不是闰土埋的呢?

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说话要有根据。

生:杨二嫂挖出埋在灰堆里的碗碟后,就自以为很有功劳,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这就是杨二嫂说谎的目的。

生:可能是“我”埋的,以便暗暗地让闰土得到许多碗碟。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 (众笑)

生:如果说是闰土埋的,杨二嫂怎么会知道呢?

师:这里有个问题,闰土会偷拿东西吗?

生: (齐) 不会!

师:为什么?

生:“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样,闰土尽可以明着拿,根本用不着偷拿。

师:有道理!有说服力!我都被你说服了。我们解决问题,都应该到书中去找根据。 那么,谁埋的呢?

生: (齐) 杨二嫂!

师:为什么?要以文为证。

生:不知道是谁埋的。

师:对,就是不知道。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杨二嫂贪小便宜。

师:这个问题大家解决得很好,我特别高兴。我曾经看到杂志上也议论过这个问题,结论是闰土是决不会偷埋的,理由呢,跟我们这位同学所说的完全一样。这位同学如果写了文章,也可以在杂志上发表了嘛! (生大笑)

师:我们要树立自信心,用不着看不起自己的,对吗? 那么,造成闰土变成木偶人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多子,饥荒,苛税,兵,官,匪,绅,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

生:课文中说“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闰土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孩子呢?

师:是啊!有同学提出,为什么闰土不少生几个呢?为什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呢? (大笑)

生:中国人过去是多子多福。可是多了,生活更困难了,还谈得上多福吗?

生:闰土先生了许多女孩,他总想生儿子,因为女儿不是好劳力。 (大笑)

师:这我们就不知道了。课文上只说是孩子,可不知道几个男几个女。总之,“多子”是造成闰土生活困苦的一个原因。又有同学提出,闰土家种了那么多西瓜,自由市场上西瓜那么值钱,闰土不会挑到城里去卖西瓜吗? (大笑)

生:那时候有许多苛捐杂税。

师:什么叫苛税?

生:繁重的捐税。

师:有句话,叫苛捐杂税,多如——

生: (齐) 牛毛!

师:卖西瓜要经过一道道的关口,过一道关口就要捐一次税,所以卖西瓜能赚钱吗?书上怎么说?

生:“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

(zhé) 了本……” (板书:折)

师:应该怎么念?

生:“shé”了本。

师:你怎么知道的?查字典?这个字很普通,你怎么知道要查字典?

生:老师叫我们看书要仔细。

师:哦,你们的老师真好 (本课是钱老师借班上课——编者注) 。现在农民上市场卖农产品,很赚钱。但书上写的是旧社会的事情,那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出卖农产品就要折本。好,现在再来看看,使闰土成为木偶人的这么多的原因中,哪个是根本原因?

生:苛税。

师:你要捐税,我可以不给你嘛!

生:家里事忙,孩子多。

师:那么少生些孩子,就富裕了吗?

生:社会制度腐败。

师:书上怎么说?

生:“兵,匪,官,绅……”

师:哪个字最根本?

生:官。

师:为什么?

生:官管当兵的。 (笑)

生:官是剥削者。 (笑)

生:官是最高统治者。 (笑)

师:有道理,不要笑。只是多了两个字,叫“统治者”就行了。官代表政权,刚才那位同学说根本原因是腐朽的社会制度,而官呢,就是维护着这个腐朽制度的。所以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是很深的,它通过闰土变成木偶人这件事,给我们指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腐朽。也就是说,辛亥革命未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关于闰土,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那我们来讨论杨二嫂的问题。

生:杨二嫂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

生:杨二嫂说话为什么那样刻薄?

师:“刻薄”这词用得好。我们看小说、看电影,总喜欢说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刚才这位同学用了个高级的名词,叫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那么杨二嫂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生:她是好人。

师:为什么?

生:因为杨二嫂是劳动人民,贪小便宜是因为穷。作者是同情她的。

师:但作者对她是不是只有同情呢?

生: (齐) 不是。

师:还有什么?

生:讽刺、批判。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作者把杨二嫂称为“圆规”。

师:对!“圆规”这总不是尊称,是吗?而且连引号都不用,就叫她圆规了。为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生:借代。

师:嘿,你怎么知道的?

生:老师从前教到过这种写法。

师:哦,你们的老师教给你们的知识真丰富。那么为什么用圆规来借代呢?

生:她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师:对了,要两样东西有某种相似,或者相关,才能借代。那么,杨二嫂说“我”阔了,又说“我”有三房姨太太,这样胡说八道,像好人吗?我们还是换一种思想方法吧。是不是一定要讲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生:叫中间人物。

师:对,同学们还很懂得文艺理论呢!其实杨二嫂只是一个刻薄的自私的小市民,作者对她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

生:作者是不是也要写出杨二嫂的变化?

生:杨二嫂是变化了。

师:变得怎样了?

生:颧骨变高了,嘴唇变薄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她瘦了。

师:薄嘴唇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呢?

生:嘴厉害。 (笑)

师:谁讲的?说得好啊! (笑) 好,我们可以小结一下了:这篇小说是为了写出农村经济日趋破产,那么写了闰土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要写杨二嫂呢?看谁的思维最敏捷。……好,好几个女同学已经举手了。男同学呢?好,请你先说。

生:要反映旧社会的妇女问题。 (笑)

师:好啊,他考虑问题可真广,还考虑到了妇女问题! (大笑) 这问题很高级。

生:为了写出各阶层的情况,杨二嫂是小市民的代表。

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复杂。

生:从各个阶层来表现中国农村的萧条破产。

生:各个阶层的人民都很痛苦。

师:你看,我们大家七凑八凑把一个高级的问题解决了。 是啊,连开豆腐店的杨二嫂都破产了,那就更不用说当雇工的闰土了。而且,我们还可以联系到其他的描写。如:卖掉家具收不起钱来,有的则来拿家具。这就给我们画出了一幅农村破产的图画。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这时下课时间到了,老师征求学生意见) 时间过得真快,大家要休息吗?疲劳吗?

生: (齐) 不!

师:为什么?

生:学得有趣。

师:好,今天是星期天,那就往下讨论宏儿和水生的问题。为什么要写宏儿和水生呢?

生:为了写出两代人的友谊。作者只怕宏儿和水生重复上一代的生活,又隔膜起来。

师:但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宏儿与水生间又有真挚的友谊啊?

生:小孩对小孩不怕羞。

生:临别时,水生约宏儿去他家玩。

师:但这是不是叫重复呢?

生:这叫“重映”。

生:最好叫“重演”。

师:哪个yǎn字?

生:演戏的“演”。

师:演的什么戏? (笑)

生:悲剧。

师:对,对,人生的悲剧。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要写出这一对下一代呢?

生:为了寄托作者对下一代的希望,希望不要再重演这一悲剧。

师:好,提到希望,我们就过渡到了第六个问题——离乡途中的“我”。

生:为什么想到希望,又害怕起来了呢?

生:“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是什么意思?

师:是啊,这些问题有相当难度,我倒要看看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多强。 先看为什么会害怕起来。

生:群众不觉悟,受毒害深,要创造新生活就很难。

生:“我”害怕下一代又隔膜起来。

师:那么希望能不能实现?

生:不能。

师:对了,要实现希望很难。我再补充一下,作者所希望的究竟是什么?

生:是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师:课文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吗?

生:课文里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师:那是什么样的生活?

生:幸福的生活。

师:作者有没有具体告诉我们是怎样的幸福生活?

生: (齐) 没有。

师:对,他只是否定了三种生活。哪三种呢?

生:“我”的辛苦展转的生活,闰土的辛苦麻木的生活,别人的辛苦恣睢的生活。

师:辛苦恣睢的生活是指谁的?

生: (齐) 杨二嫂。

师:对,你们一下子就说对了。这个问题,杂志上好像也争论过,而你们一下子就解决了,所以你们完全有能力写文章到杂志上去发表。 (笑) 当时鲁迅还不知道新生活是什么样的,鲁迅的思想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的。当时他的希望是怎样的呢?

生:茫远的。

师:对了,是渺茫的、遥远的希望。这就是“我”想到希望要害怕的原因。下面有一句非常难懂的话:“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这话怎么理解?我先这样问:闰土为什么崇拜偶像?

生:他无依无靠。

生:他相信宿命论,以为神佛会给他幸福。

师:是啊,这是把希望寄托在偶像身上。而“我”的希望明确吗?

生:不明确。

师:对了,也不过是用希望来安慰一下自己罢了。所以,这个希望和闰土的是相似的,只是这个偶像是自己手制的罢了。当然,鲁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闰土所希望的是自己生活得好,而鲁迅所希望的是下一代的生活都过得好,而且他坚信大家都起来了,新生活就一定能实现,他是不会停留在这朦胧的希望上的。这在课文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到?

生:“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师:你找得真对!这就表明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探索。

生:人多力量大。

师:都说得很好。这就是说:路要靠——

生: (齐) 人走出来。

师:一个人走得出吗?

生: (齐) 走不出。

师:书上怎么说?

生:“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师:也就是说,幸福的生活要靠——

生: (齐) 大家来创造。

师:鲁迅坚信幸福的生活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课文最后这句话很有号召力量,是富于哲理的警句,表明了作者要唤起人民都来创造新生活。看,这是一个难点,我们也攻克了。好,第六类问题也解决了。

师:现在来解决最后一类问题——写景的问题。关于这一类问题,同学们提提看。

生:文章末,为什么要重复前面的一段写景?

生:鲁迅在《风筝》《一件小事》中都写过冬天,《故乡》又写到冬天,为什么?

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两段重复的写景,前一段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生: (齐) 在回忆的时候。

师:后面一段呢?

生: (齐) 在想到希望的时候。

师:这是机械的重复吗?

生:鲁迅相信后代的生活会好起来。

生:月圆都是表示好事的。

师:是啊,花好月圆嘛! (笑) 这里是表现对新生活的向往。所以前一段对美好故乡的回忆,是幻觉。后面一段则是对新生活的——

生: (齐) 向往。

师:对!现在来看,写冬天是为什么?有的同学提出来,冬天象征黑暗,是不是呢?

生:不是。当时正是冬天。

生:我认为是的。寒冬过去,春天就要到来;黑暗过去,光明就会到来。 (笑)

师:这个想象很有诗意,很有道理。不过,我认为,作者在这里还要渲染一种气氛:荒凉、萧条、冷落。如果不这样写,而是写故乡鸟语花香,行吗?

生: (齐) 不行。

师:为什么?

生:当时就是旧社会。

师:旧社会就没有花吗?旧社会的花就不香吗? (笑) 不能这样说。那么怎么说呢?从写作的道理上看。

生:要衬托文章的主题。

生:写景要与人物心情一致。

师:对,都很对,不能纯粹写景,要为主题服务。所以这里不能写鸟语花香。

生:老师,我认为写鸟语花香也可以。只要写出人物心情的不高兴就可以了。而且这样一衬托,作用就会更强烈。

师:对,对!你比老师高明! (大笑) 这种手法叫反衬。在写作上是有一种“乐景写哀” (板书) 的方法。同学们脑子里有很多老师没有想到的东西。这样讨论讨论,的确能集思广益。

师:还有问题吗?没有了?那就回顾一下,经过两堂课,同学们在学习方法上有些什么体会?

生:把难题解决了,课文也读懂了。

生:经过讨论,印象特别深。

生:讨论讨论,可以学到别的同学的长处。

生: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我们要学会提出问题。

师:说得真好!你们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两个方面都得满分。我再来补充一点:我知道,你们金华的孩子都很用功,如果再加上多思考问题,就会越学越聪明。学习刻苦是一只翅膀,开动脑筋,是另一只翅膀,你们这些小老虎就会飞起来。这就叫作——

生:如虎添翼。 (笑)

师:好,说得好!这样,你们如果走上“四化”建设的岗位,就会成为顶呱呱有用的人才了。 好,课上到这儿,我很满意。谢谢同学们。 (下课)

【研读感悟】

“导学”是钱老师“三主”理念的精髓,《故乡》一课的“导问”艺术是他“导学”路上一道值得玩赏的风景。

1.教问——导法

一篇新课文,学生自学以后居然没有问题,这本身就是个最大的问题!当钱老师被告知学生“没有问题”的时候,他决定上一堂“提问指导课”。至于钱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提问的,实录中未曾记载,但是一堂课下来,原本“没有问题”的学生一下子提出了600多个问题!我想,钱老师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应该怎么提问,更是用这堂课告诉学生,学问学问,“问”对于“学”是多么重要的事情。钱老师开启了学生阅读与思考的智慧之门。我以为,好的老师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能力的“经师”,更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人师”,是学生生命成长道路上的“点灯人”。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堂“提问指导课”对于学生的意义是超越《故乡》,超越课堂的。

2.理问——导学

提问是学生的“前学习”,如何顺应学生的“学”而自然地“导”呢?600多个问题在钱老师的整理筛选之下,变成了七类问题:一般疑问、回乡途中的“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离乡途中的“我”、写景。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但却彰显着钱老师“理问”的智慧。也许我们看多了将学生的提问当作形式“走过场”,当作“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的摆设,读了《故乡》的课堂实录,才真正感受到钱老师的“理问”才是真正基于学情,衔接“学”与“教”的“最接地气”的备课。《故乡》的教学并没有特别精雕细琢的“设计感”,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按照问题的类别依次进行探究。围绕小说的特点,抓住人物 (从主到次) 、环境 (社会的、自然的) 逐一探讨交流,直至领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娓娓道来,渐入佳境。这是一种境界,是“愈是真实有效的课堂愈是素雅到拙朴”的境界。

3.解问——导悟

细细品读《故乡》的教学实录,一如真实地面对着钱老师和这些孩子们,在聆听课堂对话的同时,更是深深地为钱老师的解问艺术所折服。如:

示弱。但凡要解决问题的时候,钱老师总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大家说说看”“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把学生推到课堂的前台,这是老师智慧的退让。

比较。本课中钱老师多处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比如“横”字能否换成别的词,宏儿和母亲的“飞出”“迎出”能否对调等,让学生在比较中咬文嚼字,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旨趣。

激发。有难度的问题不是简单告诉,而是“我倒要看看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多强”,这样的激将有力地激发了学生解问的欲望。

补充。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是老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学生理解障碍处、思维冲突时、感悟关键点……钱老师总是悄悄地以参与者的身份自然巧妙地进行补充,让课堂柳暗花明。

赏识。每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答出问题的时候,钱老师总是毫不吝啬地、有理有据地夸奖,不断激发学生新的解问动力与智慧。

提升。对于杨二嫂的人物形象,钱老师巧妙点拨:“我们还是换一种思想方法吧。是不是一定要讲是好人还是坏人呢?”不仅引导学生进行更成熟的价值判断,更是一种文学鉴赏思想的渗透。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钱老师的课堂解问艺术俯拾皆是,令人赏心悦目。那是细腻的随意,精致的潇洒。

(顾丽芳) qjWl+8ubkPW2OiOGCWfrLJcEykwjaecg6VUOlHeTyFFwJYQ3Hq1ZDo5GhBaJT4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