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总有些东西似乎就在前面等着你,就比如乡建,当然她会为你遇见她做一系列的铺垫,只为你遇见她的时候能够百般投入和倾心。
大学时期的我是班上最不“安分守己”的学生之一。在大学的校园里,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就是不知道把这时间花在哪儿;拥有着无限的潜能和活力,可就是找不到该去努力的方向。面对枯燥乏味的专业和课本,听着老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讲着陌生的化学公式,还要应对毫无意义的考试,那时候的我开始在想: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我要去哪里?我觉得非常的迷茫和困惑,但内心总有声音告诉自己:一定有很精彩的世界在等着我。
于是我开始选择逃课,让自己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我参加各种活动,去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利用假期去食堂、饭店当临时工;在学校广场上大声练英语、练习演讲;学习成功学,梦想自己要成为成功人士;骑自行车横跨太行山,游览黄土高坡的宏伟壮丽景色……尽管这么使劲地折腾,可是内心深处却总觉得没有真正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做这些事似乎只是纯粹用来打发校园里大把的时间和用不完的精力,在闲下来的时候也会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意义在哪里?什么才算成功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共同疯狂过的伙伴介绍我去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支农下乡活动。当然报名参加这类活动的人不是很多,在学校里对农村的一些议题感兴趣的同学本来也不多。当时我是抱着体验的感觉去的,很荣幸被当时的支农队录取了。
接下来我就是开始参与支农队的一系列准备活动:早起拉练学习、朝话、晚上讨论学习,学习什么是三农问题,它是怎么来的。同时还要结合自己家乡的变化来讨论农村和农业;一起学习农村调研、访谈技巧,最为重要的是在这里也讨论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紧接着就是组成队伍下乡,按照计划我们要在村里开展文艺、调研和支教三项活动,除了这些工作,七天的下乡活动期间还发生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团队之间的互帮互助,集体做饭,集体讨论学习,共同分享在活动开展期间所遇到的困难和思考;同时大家开诚布公地做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有表扬与自我表扬;有时候也会吵架,可就是觉得怎么吵都不会影响伙伴之间的感情。村民们也非常热情,总是给我们送一些自家种的蔬菜和面粉,有些人还送来烙饼。在我们的下乡纪律中有一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但是有时候因为村民们太热情,有些村民还悄悄地把菜和食物放在我们门口,我们也不好意思拒绝。就因为这个事情,伙伴们还专门开会讨论,互相辩论,到底该不该拿村民送来的东西。最后,我们集体想出办法,村民送东西来的时候,不能拒绝的可以收下,第二天派出两位代表给人家干半天活。什么活都可以,扫地、挑水、锄地、给孩子补课……总之要付出相应的劳动来换取,这叫“劳动换食宿”。
短短七天的下乡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在心里埋下了种子或者说是让原本埋的种子开始发芽。首先是在情感和心灵上找到了归属。我们在中学时代就被老师和父母教育,要走出农村,不要务农,所以一直向前走,走得越来越远,到了大学的时候开始追求更广阔的世界。可是却从没有回头再看看生我养我的乡村和土地,那种脱离了土地和乡村的感觉让人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当第一天到村子里的时候,自己感觉有一种莫名的轻松和愉快。脚踏着土地那才叫踏实,一眼望去是田间的各种苗木、花卉和蔬菜那才叫醒目,呼吸一口村里的新鲜空气那才叫气爽。所有在孩提时期熟悉的场景一下被我感受到,让我全身都放松下来。我想这也许就是自己参与乡村建设工作至今最为核心的部分,乡村是一个可以净化心灵的地方,让你找到踏实的感觉。
其次这次下乡活动也影响了自己内在的价值和视野,所有的活动时刻都是在强调集体与互帮互助,学习的内容也以关注社会和弱势群体为主。它打破了我原来那种狭隘的关注自我成长的空间,让我通过关注和参与社会议题来提升自己的思考和能力;在人际关系上,我体会到一种人回归集体的温暖;同样在理想上不仅仅肤浅地追求经济上的腰缠万贯与身价百万,而是对于社会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
在第一期下乡之后,在往后大学的生活中我便开始更加关注三农与乡建,经常和支农社团的前辈开始在村里“走街串巷”,只要碰到地里干活的农民就去聊天,聊生活、生产、教育……尽管那个时候我对于系统的调研方法以及访谈技巧都很缺乏,也没有做一些详细的记录,但是很享受那个过程,我不仅能够欣赏和感受到农村的田园风光,而且可以和在土地里劳动的人聊天,才是一种真正的学习。
最后,对于大学期间的下乡活动用一位让人尊敬的老师——刘老石的话语来结束 :“我决心把青年人更多地带到农村去,让他们在对农村的关注中学习和体会自己的责任,让青年人在对社会的关注中超越狭隘的自我关注,从而把自己的命运和农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以此达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