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打开新窗口的合作社资金互助模式

农民工作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怎么组织他们成立合作社、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呢?这是新的疑惑,是未来五年里要探索的。2014年3月,我来到了位于河南灵宝市焦村镇罗家村的弘农书院,跟随何慧丽老师在灵宝做乡村建设探索。

刚到灵宝,第一年,先了解情况,熟悉环境。第二年,2015年,我基本了解了罗家村,罗家村的干部、村民也了解我了,在何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探索建设罗家村。这有三大内容:一是在砥石峪,利用旧山神庙和旧林场场所,改建一个作为生态种养殖技术培训基地和村庄公共文化空间的小秦岭弘农园;二是依靠罗家村干部和优秀青年人,引导罗家村走上“(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生态休闲农业)·青年返乡创业”的路;三是举办以教育优秀大学生成长为有“道统自觉”的君子为目标的“大学生耕读研修班”。

2015年,通向砥石峪的路开始硬化,通了电、水,简单收拾了原林场旧房屋。在何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联系到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并获得支持,尝试举办了一期“大学生研修班”。2016年,何老师邀请来谢英俊先生,对砥石峪山神庙和旧林场进行了整体设计,弘农堂等建筑开始修建。跟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合作,正式举办“大学生耕读研修班”。我也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信任,被选为合作社副理事长,负责生态农业技术服务这一块工作。2017年,弘农堂、明德楼、院墙等都建起来了,发酵床猪舍、鸡舍、生态厕所也建起来了,给村民做生态农业示范,市民朋友也喜欢带着孩子来这里玩。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上,一方面通过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形成道统自觉;另一方面体验农耕生活,了解农村实际,形成底层关怀。各方面工作都慢慢展开了。这一年,温老师也来弘农书院考察指导,表扬、鼓励了我们的工作。

在弘农书院,何老师指导我们怎么引导罗家村干部群众成立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统购统销和生态农业试验,虽然步履艰难,但确实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例如,资金互助部,四年里累计借款的社员有400多人,借出资金480多万元,用于香菇种植,猪、羊、鸡养殖,孩子上学等,大大方便了社员的生产、生活;统购统销部为社员统一购买优质小麦,加工成面粉,保证吃得安全;生态种养殖技术服务部在探索新苹果树生态种植和老果树的生态化改造,还引进了东北李云凤老师的发酵床养殖技术。

这个成绩的获得,是罗家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应看到,有“三农”外部环境改善的原因。党中央、习主席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三农”的发展空间慢慢拓展开来了。例如,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业务,这对发展农村经济有大帮助,之前农村的银行、邮政储蓄、信用社都是把资金抽走,农民存款容易贷款难,现在允许农民搞资金互助,贷款不难了,经济就搞活了,还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政策、资金、项目上为农民探索农业生态化转型提供了很大支持。农民是勤劳、智慧的,只要宏观政策对头、外部环境有利,乡村振兴是可以实现的。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我们的人才计划培养也实现了转型,真的开始集中在一处,尝试长期扎根了。我2014年到的灵宝弘农书院,第二年,少雄就带着人才计划的学员们到了永济蒲韩乡村,灵宝和永济隔着黄河遥遥相望。少雄他们在永济的工作开展得更好,老石农场、电商、儿童私塾等做得有声有色,社区发展了,自己也成长了。四年时间,他们已经站稳了脚跟。灵宝和永济的乡建青年人的做法很有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味道,也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农村有集体经济——以前是人民公社,现在是合作社或者农民协会,否则没有承接知识青年的载体。

到了2018年,去弘农书院的时候带着的疑惑(怎么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基本获得了解答:农村工作的一般方式是,引导村庄走“(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生态休闲农业)·青年返乡创业”的路;工作节奏是随曲就伸,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允许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允许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同时,因为中美贸易战爆发,我国面对的国际压力增大,而深受西方现代性影响的思想学术界不能有力应对新的国际斗争,形成不了我们的话语权,于是我逐渐有了一种冲动,想在温老师的指导下慢慢参与思想学术界的革新。我就写了一篇文章《传承优秀传统重构历史图景实现民族复兴》请温老师指导,温老师基本肯定。我已经知道温老师、邱建生老师在福建永春建立了生态文明研究院,是一个可以把思想理论研究和乡村建设实践结合起来的很好的平台,就请求到生态文明研究院工作。5月到了研究院,直到现在。

回首走过的路,中小学十二年、大学四年,乡建十年,一步一步走上乡村建设的路。我感觉,梁漱溟、费孝通、温老师的乡村建设是20世纪以来的道统传承,跟历史上尧、舜、禹、汤、文王、老子、孔子、慧能等的道统一脉相承,学乡建就是学道。如果大家读过儒释道经典,就会明白学道要经过四个阶段:见道起信、悟道解义、依道修行、印证道果,学乡建也是:回望乡建、看清乡建、接近乡建、进入乡建。

我大学4年是回望乡建:2002—2006年,正是教育产业化方兴未艾的时候,西方化、城市化、名利化的利害,我想追求道德却没有条件,正在苦闷的时候,看到了《大学生》杂志介绍白亚丽休学支农,看到了《中国改革》,觉得支农是一条道德之路,于是毕业后加入人才计划,学习乡建,学道。后来我慢慢明白,温老师发起的乡建确实有针对教育产业化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含义,我就把人民大学乡建中心当作一个书院了,历史上朱熹等很多大儒都曾在教育体制外创办书院授徒讲学,这样的师徒关系才是传道学道的关系,不会是“教师抱一个金钱主义、学生抱一个文凭主义,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传统的科举和新世纪初的大学都是这个样子。所以我大学时期算是从世俗中挣扎出来的,回望乡建。梁中心5年是看清乡建:在中心刘老师的指导下,除了传统经典,我读了温老师、汪晖、甘阳、黄平、崔之元、王绍光、韩毓海等老师的书,温老师、汪晖老师的书我读了两遍,还有梁漱溟、费孝通、李泽厚、黄宗智等,同时到乡建试验区驻点和农民生活在一起,慢慢地弄清楚了乡村建设是怎么一回事,实际上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为了应对西方的挑战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过程,主题是回归中国、回归乡村、回归道德,用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说,“以乡村为根、以老道理为根,另开创一个新文化”,老道理可以上溯到老子、孔子、慧能大师等。弘农书院5年是接近乡建:在何慧丽老师的指导下,引导村民组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社,做发酵床养殖和苹果园养鹅等生态农业试验,寒、暑假开办大学生传统经典学习班,同时继续研读中西古今经典,知行合一,加深了对乡建的理解,但还没有通透,“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现在到永春生态文明研究院是打算在福建这边5年,跟随邱老师、温老师继续学习,一边在温老师的指导下从事课题研究、写书,慢慢参加思想学术革新工作;一边在邱老师的指导下从事乡村振兴实践,慢慢地入乡建之门、印证道果。这个入门证道的阶段才刚刚开始,思想学术界对“《易经》视野下的历史图景”的需求还不是太大,自己的学术功底也不到家,未来5年是成器待时,到2024年内外条件才能成熟。所以,我要抓紧学习。

温老师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三农问题太严重了,所以有新乡村建设。他还说,乡村建设“负重潜行”,这和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样的吗?乡村建设就是20世纪的道统传承,学乡建就是学道。乡村的山水田园、耕读一体的生活很有意义,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参加到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中来。

以一首小诗结束此文:

从前不知道,为道日颠迁,

而今才知道,道在山水间;

田园勤耕作,勤中又有闲,

回看天上月,游在白云边。 yXWJM4hk8EMLlQ/nX5ChwwsyUaUlv72SRLaTnmdl6W2nU4qjYHpMc8b9JtOMOA9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