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组的推动下,仅2003年下半年全国就有80多所高校组建农村社团。支农队项目组指导各社团将下乡的村庄资料汇集在一起,建立了农村信息站。但是,在21世纪初三农问题仍然很严重的时候,在这100多家站点的带头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上访者。这种结构给支农调研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许多学生社团遭到学校的施压,要求不再组织下乡活动。我们的“新希望农村发展促进会”社团甚至被要求改名,也不让我们再下乡了。在这样的压力下,大部分学生都坚持了下来。一方面,我们相信,我们对农村问题的关注出于对社会良性发展的推动;另一方面,到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期,随着新政调整了农村政策,农村的基层矛盾与群体性事件大幅度减少,我们也在思考支农调研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扎根在基层的我们很快就发现,在基层矛盾减少的同时,以城市区域发展为核心的发展主义,也通过既有的制度设计源源不断地吸取农村的发展资源。农村的发展危机呈现的是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资源的多重“瓶颈”和困境。小农的高度原子化状态,造成小农既无力抵抗带有剥夺性质的强势市场,也很难与政府对农村的支持政策对接。如何组织起来,成为新时期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无论是关注社会民生的青年知识分子,抑或是《中国改革》(农村版)所凝聚的农民精英,都在探索着新的实践方向和内容。新乡村建设运动从历史中吸取经验,选择了以青年学生动员村民重建农村文化为切入口,开始了通过恢复合作文化进而推动农民组织化的探索。
2003年春节,在河北定州历史名村翟城村,邱建生重启了70年前晏阳初的乡村建设。当邱建生和大学生们在村委会门上贴出对联“平民教育诚可贵,乡村建设慨而慷”后,他也搬到了翟城村破旧的村庄小学。在此后近四年的时间里,他把全部精力投入乡村建设学院和翟城村的建设上。
2003年暑假,因农民维权而寻求外界帮助的安徽阜阳南塘村迎来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十几所高校的近30名学生。这个村庄也因为这些学生的到来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的时候,这个村子里村民和基层干部的矛盾剑拔弩张,每次乡里干部在村子里出现,都会被一群“讨个说法”的村民团团围住。学生的到来,无疑加剧了这种紧张。地方政府不愿意学生在村里待着,以“安排参观旅游”的名义,要把学生带走。学生们在乡政府和有关人员展开了长达3个小时的谈判,最后双方达成了妥协,学生可以在村里调查,政府则以“保护学生人身安全”为由,安排相关人员陪同学生调查。本来一触即发的官民矛盾没有被激化。因为在接下来几天的调查中,这支队伍又不得不去思考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学生们发现,维权的确让村民热情高涨,但村民的生活并未改善:老人病死家中无人知晓的事情,让人触目惊心;年轻人的不孝顺也完全颠覆了尊老爱幼的传统;村庄的道路损坏无人问津,而村民们却只知成群结队地打麻将;夜晚,宁静的村庄却因为治安问题频发令人非常不安。谁愿意生活在这样的村庄里?
面对这些比维权要复杂得多的现实问题,学生们开始思索如何将矛盾和冲突进行建设性的转化。这么做的前提是需要村民带头人的认同。起初,杨云标等一群维权的“硬骨头”对这种思路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或许是不愿意浇灭学生们的热情,他们也同意尝试看看。学生们找来了村子里的老文艺骨干,这些老人从床底下搜罗出30年没怎么用过的二胡、边鼓,村庄里的“老瞎子”扯着嘹亮的嗓子吼起了老革命歌曲。住在隔壁邻县20公里远的王殿敏阿姨,本来是个默默无闻的农村妇人,也在学生的带动下扭起了秧歌。这个平凡的农村寡妇,在随后的两年中成功地组织起了村里的老年协会和妇女文艺队,还被大家推选为村委副主任。2005年在由戴锦华等人发起的“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活动中,王殿敏也名列其中。
村庄的不孝顺是个普遍现象。有些老年人求助派出所,但常常会使矛盾更激化。于是,学生们想到了“褒奖好的而使不好的害羞”的操作办法。学生们把老年人组织起来,让他们评出村庄的“十佳儿媳”。然后学生们自己凑了几百元钱,买了大红花和奖状、脸盆,敲锣打鼓地送到好儿媳手里。让学生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妇女都是放着鞭炮迎接奖状的,她们还把这些奖状贴在堂屋正中央。“因为这样的活动,村子里的风气扭转了,以后每年我们都要评选一次。”杨云标说。这位年轻睿智的村庄带头人后来这样总结学生们的行动,称这是“从哭着维权到笑着乡建”。
在这样的带动下,随后的这些年中,南塘村陆续成立了图书室、经济合作社、生态农业实验田和农村互助金融等。至今,这个远近闻名的村庄不仅实现了以组织为依托多位一体的村庄建设,同时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庄共同发展合作组织。最重要的是,村庄里村民和政府的关系由原来的恶性对立到如今的良性合作,承接了政府上百万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类似的故事也在湖北房县的三岔村、山东微山湖畔的姜庄村、河北顺平地区跨县乡的联合社等地进行着。这些鲜活的村庄故事让我们看到青年学生在协助乡村建设过程中,以本地群众为主体,在基层转化矛盾、建设和谐农村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