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的乡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村空心化,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谁来种地成了问题,而留守老人的医疗保健和养老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问题等都成为这个时代快速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农村缺少年轻人,就缺乏活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华五千年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乡村振兴急需年轻人的参与,而吸引“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无疑需要不断地调整思路,来回应新时代的需求。十年风雨征程的农村人才计划,如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进程中助力新时代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多样的体验基地和学习平台,扎根乡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成为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面临的挑战。
梁中心一直被视为乡村建设网络中的黄埔军校,培养出了众多在各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乡村创业人、乡村公益人和乡村建设的研究人员。不管在任何地方举办活动,都有梁中心人才计划学员的身影,也能看到十几年来和梁中心一起发展起来的“农民领袖”。但梁中心面临的新时代的调整,告诉我们不能停留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要总结过去的经验,不能“狗熊掰棒子”;要不断地拓展人才培养的瞄准机制,不能局限在自己熟悉的范围里;要不断地调整机构的发展定位,服务乡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加入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对我来说是一种回归。回归乡土,从一个多元文化的国际机构,回归到一个真实的、扎根乡土的乡村建设运作中。参与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工作,也是一种身份的转变,从一个国际发展机构的管理者,转化为一个协作者、辅导员和导师。也许很多人不这么想,但对于我来说,从加入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自己定位在协助这批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的发展上。
我仍然还清楚地记得在2012年9月,梁中心的志愿者们 相聚在凤凰岭下的农家大院,我协助大家一起探讨梁中心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经过一天的回顾总结和沟通交流,大家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只要加强有效沟通,梁中心扎根基层的独特的工作方法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风格,在乡村建设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具有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但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尤其是将过去十几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转化成集体记忆和组织经验,并构建合理的管理架构,让经验得以传承和发扬,让年轻人的领导力潜能得到发挥。
针对人才计划,我特别希望梁中心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和行动援助的青年发展项目能够取长补短,不仅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国的“道、理、法、术”四个层面的能力培养,同时能够遵循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来推动基层的参与,青年人的返乡。经过这几年大家的努力,我认为人才计划已经发展出多元、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其一,开启了在地化、集中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青年团队在蒲韩乡村,与村中的合作社联合,通过理论反思、文化建构和技能提升,不仅进行思想建设,同时也强调社区工作能力的提升。既要有理想和情怀,也要有专业性,是理想主义人才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结合,是工作与生活并重的新生活的探索。
其二,启动了培养乡村带头人的“头雁计划”,这个计划拓展了梁中心人才培养的对象,拓展了合作社发展的工作内容,从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从生态农业的推动到三产融合六次产业的创新发展,从文化建设到乡村治理,从污水垃圾的环境治理到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与晏阳初乡村建设中心开启的“头雁计划”积极回应了乡村振兴中对“一懂两爱”乡土人才的培养。
其三,启动了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鸿鹄计划”,让从事乡村建设的青年人走出去,交流中国的乡村建设经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探索了通过国际交流来培养人才的可行路径和方法。
正如人的成长一样,机构的发展对人才培养也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机构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得到的锻炼也是不同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梁中心延续了以往执行委员会的决策机制,同时还尝试采纳了机构负责人的轮流制度,及各个团队之间相对独立运作的平行管理模式,这些努力都是在为青年人的成长创造不同的发展空间,为青年人施展才华搭建更大的舞台。
从事乡村建设工作,得到了在其他许多工作中得不到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每个乡建人胸怀天下、脚踏实地的做人道理和做事能力。乡村建设就是人的建设。加入乡村建设这项事业中的每个人,都会深深地感激乡村建设这个平台为我们大家创造了学习的机会,创造了践行理想的平台,同时还有思想理论引领的导师,相互支持的同伴,默默支持的大学老师志愿者们。
随着乡村建设事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也在不断地拓展其培养青年人的空间和力度。大家分别走出大院,奔赴全国各地,承担起不同的职责,扎根蒲韩乡村,创新人才培养在地化模式,构建昆山基地,开启城乡融合的试验,打造顺义培训基地,拓展乡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开启合作社南北对话,走向国际交流。但不管是纵向深入,扎根社区,还是横向发展,构建不同领域的专业团队,建设不同领域的网络支持系统,大家仍然秉承着那份对理想的信念,那份“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乡建人的认同!
回想起在梁中心的七年,很多场景历历在目,尤其是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唱歌、一起工作的情景。这些年磕磕碰碰地一路走来,虽然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各有不同,草根组织生存压力与发展空间有限,但走在一起,就是为了能够一起成就乡村建设的事业。伴随着过去的青年越来越成熟,我们对乡村建设事业的未来更加有信心。在此,特别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走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