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接轨:从机构需求看人才培养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急速变化的年代,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各个领域都在积极地与国际接轨,而在吸纳多种思潮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景象。我突然发现,在国外开展国内工作无法跟上社会变化的步伐,尤其作为一名乡村建设工作者,无法了解乡村的巨变是致命的。而中国扶贫工作和乡村也在蓬勃发展,中国的扶贫攻坚工作和国际合作项目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承接,人才培养也非常迫切。于是,自认为在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学到并具备了项目管理和培训开发与管理的能力,希望与国内发展领域的工作更加密切结合,接轨国内发展工作,我便在2001年5月回到了国内。

我先加入在西南成立比较早、在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民间组织之一——云南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做能力建设的工作。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作为培训协作者,与合作的国际机构中的培训团队一起,在西南三省共同开展妇女领导力的培训。这次培训为后来在行动援助组织开启的青年发展项目奠定了基础,尤其在领导力的培养上。我们认为领导力是内心力量的表现,具体体现在自身追求生命意义过程中建立的自强、自信和自尊,落实在社会上的“有所作为”。虽然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但人生来是平等的,生命赋予每个人所具有的潜能是均等的。领导力是人与生俱有的潜能之一,是发自内心地追求人生价值的一种动力,是力量的源泉。这种动力引导每个人在实现自我成长、自我赋权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知识和技能等只是领导力发挥的辅助工具。

2002年,我应聘担任了以扶贫为核心工作的国际组织——国际行动援助(Action Aid International)的国别主任。作为女性,能够获得在60个国家开展工作的国际机构的首席代表和负责人职位,足以体现这家机构践行本地化和女性平等发展的理念。

也就是在开展行动援助工作的过程中才有了青年发展计划这个项目。

行动援助在中国开展工作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短缺。虽然行动援助有稳定的筹资渠道和资金捐助,有依据本国实际情况开展扶贫工作的政策环境,也和政府部门签有扶贫发展的合作协议,但是缺乏执行力,缺乏具有领导力、能够扎根乡村的青年人才去落实相关的工作。这样,不仅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和政策,由于不懂农村,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行动援助一直强调社区主导的自我发展模式,工作人员必须长期扎根乡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工作中了解乡村、向农民学习,发现乡村带头人,并与他们共建社区,这样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备社区工作经验、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政府、乡村和行动援助各自优势的协调组织能力;不仅如此,由于整个世界在进入全球化的发展阶段,我们还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全球化,尤其是WTO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影响,在这种微观与宏观的互动比较中,注重发现给乡村社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并积极地开展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期保证农民的利益,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作为机构的负责人,为了更好地履行机构的使命,解决机构缺乏农村发展工作的人力问题,我在2003年邀请了在菲律宾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工作的同事Vicky来到中国,一起着手开发青年发展项目。在2004年一年准备的基础上,2005年我们招募了第一批志愿做乡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将他们派驻到行动援助开展贫困工作的河北省和贵州省,开始了他们为期一年的实习学习,同时协助开展机构的相关工作。这一年,也是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开启农村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一年。

行动援助的青年发展项目自2005年启动,目的是通过一年的实践,培养一批对人类发展和社区发展具有深刻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反思精神、行动技能和领导力的年轻人。该项目面向来自大学的青年人和农村社区骨干,根据两个群体不同的文化背景、个人需求、未来期许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陪伴;鼓励大学生与社区骨干的交流分享,在社区层面协同工作,在个人层面体验个体相互影响的力量。行动援助的青年发展项目通过一年试验、两年成形、五年推广的工作,确立了一年的学习培养框架,按照学习的内容,在不同时间段安排三次培训,以认知—分析—实践相互交织的学习过程,来提升青年人的发展视野和理论思想知识、调查和分析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组织和执行能力等。

该培训框架是在一年内围绕四个方面的培训内容来推进的,即自我认知和领导力潜能,全球视野和发展议题,发展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参与式工作方法的社区实践。在这四个模块的框架下,第一次培训在7月下旬开始,共计15天,依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参与培训学习和社区实践。培训结束后实践者奔赴各实践点,开展三个月社区调研分析来识别问题所在,即8—10月的社区融合、社区认知和社区现状的描述和分析,这部分主要通过调研报告体现三个月的学习成果。11月上旬作为中期交流,实践者对过去三个月的实践活动,围绕自我认知、社区现状的认知及现状分析和实践经验进行分享与反思,并确定未来12月到来年2月三个月将想法转化到行动的准备和确定的工作,即通过开发小额项目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和项目开发能力。2—6月集中为小额项目的实施,并通过参与式的项目监测和评估来总结项目开发到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的学习过程,同时培养项目管理能力。这个过程奠定了7月中旬总结反思这一年实践给个人、组织和社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由此完成一年的实践学习活动。

自2005—2011年,青年发展项目在总结反思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成人学习特点为基础,以挖掘培养领导力为核心内容,以集中培训学习、小额项目实践、自行组织学习和实践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为期一年的扎根社区的培养模式。2006年,这种培养模式也从最初满足机构对人才的需要扩延到服务社会发展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上。行动援助与聚贤社基金会合作,与35家民间组织一起,为有志青年骨干学习农业、教育、环境、生计和艾滋病等领域的知识和开展工作的方法及技能,提供学习、实践和交流的平台。截至2011年7月,青年发展项目共培养了大学青年115名,来自农村社区和流动人口社区的骨干138名。目前,他们中的80%依然活跃在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的一线工作中。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以下简称“梁中心”)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与青年发展项目犹如姊妹关系,其宗旨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培养青年人成为乡村建设的栋梁。这两个青年培养计划在同一年启动,在实践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相互间的交流和互动。由于工作人员上的重叠,在培训课程设计上、培养结构上、培训老师选择上都是共享的。两个组织互派青年到各自的实习地点交流学习。温老师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但这两个青年培养计划也存在各自的特点。

第一,人才培养的思想基础各有不同。梁中心的人才培养计划的思想来源以温铁军教授为主,经过他的研究团队近20年的努力,借鉴了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环境的思想智慧,结合了具有批判性的国际思想和理论,研发创新逐步形成了乡村建设的系统理论学说;而青年发展项目的理论则更多的是依据国际发展的理论和话语,以批判性的视角来看待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危机,以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社会——没有贫困和不平等的社会为终极目标,期望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实现每个人的权利,尤其是农民的权利,得到保障。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所需的资源,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接受教育,获取各种信息。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到应有的公共服务。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富有创造力、安定的生活,并得以不断完善。

第二,思想和理论的学习有所不同。由于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的差异,梁中心的青年人培养在思想教育方面有突出的效果,不仅通过学生社团,动员大学生支农支教来“引入门”,认识三农问题,同时还通过校内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一年半的时间在思想理论上将青年人“带入境”,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扎根本土社会的理论思想,为他们进行一年“融入乡土”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思想基础;而青年发展项目更多的是从实际问题出发,以国际发展理论为基础来分析现实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平等问题。在对现实问题认知的基础上,激发个人“有所作为”的内心动力,积极地参与到解决社会问题的行动中,这些行动多是回应社区的需求。

第三,实践工作中的不同成长。两种模式在自身变化和促进社区改变两个层面上,方式和方法也各有侧重。梁中心遵循乡村建设“生态农业、环保农村、合作农民”的目标,侧重于支农支教、文化建设、农民合作等方面的实践学习,倡导劳动文化,积极推动青年人参与村庄的农事劳动,自食其力;通过新青年绿色公社,探索新的生活方式,推动新的文化生活;同时推动大学生农村创业,探索大学生支农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凸显梁中心青年人“为农民服务,为理想奋斗”的伟大情怀;而青年发展项目,由于选择的都是有社会组织介入的地点,更多的是通过小额项目来协助村民解决他们眼前的问题。同时,比较注重在工作理念、方法和工具等能力和技能方面的提升,强调通过和乡村带头人一起解决微观问题,不仅使自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也回应了乡村的现实需求。

第四,在辅导机制上,梁中心采取了老学员帮助新学员的传帮带机制,更好地支持了梁中心对青年人的培养工作,成本低,但效果好,还建立了各界青年人之间的联系。青年发展项目则建立了支持青年在乡村工作和生活的三级辅导机制,即实践的辅导员机制,大部分是乡村中的骨干或者相关机构的在地负责人,这样能够及时地给予日常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核心辅导员机制,邀请的多是在食物权益、减灾备灾、社会性别、艾滋病防治等发展领域有一定经验和专业的实践者,负责给予专业发展和事业选择上的辅导和指引;同伴支持模式,促进青年人之间生活上的相互关心和事业选择上的意见交流。总之,两个培养模式在思想理论学习、实践技能提升、生活技能增强等青年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各有所侧重。但对于一个外部呈现独特的整体特征而内部又充满丰富多样性的现代青年人来说,他们最看重的是有这样的平台,且越多越好,因为这样的平台可以让他们的个性化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得到一种独特的表现,同时也能体验集体意识下的合作与配合,从而使这样的平台,乃至乡村建设的网络平台,都能成为他们发扬团队互助协作精神的舞台,成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那粒火种,那颗闪亮的星星! hczPvdUWsofFF1qrLttLK4DbwKe6+OrO1YCPS7Xg4W+ITJkk5UcKfb00iifxwI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