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这里收集的是我20世纪90年代写下的一些可以被称作“经济杂文”的文章。“始作俑者”,应该说是《经济学消息报》的主编高小勇先生,该报创办不久,他就有了办“专栏”的想法,约我开个头。我当时感到他原来的想法是要在报纸上有些“时评”一类的文章,我也曾设想如此去做,就宏观经济的走势、当时争论较多的话题发表看法,但一旦下笔写去,却又觉得有点一般化,况且这类文章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登,为什么偏要在“专栏”里做?不如弄得有点个人特点、有些新意,用一种通俗的语言,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介绍一些经济学的道理。于是有了《“皇冠上的明珠”》《“骗”出一套新体制?》《从经常学界的两位“诗人”说开去……》一类的文章。

《经济学消息报》上的专栏文章的特点是文字较短,内容与形式相对较为多样一点,特别是因为知道读报的人们多是经济学研究者或经济工作者,对经济学的问题都有所了解,因此后来写了好几篇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基础理论、中国经济学发展等方面的文章,与读者们讨论。也可以说,在《经济学消息报》上的一系列文章,并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形式,更为“统一”的一组文章,后来出现在《经济导刊》上。该刊编辑部主任乔桐封邀我主持《经济沙龙》专栏,每期一篇,面对较为多样的读者,专写一事一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解疑释惑的文章,文章的篇幅也较长一些,容许把道理说得更透彻一点。于是,在乔桐封的“催逼”之下,两月一次,定期发出,三年的时间,形成了《为什么会有“小贩扎堆”?》《街头公用电话中的经济学逻辑》《从居民楼无法通邮说起》《“吃青春饭”与“信息不对称”原理》等一组形式较为统一、篇幅基本一致、内容也主要是讨论经济问题与经济现象,而不是讨论经济学理论及方法论的文章。

应该说本书从头到尾都属“经济杂文”,也是想用通俗的方式,用经济学的道理与方法来说明生活中、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这里收进的几个章节都曾被各种报刊以不同形式摘选刊登过。

我想,一名经济学研究者至少应当会写三类文章:第一类是面对“圈内人”写的专业论文,即用专业的术语,讨论经济学专业研究人员感兴趣的理论与实证问题。这类文章可称为“专业论文”,刊登在专业杂志(如《经济研究》)上,而这类杂志原则上说非专业人士也是不看的。第二类是专对制定经济政策的人们(既包括政府的决策人,也包括公司企业的决策人)所写的有关经济政策的分析性文章。这类文章要求把理论模型用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使各方面官员和研究人员得以讨论。这类文章可以称作“政策文章”,报纸杂志上多数文章应属此类。第三类,就可称作“经济杂文”了。经济杂文就内容来说,既可以讨论一个理论问题,也可以讨论一个政策问题,从形式上说也是要求通俗易懂,因此不同于专业论文。但我想这种“杂文”与“政策文章”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的目的不是“对策”,而是“解惑”。解惑当然也有益于对策,而且是对策的前提与基础,但它不直接提供具体的政策建议,而只是力求说明一类经济现象,说明一个经济学的道理。从这个角度看,经济杂文与经济学的“专业论文”性质更加接近,因为二者的主要目的都是“解惑”。有的人总想让“专业论文”直接提出一二三四条政策建议,其实是“难为人”的,专业论文“解惑”,就完成了它的任务,下面的事应由另外的政策文章以及另外的政策研究人员去办。

当然,经济杂文与其他经济类文章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恐怕就在于它要求语言文字更加生动些,不像专业论文与政策文章那样枯燥。又要理论正确,又要深入浅出、说透问题,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应该说是对作者们的一大挑战。

从读者这几年的反映来看,我想人们是需要经济杂文的,因为它们起到了普及经济学知识、帮助大家理解各种经济与社会现象的作用。在我们这个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还不普及、不发达的国家里尤其是这样。南方一家报纸曾登过一篇文章,希望我多写,甚至“主要写”经济杂文供大家看。现在出版这套“经济杂文集”,也是反映了人们对这类文章的需要。

从我个人来说,倒并不是由于人们拉我写经济杂文才被动行事,而是因为我自己的确喜欢在刻板的专业论文之外写些轻松一点、活泼一点的经济杂文。把对经济学的一些了解与体验,用较为通俗、形象、具体的方式写成大家较容易接受的文字,应该说也是一种享受(这并不否定写专业论文也有它特殊的享受)。但我也不可能写得再多,这几年约我写专栏的报纸杂志还有若干家,我都没有允诺。毕竟,我还有其他的研究要做,有其他的文章要写,不能一天到晚总写杂文。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一篇千把字的小文章要想写好也要费一番心思,花一定的时间,还要放一放润色修改,并不像有人说的“随手的事”。杂文写得太多,其他的事就别干了(这一点请被拒绝的报纸杂志谅解)。不过无论如何,能为经济学知识的普及做一点贡献,是我们这些人的一大快事。也希望读者们能从这些杂文中读出些乐趣,从而提高对学习经济学、研究经济学的兴趣。经济学本身会随着懂得它、研究它的人数的增加而增值,虽然我们这些人会随着在同一市场上“竞争者”人数的增加而贬值。

1998年10月27日 B5GFvhuD1AMO6nsp8cP6NyzmqWLok+lcrAeVEJacAXCFeWsn+KkcEzPH5Tdwop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