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写在前面

2012年为壬辰龙年,满族龙年“办谱”的传统在这一年春节期间表现得最为充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借此可以充分了解这一习俗,理解当今社会中传承这个习俗的满族民众。

我毫不犹豫地组织了一支春节考察队伍,其中主要是我的博士生于洋、吴凤玲和博士后孟盛彬、曾慧,此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王晓丽研究员、郭宏珍副研究员。我们这个队伍在冰天雪地中,在满族民众热情的款待中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春节。

图1 在莽卡满族乡尼玛察穆昆神树下的师生(左起):曾慧 孟慧英 于洋 孟盛彬 吴凤玲

满族在龙年或虎年的正月举行祭祖续家谱仪式,是其独特的习俗。中国古代属相文化中龙、虎为大,选择这样的年份办谱祭祖蕴含着对家族未来的期望,希望家族人才辈出、事业发达。吉林九台市满族各氏族传承的祭祖仪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时至今日这种传统习俗仍然保留相对完好。九台市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和吉林市之间,北邻德惠市,南靠双阳区,西和长春郊区毗邻,东南与永吉县接壤,东面与舒兰市隔松花江相望。九台市是满族萨满文化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被称为“萨满活化石之乡”。经有关专家考察论证,2006年3月30日,九台市被吉林省政府正式批复为“中国萨满文化之乡”。

2012年1月25日正月初三晚,我们踏上了北上列车前往九台市,开始此次考察活动,由于事先安排周密,我们一路都很顺利。

正月初四(1月26日)早5点,我们下了火车,当时天还没亮。刚一下车,我们就感到刺骨的寒风。来接站的石文继是锡克特里家族(即石姓)的族长,属“文”字辈,为石姓第13代,在现今石姓家族中辈分很高。他告诉我们,在他之上“清”字辈中在世者已经不多了。在满族传统社会组织中,辈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世代沿袭。按照石家祖先传下来的20字辈分单字排序为:清、文、宗、继、盛;庚、兆、永、明、良;朴、蕴、祥、微、玉;昆、鹏、保、润、方。

从火车站到莽卡满族乡,坐汽车要将近一个小时。石文继一边开车,一边和我们交流国内萨满文化研究现状,介绍石姓家族近些年的情况,他还简单地介绍了石姓家族历史的来龙去脉,使我们有了初步印象。石姓先祖吉巴库,锡克特里氏,清代打牲乌拉珠轩达,带着石姓的一支来到乌拉街驻扎,繁衍延续至今。吉巴库生一子名萨喀奈,萨喀奈生7子。

龙年春节办谱的满族人家很多,我们这个小队伍难以应付这么多的考察现场,无奈我只好把大家分成3个小组:到小韩屯石姓家族调查的是孟慧英、郭宏珍、于洋,到其塔木关姓家族调查的是孟盛彬、曾慧,由于莽卡满族乡杨姓(尼玛察)家族仪式的时间延后,我决定其他人和这两组成员根据个人任务完成情况陆续前往杨姓家族考察。

我们先到了小韩屯石姓家族,然后孟盛彬和曾慧再前往关姓家族,石姓族长石文继派车送他们到关姓办谱的村庄。2012年1月26日(正月初四)傍晚时分,他们到达此行要考察的目的地——罗关家族穆昆达关云德家,在莽卡满族乡腰哈什玛屯屯北,即其塔木镇刘家满族村的腰屯。

孟盛彬和曾慧从初四到初九全程参加了罗关穆昆的祭祖活动,对活动现场进行了拍照和录像,并尽可能地开展访谈。考察结束后,他们细心整理考察资料,撰写了考察报告。

在认真阅读了孟盛彬和曾慧的考察报告之后,我对他们的工作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注意到有必要再次深入下去,到罗关家族核实他们的一些萨满文化知识,补充还不够充分的家族文化史方面的资料。为此,我带着博士生于洋于2013年1月3~10日,再次来到腰哈什玛屯展开调查。

图2 曾慧与孟盛彬在考察现场

图3 孟盛彬与族长关云德

图4 走出访谈的人家

图5 曾慧在现场访谈

图6 孟慧英与罗关家族穆昆达关云德走在腰哈什玛屯的乡道上

再次访问腰哈什玛屯,主要进行的工作是与萨满交谈,核实他们的仪式程式、具体仪式步骤、仪式祭品和所有仪式唱词以及他们所理解的萨满文化知识。这些工作主要是围绕仪式录像进行的,我们对每一个仪式环节都进行了检查,对每一项祭品内容和摆放惯例逐一核对。每个仪式过程中的萨满满文唱词的发音是最难识别的,为此我们在萨满的指导下对每个词、每一唱段都进行了记音与记录,并根据萨满的理解进行了初步的翻译。总之,我们力求在对仪式的描述中、对罗关家族萨满文化知识的介绍中,减少知识性错误。

我们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罗关家族史和萨满文化传承的重新梳理,因此对有关该穆昆的家谱、谱单、萨满传承进行了逐一核对,特别是对满文萨满文本和满汉合璧式萨满文本进行再次核实。

图7 与萨满关长继、族长关云德交谈

图8 与萨满关连福一起核对萨满唱词

图9 萨满关长兴在核实唱词

图10 萨满提供的祭品摆放

罗关穆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保留了满族文化和与祭祖相关的很多有形文化物件。关云德族长再次带领我们察看罗关穆昆的堂子、祭祖所用的祭器、盛放供品的食具等。我们还特别记录了关云德穆昆达制作萨满鼓和萨满腰铃的过程,因为这些都是与萨满文化密切相关的技艺,非常珍贵。

此外,我们还有幸与罗关穆昆萨满文化知情人进行了交谈,了解了这个家族往日生活中的一些信仰状态,甚至得到了一些珍贵的萨满文化遗物和听到萨满神话故事。我们还参观了关云德的民俗文物储藏室,并在其中获得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图11 萨满关连福提供的他学萨满时所作的笔记

图12 关云德提供的萨满文本和家谱谱书

图13 堂子

图14 堂子内的神龛

图15 关云德打开装神器的箱子

图16 罗关穆昆的老鼓

图17 祭祀用的盘、杯、壶

图18 罗关穆昆神案画像

图19 萨满裙子

图20 抬神时用的棒槌

图21 正在做萨满鼓的关云德

图22 关云德在焊腰铃环

图23 关长宇家的子孙口袋

图24 关长宇在讲述萨满神话

图25 关云德搜集的八旗军中的萨满神器

我们师生4人先后两次进行的现场考察和事后核实,共同构成了本书的写作材料基础。在孟盛彬和曾慧前期报告的基础上,结合第二次调查获得的新材料、新认知,我们重新进行了写作。这个后期工作是我和于洋完成的,其中于洋重点描写了罗关穆昆所有祭祀仪式的详细过程,并整理完成我们访谈中所有记录的电子文本。我则在他们工作基础上,进行该报告的整体安排,对罗关穆昆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萨满传承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整合。

我们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这个报告,离不开罗关穆昆的全力支持。他们无微不至照顾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倾囊相助。

图26 清晨的腰哈什玛屯 h2uHYJo6fIb+SALclxLh1+2agIdIFwV0KqkTPMWgnAXujl6nTQHNum+POO1K0KD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