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全球化诞生于哥伦布大交换。大交换时代,欧洲博物学家,或者说,植物猎人成为时代英雄。他们勘察那些所谓未知或处女疆域,“发现”欧洲感到陌生和不曾拥有的植物——从贵重的经济植物(如豆蔻、橡胶)到药用植物(如大黄、金鸡纳霜)再到观赏花卉(如热带兰花、云南高山杜鹃),甄别和命名植物属种、功用、价值等,确定它们与欧洲的归属关系(通过引种、归化、培育新品种、建立海外种植园等)——这种植物学的帝国野心源自并成就了克罗斯比所称的“生态扩张主义”。

英国邱(Kew)植物园的创始人约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1743—1820)是英雄中的英雄。1770年,他跟随库克船长登上“奋进号”首航太平洋,在澳大利亚植物湾一带收集到大量标本,这其中就包括他称之为黏胶树(gum tree)的桉树 ,后来被法国植物学家德·布吕泰勒(L'Héritier de Brutelle,1746—1800)根据其隔膜包裹花蕾(cap covers bud)的形态命名为eucalyptus。

班克斯是一位精明而有远见的贵族植物学家,毕生致力于将异域植物转化和开发成可让英国获暴利的经济作物,例如,“将南太平洋的面包果树引入西印度群岛,将茶从中国引入印度。” 然而,他并未预见桉树将作为澳洲唯一回馈旧世界的物种,会“全球化”世界林业体系及关联经济,更不会预料到这次“乍然相逢”的生态后效:自19世纪初开始,桉树凭借其生物优势,远播、扩散,用生态学术语来说,“大规模入侵”120多个国家,包括距离澳洲万里之遥的晚清中国。

当速生易栽的桉树郁蓊于一度沦为“秃赭山地”的地中海沿岸国家, 成为意、法、西、葡诸国“食利不已”的新财富之源时,曾经排名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清朝正临近崩溃,内外交困、国弱民贫,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尽管此时的清朝政治制度已经积重难返,但一批有识之士依然对实业救国充满幻想。如果说,16世纪中期经由东南亚传入的美洲农作物引发了中国“粮食生产的革命”,帮助入关不久的清政府迅速巩固了远离传统麦稻产区的地方统治,那么,清朝末年,从洋务运动的领袖(如张之洞)到戊戌变法的中坚(如康有为),甚至力挺祖制的遗老(如罗振玉)则寄希望于“广兴艺植”,重振中国林业,进而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这一时期,时有《振兴林业策》(罗振玉,1900年)、《论林业》(佚名,1904年)、《林业宜推广说》(佚名,1904年)、《论我国急宜振兴林业》(佚名,1907年)之类的建言见于《农学报》《商务报》《广益丛报》《牖报》等,主旨不外“林业亦为生利之大端”“富民之政虽多,非先振兴林业不可”等。1906年,御史赵炳麟上奏清光绪皇帝:

近日英、美、日本列邦,其所以图富强者,事不一端,而尤以农林为先务。盖农林者工商之母,财富之源,故必设专学以研究之,立良法以维持之,使国无旷土,野无游民,悉合我国古时王政也。中国农林废弛久矣……皇上念本图,重民食,特立农工商部,意在举孟子所述王政,见之实行,且参用东西各国新法新理,我国转贫为富,化弱为强,此其关键。

赵氏颇能代表清末民初知识阶层的“时代情绪”:焦虑和乐观。焦虑于林政不修所带来的环境危机,森林资源枯竭,民生凋敝;乐观于造林十年即可获利,国运回春的前景。这种情绪甚至感染到负笈美国深造林学的陈焕镛(1890—1971)。1911年1月,陈焕镛在《中国留学生月报》发表《中国林业》一文,将中国林业的兴衰与文明的存续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文明国家所面临的林业困境都不及中国的巨大。在危及她的繁荣、未来及生命的各种事务之中,林业困境最为紧迫也最具破坏性。然我国讲求林业者寥寥无几。造林不容耽误,毕竟焕然改变濯濯不是一日之功。” [3]

在此语境之下,有识之士逐渐达成“振兴林业、选种为先”(梁希语)的共识。他们一方面向外广求“繁殖易、生长速、用途广”的经济树种,如美国刺槐、楸树、英国梧桐、巴西橡胶树等,一方面向国内民众推介优良树种的性质、用途及栽培方法,诸如《劝种洋槐》《劝种梧桐浅说》《劝种杨树浅说》之类的科普文章风行一时,而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引种桉树的专著——吴宗濂辑译的《桉谱》由商务印书馆代印,附录的桉树照片首刊于1910年的《东方杂志》,并以“劝种桉树”的标题重刊于《广东劝业报》(1910年)和《安徽实业杂志》(1919年)。吴氏盛赞桉树是“嘉木珍品……树之十年高可参天,性质坚韧,与椐木相类,取材甚广,大者可备栋梁之选,小者堪应器具之需,利物卫生,与国脉民生大有裨益”。 从1910年到1947年,继《桉谱》之后的20多篇推广桉树的文章、两部专设有桉树章节的论著《造林学各论》及《科学知识》,虽然侧重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桉树“皆有莫大之利益”,不仅关乎中国林业前途,甚至关乎民族存亡,如袁汉邦的《种桉树为吾粤林业之先务》(1922年)和戴渊的《湘省倡造桉树林刍议》(1943年)等,特别是后一篇,写于中国抗战进入僵持的阶段。戴渊有感于大后方的铁道交通建设木材短缺的现状,而桉树七八年即可成材,故建议:“际此抗战时期,吾林界之育苗造林,宜以采植具有国防经济价值,而又能适合当地风土之特用树种为目标。故于湘省倡造桉树林,但有其迫切之需要在焉。” 显然,这篇刍议的价值已经超过林学范畴,其所透露出的务实态度与乐观精神成为一代林人的写照——坚信中国一定能够赢得胜利,并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细读《劝种桉树》的话语以及相关“软文”,我们发现,限于清末民初的历史条件,最初作为庭院观赏树和行道树而引入的澳桉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也未取得吴宗濂所展望的“倍蓰之利”,但其蕴藏的巨大价值还是逐渐得到民众的关注,并与剧变时期的诸多中国经济文化议题密切交织。 6h8Yw+0RW6oNQKOf3HIfZrqKfIdfdJU7OETeqVAluQiupcQU06o8PBX56aO15TQ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