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思路是,首先,明确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确定研究的领域范围、人物范围、时间跨度及研究内容,其中又重点研究美国人类学协会伦理律令和美国口述历史协会的工作守则和法律规范,且以此为学理基础,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予以必要的调整,并作具体说明;其次,通过项目准备、实地采访和资料整理三个阶段,对中国大陆当代古籍版本学家进行针对各自擅长的访谈;最后,以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理论著作,对古籍版本鉴定中的个人经验、方法与案例予以整理,最终集成中国大陆当代古籍版本学家的版本鉴定经验、方法与案例,以文本与口述的辩证统一,整体、联系地考察问题,综合分析,得出实事求是的全局性、宏观性结论。
研究方法是,将口述史的一般理论、原则、方法运用到古籍版本鉴定的实践研究中。具体包括:首先,对中国大陆健在的当代古籍版本学家鉴定经验、方法与案例研究上,主要采用访谈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其次,在整理集成中国大陆当代古籍版本学家鉴定经验、方法与案例上,主要采取文献研究和解释建构相结合的方法;最后,采用学术史研究法对前期整理集成的成果予以综合研究,从学术史发展的视角,深入考察其纵向脉络,广泛关注其横向剖面,揭示其意义与影响。
创新之处,首先体现在学术思想上。我们认为,古籍版本鉴定经验的传承,文本之外,尤其离不开前辈学者的“言传”和“音传”,乃至“像传”,这是由古籍版本学学科特性决定的,而口述史恰恰可以弥补单纯基于文本研究的不足。本书以口述史料为视阈,系统考量中国大陆当代古籍版本学家的鉴定经验、方法与案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集成与综合研究。这些都是目前口述史学或古典文献学研究中鲜有涉及的领域。这不仅体现了我们能结合学科特性,将“口述史”与“文本研究”互为补充的学术新思想,而且彰显了我们借鉴相关学科理念与方法充分挖掘本学科学术资源的学术特色。其次,体现在学术观点上。我们认为,口述史绝不仅仅是世人眼中的录音笔和摄像机,它有其自身的学科规律和特点,它是“立体的、全景的、动感的、互动关联的、带考据的”创造性劳动,其全部工作始终都应受到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的双重约束。口述史面临的最大难题或首要问题就是记忆与回忆的“可靠性问题”,应该恪守口述、文档与研究“三位一体”的原则。最后,体现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除了运用古典文献学的目录、版本、校勘、辑考等基本知识与方法外,还在研究进程中综合口述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采用相对适宜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