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神社的空间

日本大大小小的神社,其空间构造各不相同,但在其中,作为神道设施的基本元素却是大同小异的。神社空间大致包含了以下基本构造要素:鸟居、参道、灯笼、手水舍、神乐殿、社务所、授予所、纳札所、绘马悬挂处、摄社末社、狛(音:bó,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狼而有角的野兽)犬、拜殿、正殿等。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鸟居。鸟居是神社中用于区分“神域”和“俗界”的结界,用来标示神域的入口,是一种“门”。大一些的神社会有“一之鸟居”、“二之鸟居”、“三之鸟居”,即有三道门,小一些的神社往往只有一处鸟居。鸟居作为神域的入口,是神社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关于鸟居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在日本神话中,太阳之神天照大神躲藏到天岩户时,八百万神灵为了让天照大神现身,就载歌载舞,故作热闹,并让公鸡啼叫,那时公鸡所停留的枝头就是现在鸟居的原型。也有其他说法认为鸟居是从海外,如中国、朝鲜等地传入日本的(图1-1、图1-2、图1-3)。

参道。古时候的神社往往在山上,整座山都是神域,所以会有无数的台阶和长长的参道,并以此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恭敬。神灵降临、请神等隐秘的仪式往往在深夜,因此,参道两边会安置灯笼。后来神社慢慢迁入街市,台阶逐渐消失,只留下或长或短的参道,以及各式各样或实用或装饰的灯笼。在狭义上,参道仅指进入鸟居之后神社内的道路;在广义上,熙熙攘攘的街市中通往神社的道路都可以说是参道。也有不少神社有多条参道,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参道被称为“表参道”。东京市内的“表参道”一带以前就是明治神宫的参道,街道两旁还遗留着两尊巨大的灯笼。参见图1-4、图1-5、图1-6、图1-7。

灯笼。当代神社的灯笼也各式各样,有安置在参道边、庭院里用于照明或作为装饰的,有作为献灯奉纳给神社的,有作为“御灯”供奉在神前的,也有出现在祭礼活动中增添节日气氛的。降神、送神、迁座、神葬祭 等隐秘肃穆的神事需要熄灭灯火在黑暗中进行,这时会使用尽量微弱的照明灯笼。灯笼从材质来说,有木灯笼、纸灯笼、铜灯笼、石灯笼等;从样式来说,有落地灯笼、悬挂灯笼等。参见图1-8、图1-9、图1-10。

手水舍。手水舍是参拜者为了拜神而洗手漱口的设施,一般位于参道旁或社殿旁。拜神前要斋戒沐浴、清净身心,这和中国的习俗是一样的,随着时代变迁,仪式简化,只留下手水舍,供游人和参拜者洗手漱口,表达敬神之意。洗手漱口是参拜前必须进行的仪式,这一简单的行为,更重要的宗教意义在于以一颗真诚的心敬神。或者说,通过洗手漱口,要达到的更重要的目的是“洗心”。如,东京神田神社手水舍的水盘上写着“真心”(图1-11),日光东照宫手水舍的水盘上写着“洗心”(图1-12)。

神乐殿。神事中向神灵奉纳时表演的歌舞叫作神乐,表演神乐的社殿就是神乐殿。神乐的表演形式在平安时代中期被固定下来,现存神乐歌约90首。神乐主要在神社的祭礼活动中演奏,如果神社中有神乐殿,神乐就主要在神乐殿中演奏。有的神社没有神乐殿,神乐就在拜殿演奏。神能殿是神乐殿的一种,表演与神相关的能乐。能乐最初起源于神社里祭神的艺术,后来独立出来,成为日本人的代表性艺能。参见图1-13。

社务所。也叫作参集所、参集殿,指神社的事务所或办公室,是处理神社事务的地方。如有祈祷、参拜等事宜,都须提前和社务所联系,这里也是为祭祀活动做准备的场所。参见图1-14。

授予所。也叫作神札所。“札”在日语中是神符、护身符之意,授予所是神授予护身符的地方,常常表现为纪念品售卖处,销售护身符、绘马、除魔箭、小铃铛、钥匙扣等。参见图1-15、图1-16。

纳札所。纳札所是指奉纳神符的地方。神符日语叫作“神玺”,本意是“神灵附身物”,作为保护神请回家供奉起来。按照日本的惯例,每到新年,都要到神社里求新年的神符,因此,就把旧年的神符送回神社,回收后由神社统一处理,很有一派“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味。有的神社的“纳札所”是一个箱子,放在授予所的一个角落里。参见图1-17、图1-18、图1-19。

绘马悬挂处。绘马是人们向神社祈祷时或还愿时奉纳的一种画有图案的木板。神道中认为,神灵是骑着马从山中降临的,因此,向神灵奉纳马匹以供乘坐。在民俗信仰中请神的时候,人们会让一匹马跑进山里,等马跑回来的时候,人们就认为马驮着神灵回来了。奈良时代(710~794年)的《续日本记》中,有奉纳神马作为神灵坐骑的记载。根据《常陆国风土记》的记载,从崇德天皇 的时代开始,出现了在神事时进献马的习俗。于是,没有钱财向神灵供奉真马的人,逐渐开始用木、纸或土等材料做成马的样子,代替真正的马奉纳给神灵。从奈良时代开始,出现了画着马的图案的板子。进入室町时代(1336~1573年)后,出现了匾额式样的大型绘马。画的主题也不再局限于马,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图案,如稻荷神社的绘马上会画着稻荷神的使者狐狸的图案。另外,人物像、建筑物、生肖等,甚至文殊菩萨的形象也出现在了绘马上。参见图1-20、图1-21、图1-22、图1-23、图1-24。

摄社、末社。“摄社”和“末社”是指在神社境内或神社附近的、由神社管理的小规模神社,即附属神社。一般来说,摄社供奉的是与该神社本社祭祀的神灵有密切关联的神灵,大致有三类:其一为主神的妻神、子神、仆神等;其二为主神的荒魂,即神灵暴虐的一面;其三为本地氏神。末社供奉除此之外的神灵,如《古事记》中的八百万神。从等级上来说,本社的等级最高,其次为摄社,最后是末社。在本社的境内的摄社、末社叫作“境内社”,在神社境外拥有独立土地的被称为“境外社”。参见图1-25。

狛犬等。狛犬是日本传说中一种长得很像狮子和狗的野兽,是神的使者。通常,无角的狮子和有角的狛犬算作一对,一般面对面放置在神社入口或社殿入口的两边。狮子在左边,张着嘴,狛犬在右边,闭着嘴。在神道中,有很多动物都是神的使者,有哺乳类、鸟类、爬虫类或者想象中的动物。如稻荷神的使者是狐狸,春日神的使者是鹿,弁财天的使者是蛇,毗沙门天的使者是老虎,八幡神的使者是鸽子等。参见图1-26、图1-27。

拜殿和正殿。正殿是神社最中心的建筑,用于安放神灵的神体或神座。拜殿在正殿前面,是人们参拜的场所。有的时候,正殿和拜殿之间还会有币殿,用于奉纳各种供品。瑞垣是围绕在正殿和拜殿周围的栅栏,有石头栅栏,也有木头栅栏,是神灵所在的标志。正殿只用于安放神体,如岩石、镜子等,不对外开放,所以一般会比拜殿小,平时也看不到正殿的内部。有些神社直接将山作为神灵的本体来祭拜,所以没有正殿,只有拜殿,有的神社甚至连拜殿都没有。参见图1-28、图1-29、图1-30、图1-31、图1-32、图1-33。

拜殿是用于举行祭礼诸活动的神殿,祭祀时神职人员会在拜殿入座,所以拜殿多为开放式结构。拜殿一般要比正殿大,有时也兼具神乐殿、社务所的功能。拜殿前放有“赛钱箱”,类似于中国寺庙中的功德箱。一般人们去参拜神社时看到的都是拜殿,人们在拜殿前拍手祈祷,常常注意不到正殿,因此很多参拜者都会误以为拜殿是神社的中心建筑。

当然,因神社规模、等级不同,其结构的繁简也会不同,也会出现诸多形式的改变。简单的神社,甚至只有一个小小的祠箱作为正殿。参见图1-34。

在后文各个神社的具体分析中,我们把神社的空间设施分为共性设施、中性设施、个性设施。共性设施是神社共通的设施,没有很多的人神色彩;中性设施也是神社共通的设施,但是其中具有较多的所祭祀人神的个人色彩;个性设施并不是神社共通的设施,而且具有强烈的所祭祀人神的个人色彩,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看作神社中较为异质的纪念设施。另外,还有一些神社的附属设施,如会馆、资料馆、展览馆、茶室等。 3psdLHGzoFWUOdOBpCg0Ay0gCAmktS97wKWpPrNKXc9v0dO+hZZ8hJDv3zZOxm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