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祥银
笔者在《口述史研究》第三辑《主编的话》中曾指出:“2018年,对于中国来说,则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而作为见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时代变迁的重要历史时段,改革开放40周年也自然成为口述历史实践与研究的重要主题。”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样,也有众多口述历史实践与研究项目将围绕这一重大历史节点展开。比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中的“党史·党建”学科就将“新中国70年口述历史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列为重要选题。 而于2019年5月18~19日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主题为“新中国70年:历史经验与研究方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史理论研讨会也将“口述史与国史研究”列为重要讨论主题。 此外,也有政府部门与相关单位将口述历史活动与成果作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形式,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发起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重大历史事件口述史料》征集活动、北京市西城区委老干部局与区档案局联合实施的“西城老干部口述史”项目、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的“浙电记忆”口述历史档案采集活动、泰康之家策划发起的《共和国建设者口述实录》百人百集纪录片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开展的《建国7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口述史》活动。
基于上述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口述历史实践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笔者认为,作为联结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桥梁,口述历史的学术性研究与公众化实践渐成趋势,在当代历史的记录、保存、研究与传播中,口述历史将是标配。
现在,回到我们这本学术集刊。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口述史研究》第四辑共收入专题学术论文11篇,来自澳大利亚、英国、捷克与中国的12位学者围绕口述历史与环境研究,口述历史、记忆与认同,口述历史与女性研究,口述历史教学,以及口述历史经验总结与思考等专题展开跨学科与跨领域探讨。
在特稿《理解环境变化中的口述历史与科学知识——新南威尔士州图穆特地区的个案研究》一文中,澳大利亚莫纳西大学(Monash University)社会科学学院高级讲师露丝·莱恩(Ruth Lane)以新南威尔士州图穆特地区(Tumut Region,NSW)常住居民的口述历史为研究对象,认为通过口述历史获取的地方性环境知识(loc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有助于我们理解环境历史与不断改变的土地利用模式的影响。在她看来,尽管科学知识(scientific knowledge)对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其发生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洞见,但往往缺乏历史维度。而当地人的回忆可以补充历史记录以及对原因和过程的科学理解,从而更全面地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口述历史、记忆与认同”专题中的两篇文章以经历纳粹统治的个体口述历史为分析文本,进而探讨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创伤记忆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谁是幸存者?儿童大屠杀幸存者与世代身份认同的发展》一文中,英国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历史系副教授丽贝卡·克利福德(Rebecca Clifford)通过在1983年第一次美国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集会(American Gathering of Jewish Holocaust Survivors)中收集的口述历史,并结合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访谈资料,试图探讨集会等活动是如何对犹太人大屠杀儿童幸存者(child survivors)世代意识(generational consciousness)的发展产生催化作用的。作者认为,世代身份认同(generational identities)的建构并非(或不只是)取决于青年时期发生的事件,而取决于积极参与和叙述世代归属感的过程,这种归属感可能发生在生命周期的较晚阶段。而在《当今的口述历史何去何从?纳粹时期的个体记忆与故事》一文中,捷克奥洛穆茨帕拉茨基大学(Palack University Olomouc)历史系副教授拉德米拉·斯拉巴科娃(Radmila Slabáková)以当代口述历史与记忆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分析基础,并以二战和纳粹主义(Nazism)为主题的口述历史访谈为例,论证个体记忆如何符合主流文化模式(cultural patterns),并以公众可接受的方式被建构。
在“口述历史与女性研究”专题中,《“说和”的空间与“母职”的“选择”:社会主义革命与妇女主体性——基于对一位“40后”东北某国营工厂女性高级工程师的口述历史访谈》一文探讨了口述历史在特定个体女性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在该文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晋珩以一位“40后”东北某国营工厂女性高级工程师Z的生命史为个案,通过其在20世纪50年代的升学经历与改革开放后的弃校回厂经历,讨论集体主义时期依托于受教育权的妇女主体性何以在Z的身上通过“说和”得以实现,以及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关系到“母职”与家务劳动的妇女主体性如何遭遇制度性的制约,使得“回家”成为当时城市知识女性一种不成选项的“选择”。
“口述历史教学”专题则有四篇文章分别讨论口述历史在大学和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价值意义与经验反思。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何文平教授在《历史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口述史训练》一文中指出,借用口述史方法有助于将历史学习从文献阅读扩大到对“口述记忆”的理解。这些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学的内容,扩大了知识的视野,也为探索新的本科历史教学实践模式创造了条件。在《知识·实践·情感:高校历史系口述史实践与人才培养探微》一文中,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刘俊峰副教授和丁贤勇教授从多年来口述史实践教学的积累出发,从知识、实践、情感三方面,探讨口述史实践在培养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在教学改革中,以口述史实践为立足点,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增强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思考》一文中,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历史教师魏祺认为,将口述史教学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有助于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学生开展口述历史的实践及反思》一文中,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历史教师李毅以自己在初中生当中开展口述历史实践的丰富经验为基础,探讨与反思口述历史对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在“口述历史经验总结与思考”专题中,三位作者分别以各自的口述历史实践为例来总结经验与分享体会。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兴昀在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曲艺老艺人口述史采访的基础上,分析其史料和非遗保护两方面的意义,探究口述历史在深化历史书写和艺术传承中的作用,并探讨口述史采访中的得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专职副研究员刘宇则以西南联大口述历史访谈案例为中心,探讨口述历史访谈的技术性细节经验及启示,同时论及口述史法、口述历史项目操作及多元化应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张杨以四川大学新津口述历史调查为例,探索与总结了一套高校开展口述历史项目的基本流程:“寻找合作机构—确定口述主题—登记口述对象信息—组建口述团队—文献阅读研讨—注重访谈现场—整理归档”。作者指出,此流程以历史学为本位,每一步设计皆为得到相对客观的口述资料服务,并力图将口述与文献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于历史学学术研究。
此外,本辑还收入书评书介5篇,这些作品反映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口述史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希望能够为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