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残疾对人生是一种巨大的重负,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生活的挑战,共和国英雄如高士其、张海迪、朱彦夫等,不是沉沦、喟叹,不是甘于平庸,而是勇敢地奋起,做了许多连常人也做不到的事情,为我们每个人树立起了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崇高形象。
1983年,团中央做出了“向张海迪学习”的决定。党中央在批复团中央的报告时指出:“中央殷切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深入地向张海迪学习。要围绕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这个根本问题,学习她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习她渴求知识、刻苦自励的顽强毅力,学习她对社会尽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这个决定启示我们,共和国英雄的身残志坚精神的“志”至少包含三种含义:一是志气,也就是生存的勇气和崇高的信念;二是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三是舍己为人的志向。
新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士其,在美国做试验时因病毒侵袭而导致全身瘫痪,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从小因患脊髓血管瘤而高位截瘫,“当代中国的保尔”朱彦夫在战争中受伤而致残……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这些共和国英雄靠什么生存并成为生活的强者?靠的是不向命运屈服的生存勇气和坚定信念。
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在沂源县张家泉村,中共党员,曾任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他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是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要创造辉煌的人生,就应当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朱彦夫以对“使命”的执着、对命运坚韧的抗争,以悲壮的形式,超越自我的人生极限,又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文明建设的凯歌!1987年5月,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看望了朱彦夫,老首长鼓励他把当年在战场上目睹的我军英勇作战的情况写出来,把重残后信念不倒、意志不减的精神写出来,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这样,朱彦夫支撑着特等伤残、多病的身躯,七度春秋,七易其稿,将一部饱蘸着激情、饱蘸着热血、激荡着共产党人浩然正气的生命之作——33万字的《极限人生》捧给了世人。当有人问朱彦夫:“你重伤致残46年,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你是靠什么支撑走过来的?”他回答说:“信念!精神!我坚信:‘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困难达到了极限,剩下的就是一种重复。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朱彦夫的这番话无疑代表了高士其、张海迪等身残志不残的自强英雄共同的心迹,说明了他们都有一种支撑其走向崇高的强大精神支柱。
作为支撑英雄生活下去并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精神动力和支柱,是他们坚定而崇高的生活信念。这又包括两个方面。
张海迪在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的沉重打击下,也曾消沉过,甚至试图自杀。曾经历沙场考验的朱彦夫并不惧怕死,更何况他与死神搏斗达半年之久,但他却无法接受失去四肢、左眼、头背部多处受伤的残酷现实,为此他也想过轻生。然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生命的珍爱,使他们最终战胜了自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更需要确立起生活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否则就会懈怠乃至沉沦。张海迪确立的生存信仰是:“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就要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而奋斗。”她还表示:“因为残疾,我有很多事情干不了,但这些年能做的,我已尽力去做了,今后我也没有理由放弃努力。残疾的痛苦是人类的最大痛苦之一,尽管痛苦,我依然坚持活着,因为我相信,最终我将埋葬痛苦。”强大的精神支柱支撑着张海迪生活、工作,使她成为生活的强者,取得了健康人都难以取得的成绩。朱彦夫的生活信念最终来源于一名共产党人应该确立的崇高理想,得自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当他给学校的学生作革命传统报告时,发现自己还有用,尽管四肢全无,但还有嘴,还能为社会做点事情,从而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心。从此,他立志“不要国家照顾,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每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都是用长期的艰苦奋斗换来的;必须用经常的艰苦奋斗去换取长久的幸福生活,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和快乐务必坚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刚健不屈、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共和国自强不息的英雄,面对各种内在和外在困难,充分表现出顽强勇敢、奋勇前进、不屈不挠的大无畏气概。
张海迪自幼丧失了站立能力,无法上学读书。她决心以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向命运挑战。她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学习了大学的英语教材,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掌握了一定的医疗知识。张海迪深知“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未来”的道理,因此她决定继续深造,并选择了哲学这门高深而又枯燥的专业。在她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返回济南的路途上,因疲劳过度呕吐不止,竟至虚脱。面对残疾的痛苦,仅有一颗不屈服的心是远远不够的,战胜痛苦,让一件件有意义的事填满生命中的分分秒秒,才是最重要的。张海迪总是用这诗一般的语言激励自己。朱彦夫身残志坚,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一个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解便,自己装假腿行走,自己写字,从而为我们树立起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毫不气馁的强者风范。正是靠着坚忍的毅力和超人的意志力,朱彦夫不仅超越了自我,还战胜了种种外来的压力和险阻。他拖着残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带领大伙同穷山恶水做不懈斗争,改变着穷乡缺电少水、地瘦山瘠的贫困面貌,从而显示出“残躯硬骨可擎天”的豪迈气度。
残疾人英雄虽然身体残缺了,可他们的精神却是丰富的、完美的。他们似乎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克服种种困难,把自己的思想用书籍表达出来。新中国成立后,高士其有了工作,他那病残的身躯里,好像奔泻着一股生命的激流。除了科协大量的日常工作外,他还坚持业余搞科普创作。每写一篇文章,他都要进行紧张的思考。无论是几千字还是上万字,他都要在大脑里整理成章,这时他往往几天甚至几个星期都处于紧张的思考之中,手脚剧烈地抖动,眼球上翻,嘴里不由自主地哼哼。这种症状就像他每次犯病时一样,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直到把文章全部构思好方能安静下来。然后他一句一句口述出来,再由秘书一句一句地记录下来,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他只能用模糊不清的喉音叙述,碰到难懂的句子和字,有时要反复说七八遍,甚至十多遍,别人才能听懂;实在听不懂时,他就异常困难地用手哆哆嗦嗦地写出来。即使这样异常的困难,他的创作仍是那么认真执着,每篇文章都要修改至少七八遍。后来他身体状况的恶化使他无法口述,又再次拿起笔来写字。他用僵化变形的手夹着笔,哆哆嗦嗦一笔一笔地写着,当大家劝他注意休息时,他在纸上写道:“写作就是最好的休息。”
成了“名人”的张海迪,仍在执着地追求,坚实的步伐一如从前。为了更好地实现多为社会做奉献的人生价值,她勇敢地开拓出一条新路,拿起笔来同疾病再作较量。文学创作实在是一条艰苦、孤独的路,刚开始时,她觉得自己缺乏灵感,缺乏形象思维的能力,但她坚定地认为:既然生活迫使自己拿起了笔,就要让心中的那片文字荒原慢慢地充满绿色,要努力担负起文学的使命。1985年,她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几个月的时间就写了30万字。然后又以惊人的毅力战胜高位截瘫和癌症带来的双重病痛,用了5年时间,9次全文修改,终于完成了书稿。该书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并被翻译介绍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为了把先烈前赴后继的英雄壮举写出来,把共产党人为国为民而无私无畏、甘愿奉献的凛然正气写出来,把一个特残军人自强不息、向生命极限挑战的奋斗历程和拼搏精神写出来,以便教育后代,朱彦夫用嘴衔笔,用臂抱笔,终日弯腰弓背,摆臂屈腿,蜷身埋首,忍受由此带来的心力交瘁、病魔缠身等痛苦,苦熬苦写整整七个春秋,七易其稿,初稿50多万字,总计写下200多万字,最后写就一部饱蘸激情和热血的生命力作——《极限人生》。
困难达到了极限,剩下的就是一种重复。这极富哲理的话语充分展示了朱彦夫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坚忍不拔、不被困难所吓倒、不因挫折而灰心丧气的积极人生态度。在人生征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坎坷和障碍。我们应该像朱彦夫那样,不是抱怨和等待,而是想方设法去克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还未建成不发达国家、一些人还未完全脱贫的今天,更应该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光荣传统。朱彦夫的事迹昭示我们,人的生命潜能是非常巨大的,只要具备坚强意志,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高士其、张海迪、朱彦夫等人之所以令人钦佩,不仅在于他们展现了崇高和坚定的信念,体现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品格,还在于他们是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显现这些高贵品质的,在于他们同样具有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情怀,在于他们把个人价值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在于他们把进取性精神同协调性精神统一了起来。他们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不是一时逞能,更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而是受一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的强有力推动。
共和国的残疾人英雄群体确立了一种奉献于他人和社会的人生价值观。张海迪立志“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在朱彦夫看来,“只要能对社会做点事情,就活得有价值,就活得像个人样”。高士其、张海迪、朱彦夫等人深刻懂得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个人奋斗、自我实现,而在于服务于社会的人生真谛。他们没有忘记党的培养,没有忘记周围人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而是一方面努力掌握生活自理的能力,尽量减少社会和他人的麻烦;另一方面殚精竭虑,千方百计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做实事。张海迪还在鲁西小村时,就为万余人解除了病痛,后来又用自己挣来的稿费5万元钱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高士其半个世纪以来,顽强与疾病抗争,毕生致力于把科学交给人民和教育青少年的工作。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撰写了数百万字的作品,会见了逾百万的青少年,为发展中国的科普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朱彦夫具有共产党人的高度责任感和克己奉公、舍己为人的公仆情怀,具有科学高尚的幸福观。他认为,幸福是有层次的,起初,自己走几步不摔倒,就是一种幸福;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为群众多办点事,也是一种幸福;苦熬七年,写成一部书,奉献给社会,更是一种幸福;奋斗,就是幸福,幸福是一个过程,幸福是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