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要成为被半大小子气死的老子

民间有句俗话,叫“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当家里有一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当爸爸的往往会被气个半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孩子处于自己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长大的年纪,所以常常会因此而犯自以为是的错误。有的时候,孩子们自以为聪明,还会想办法捉弄父母呢!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权威受到挑战,而且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指挥和操控孩子,自然会觉得非常气愤。

结合心理学的心理年龄阶段划分,人们常说的半大小子,指的是5岁到12岁之间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是能力却没有发展到可以独立生存的程度。为此,他们非常叛逆,始终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不愿意继续听从父母的教诲。而真正的情况却是,他们只是自以为长大了而已,其实根本没有真正长大。他们对于人生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他们对于人生的很多困境也无法仅凭一己之力就能摆脱。他们内心混沌,做出来的事情让父母哭笑不得。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的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从而才能避免被孩子气得头昏脑涨,甚至歇斯底里。

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独立的需求。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因而还把孩子当成婴儿去对待。殊不知,孩子一旦自我意识萌发,就不愿意继续接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更不愿意总是对父母言听计从。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出现第一个叛逆期,他们在这个阶段里,自我意识觉醒,不愿意接受爸爸妈妈的安排和照顾。例如,有些4岁的女孩早晨起床之后会自己选择穿哪条裙子,而不愿意穿妈妈挑选好的裙子。等到了12岁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会更严重,甚至达到故意与父母对着干的程度。

其次,父母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要一味地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想法。很多时候,父母看待问题的角度与孩子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父母无法真正设身处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唯有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也接纳孩子的想法,父母才会真正了解孩子。

对于每一个父母而言,如何顺利地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这是最关键的。当然,因为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不同,为人处世的作风也不同,所以父母必须更加积极地了解孩子,也给予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有的父母看重说教,总是一味地教育孩子,殊不知,这只会导致孩子更加叛逆。有些事情如果后果不是那么严重,父母完全可以让孩子去做,等到孩子撞了南墙再回头的时候,自然会把父母的教诲听到心里去。有些父母只想防患于未然,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无虞的成长环境,殊不知,这么做反而会害了孩子,只会导致孩子始终处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境地。

有一天,乐乐放学后找爸爸一起回家。在距离家里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乐乐看到路边有卖西瓜的,非要缠着爸爸买西瓜给他吃。爸爸不愿意买,说:“从这里买西瓜,拎着走回家,一定很重。咱家楼下就有水果店,不如到了水果店再买,还省力气呢!”对于爸爸的话,乐乐充耳不闻,坚持要买西瓜。为此,爸爸和乐乐约定:“既然你坚持要买西瓜,那么就由你负责把西瓜拎回家。”乐乐表示同意,爸爸当即买了一个大西瓜。

刚开始拎着西瓜朝家走去时,乐乐还雄赳赳气昂昂的。然而,随着走的路程越来越远,乐乐觉得西瓜越来越沉,很快就累得气喘吁吁。在不太长的路程里,乐乐休息了三四次,总算把西瓜拎回家。回到家里,他感慨地对妈妈说:“妈妈,想吃个西瓜真不容易啊,快把我累死了。”后来,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乐乐毫不犹豫选择爸爸的方案:到距离家更近的地方购买东西,省得拎着太重了。

在这个事例中,爸爸的教育方式非常高明。他知道如果坚决制止乐乐买西瓜,乐乐虽然会照做,却无法比较出他与爸爸的方案哪个更合理。为此,爸爸答应乐乐的请求,给乐乐买西瓜,让乐乐自己把西瓜拎回家。经过这次劳累,乐乐再也不强求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就买西瓜了。

当发现孩子即将闯祸的时候,如果预料到后果严重,父母可以坚决制止孩子。然而,很多孩子不撞南墙心不死,对于父母的劝阻,他们往往不领情。对于这些有主见的孩子,既然他们不愿意听取建议,父母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从而让孩子主动回头,调整策略。这样一来,对孩子的教育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一定要注意,为了避免孩子把无意识做出来的闯祸行为变成故意做出来的闯祸行为,无论如何,父母都不要以打骂的方式强行喝令孩子,否则一旦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导致孩子的叛逆行为更加严重。记住,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父母唯有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才能与孩子处理好关系,融洽相处。 px31z1sKfvkXy1C9SDUhoMiieq0noFbL8oFpecmpHMVh04NKaWst4JQxmNGc6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