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昨夜一场大雨,今日阳光明媚,但翁家山老革命、老贫农小撮着的孙女翁采茶依旧坐在窗口伤感。天光从窗外射入,打在她不抹油也发光的刘海上,她的眼睛经过三代人的优化组合,已经不再那么鼓暴,凝视春天时虽然依旧残留着曾祖父眼神中的些许呆滞,但憨厚的嘴角一咧,结实的白牙一露,她自己就从祖先的外壳中彻底弹出,她像窗外蓬勃的一团新茶,四处飞溅活力。而且她既不是刚暴出来的米粒般的新芽,也不是绿枝成荫的老叶,她就是那种清明前后一芽一叶状如雀舌的优质龙井,闻一闻,喷喷香。

小撮着在堂前一角的门背后,忙着藏茶前的事情,手里捧着石灰袋,一边怨她:“发什么呆?也不晓得帮我一把。”

采茶把手衬在方方的额下,很不敬地说:“你自己晓得!”

小撮着把口大肚小的龙井坛一推,生气地盯着孙女,这时候祖孙两个的表情便因为血缘关系而奇异地相像。采茶是他一手拉扯大的,最近刚刚到了城里的湖滨路招待所烧锅炉冲开水,户口还在乡下呢,就开始人五人六了。小撮着很不满,威严地咳了一声,说:“人都要到了,你心思还没有收回来。”

“还说他们怎么好,也不看看现在几点钟!”孙女回过头来,看一眼八仙桌上的自鸣钟。土改后杭家送给小撮着的这口台钟,此时已经到中午十二点,但杭家人说好十点就要到的。小撮着懊恼地看看一桌凉菜,又盯着孙女,他越来越说不过她了,虽然他也知道,今天是相亲,杭家不该迟到。

“给你留点时间还不好?来装石灰袋!”小撮着想不出用什么话来解释杭家的这一重大失误,只好转移话题。采茶懒洋洋地走到爷爷的身边,开始帮着干活。

活儿并不多,一只龙井坛,高不过半米,胖着肚子,贮十三斤的茶,还得夹四斤生石灰。小撮着家多年都没有那么些茶了,自家自留地里能采几斤?今年捋捋刮刮,收了五六斤,还不敢让队里发现。国家规定得严,邮寄不得超过一斤,送人不得超过两斤,每个人只能留下私茶半斤到一斤。小撮着虽是老革命,却是脱了党的;虽是老贫农,却又是和城里资本家牵丝攀藤的。所以他躲在门背后,不想让队里发现他的能装十三斤茶的龙井坛——他千方百计弄来的茶,也只能装满一半,但左邻右舍连这半坛都装不满呢,有些干脆把茶坛都扔到屋外院角里去了。你想,茶都没有,还要什么茶坛?

小撮着的这只茶坛,就是从院后捡回来的,所以要好好地烘坛。这活儿小撮着在忘忧茶庄做了几十年。“解甲归田”后,给队里干活,大锅饭,手艺粗了。今日便技痒,下了一番心思,要把它给重新“细”回来。

他让采茶往纸袋里装生石灰,再用布袋套上。茶叶事先已用两层的牛皮纸包了,一斤一包,放在旁边矮桌上。然后,他开始了第三遍烘坛。

龙井茶的烘坛,先得两样东西,一只铅丝吊篮,盛了烧红的炭,用三根铅丝挂到坛底,烘十来分钟,取出;然后冷却,再来一次,凡三遍。小撮着为了这五六斤茶,就忙上忙下忙了一上午。他是成心想把第三次烘坛留给杭家的,他知道今日杭嘉和必带着侄甥孙辈来,就想创造一个热烈的怀旧的氛围,在七手八脚和七嘴八舌中,把儿孙们的事情给定了。

现在茶坛已冷过两遍,人影未见。眼见茶坛火气已尽,再不烘坛,就要前功尽弃了。他只得重新拨亮炭火,心里纳闷:东家杭嘉和一向就是个守时之人,他常用茶圣陆羽的人品来做例证,说: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这个“愆”字,东家专门做了解释,就是“耽误”的意思。今日却“愆”了,想来必是有原因吧。

祖孙两个,各想各的。那个已经在城里招待所当临时工的采茶,对爷爷的举动不那么以为然——烘坛三遍,空佬佬,犯得着?

采茶姑娘翁采茶有她的苦恼:一是想有城市户口而不能;二是招待所的小姐妹给介绍了一个对象,爷爷不但不同意,还要把城里寄草姑婆的儿子杭布朗配给她。这个杭布朗,又不像得荼、得放他们,从小就熟的。她从来就没有见过他,只晓得这个人一直在云南少数民族干爹那里的大森林里生活,二十出头才回杭州,工作也没有的,现在暂时在煤球店里铲煤灰,和她在招待所里烧锅炉冲开水有什么区别?爷爷把他说得千好万好,又有城市户口,又是世交,人又登样。总之配给他,天造地设。

她就赶到梅家坞,奶奶本来就是那里人,父亲又是那里的招赘女婿,一家人都在那里落户,只把她留给了翁家山的爷爷。现在是要办终身大事了,父母管不管!父母当然是管的,他们听了这门亲事,倒也轻松,说:“寄草姑婆家有个小院子,嫁到城里去,那有多少好!你爷爷错就错在土改前头回了家,贫农倒是变了个贫农,到底弄得我们都成了农村户口。虽说你现在当个临时工,哪年哪月能转正?”

翁采茶激动地说:“你们又不是不晓得,寄草姑婆的老公还在牢里呢!”父母听了,呆了一会儿,关上了门,说:“不是说冤枉的吗?人家死不认账,只说自己是共产党的人,一天到晚在告呢。”

翁采茶撇撇嘴,到底城里待了两个月,领导常到那里开会的,茶都替他们倒过七八十个来回了呢,也算见过世面了。她说:“告?一百年告下去也没用的,告来告去,还不是十五年?”

采茶娘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十五年已经到了,就说:“阿囡,管他真冤枉假冤枉,不要紧的,反正你还有七八个兄弟姐妹,其他人都好嫁娶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的。”

翁采茶很委屈,说:“为什么让人家嫁好人,让我给劳改犯做媳妇?”

父母沉默了一会儿,说:“1960年你们兄妹要饿死了,全部在羊坝头度饥荒,杭家救过我们的命,你忘记掉了?”

“那姐妹好几个,做啥硬要挑我?”

父母说:“采茶你弄清楚了,不是我们要挑你去,是你爷爷要挑你去的。你是爷爷一手养大的,这次能到城里去做工,还不是靠爷爷的牌头?他对你的好处,你自己想想去。”

翁采茶就闷声不响地回来了。父母对她不怎么亲,她是知道的。家里女儿生得太多,那年是要把她送给浙南山里人家的,爷爷要下了,三日两头去城里杭家讨奶粉炼乳,把这条小命养大了,现在要回报了。

正是梅雨季节,她愁肠百结地答应了爷爷,但心里很不平衡。肚里有事,手脚就乱,小撮着小心翼翼把六包茶叶贴着坛壁放好,伸手就去取那石灰袋。谁知还没接到手上,石灰袋就散了。小撮着跟嘉和几十年,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见不得做事情马虎。此时他一下子护住茶坛,盯着孙女就叫:“绍兴佬有什么好?要你这副吃相放不下!”

孙女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说:“人家是解放军!”

原来小姐妹给采茶介绍的对象是个绍兴人,在省军区当着干事呢。

小撮着又呵斥:“脱了军装,还不是老百姓!”

“人家会越升越大的!”翁采茶简直是气势汹汹地喊了起来。

“嘁!”爷爷惊奇又鄙视地问,“你怎么晓得他会越升越大,你是他的领导?”

“看得出的!”

“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了?”爷爷放下茶坛,乌珠突出,活像一只生气的大青蛙。

“我照片上看到过的。”

小撮着伸出巴掌:“给我看看。”

翁采茶本能地护住了贴身小背心的口袋,说:“就不给你看!”

爷爷见状便说:“我看好不到哪里去。”

“你反动,你敢说解放军好不到哪里去!”

小撮着吓了一跳,连忙“呸”了一口,以表明他刚才的话已经被他“呸”掉了,结结巴巴地说:“我是说相貌、相貌,相貌好不到哪、哪里去!”

这话才是触到了采茶姑娘的心肝肺上。实际上,如果那张两寸照片上的解放军叔叔不是那么英姿勃发的话,她翁采茶才不会动心呢。她为来为去,还不是为了这个绍兴当兵的小伙子的帅。从小到大,她就在这么一群牙齿龅出、乌珠外鼓的黑脸父老乡亲间长大,一下子看到这张穿军装的英俊的脸,她心头哐当一声巨响,从此太阳就从天上落下,一头砸进她的心里,所以她决不允许爷爷贬低他,便厉声叫道:“我告诉你,他就是生得好,生得像——”她一时想不出她的意中人应该像谁,突然眼睛一亮,说:“他生得像周总理。”

爷爷小撮着先是目瞪口呆,然后清醒过来,生气地说:“收回,收回,你给我收回!周总理什么人,啊,周总理什么人?你晓得什么,你见过周总理吗?人家是天人,我在梅家坞见到他两回,周总理一站,旁边还有什么人看得见?光都罩住了,我看来看去,就是他一个人了。”

采茶就被爷爷镇住了。她在招待所里,常听人家说周总理是四大美男子之一,还有哪“三大”她也搞不清楚。但周总理和采茶能手沈顺招谈话的照片她是看到过的。她承认周总理是美男子,但她认为她贴身小背心里的解放军也是美男子。

“他就是生得像周总理嘛。”她招架着,口气却软了很多。

“谁像周总理啊,谁像周总理啊?”一个小姑娘跳了进来,边跳边说,“撮着爷爷,快点给我们吃饭,我们都饿了!”

话音刚落,两个小伙子陪着一位老者进屋。老者抱拳说:“来迟了,来迟了……”

左边那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就说:“怪我,怪我,学校里有点事,耽误了。”

采茶认识他,嘉和爷爷的孙子杭得荼。那么右边的那一位,就是“他”了。翁采茶有些失措,有些无奈,有些紧张,还有些害羞,牙齿一咬,抬起头来。那人笑了起来,指着她说:“就是你啊!”

翁采茶只听得耳边又是一声哐当,另一个太阳就掉了下来,一瞬间,就把前一个太阳砸得个无影无踪。

杭布朗,在遥远的西南大森林里长大成人,小邦崴一手把他拉扯成会追姑娘的小伙子。正在大茶树下把情歌唱得方圆几十里山林有名,母亲要他回杭州了。他不能够老在森林里待下去,他的户口在杭州。

一回家,他就迅速地结交了一班酒肉朋友,寄草悄悄养的几只母鸡统统被他杀光,不年不节地大吃大喝三天。居民区的小脚老太婆们就轮流来侦查——布朗一视同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每人递上一块鸡肉。最后肉吃光了,就搬出一个大盆子,说是鸡汤,凑到老太婆们的皱嘴边。那段时间正在放一些边疆片:《五朵金花》《景颇姑娘》《山间铃响马帮来》……布朗又有异族情调,虽是大森林里出来的小伙子,却是在城里读过初中的,比《五朵金花》里的阿鹏还帅呢,老太婆们觉得他简直是从放电影那块白布上复下来的。她们抹着油光光的嘴唇回家时,决定对这种违反社会主义生活的做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初把布朗放在西双版纳,实属权宜之计。一来是小邦崴太想念这个义子,二来是罗力突然进了监狱,布朗的出身就成了大问题。为此全家人议过此事,谁也没叫寄草离婚,因为谁也不曾想到罗力这一去就没有再回家。

罗力是抗战胜利之后加入中共地下组织的。淮海战役中,他在他所属的那支国民党军队里成功地进行了策反工作,被收编之后,罗力一度春风得意,打进杭州城时,他也是接收者之一。没想肃反时他找不到他的入党介绍人——他说他牺牲了,他们是单线联系的。本来这事情还不足以让他坐十五年牢。问题是这东北人脾气大,受不得委屈,审他的人不过是诈诈他罢了,他却听不得,暴跳起来,结果把上头查他的人得罪了,铐进去再说。谁知一铐进去,浑身上下都是嘴也说不清楚了。罗力又死不认账,监外的杭家人跟着着急,有人建议不妨先认下来再说,或者刑还可往轻里判。寄草说:“他真是地下党啊,我比谁都清楚,他就是地下党啊。”那时候,寄草的老朋友杨真也已经从延安到杭州了,正春风得意地要上北京,他懂外语,又是老革命,国家要把他往国外放,当外交官去呢。他和罗力的遭遇可真是天壤之别。他很关心老朋友的问题,便问寄草:“你有罗力是共产党员的证据吗?他告诉过你吗?你参加过他的组织活动吗?”寄草就傻眼了,指着心说:“我凭我的心证明他是革命的,他是共产党。”杨真叹着气摇头说:“凭你的心怎么能够说明问题呢?”寄草火了,指着他的鼻子骂道:“杨真你忘恩负义,你做人不凭良心,我们还跟你见什么鬼?”大哥嘉和连忙喝住寄草,说:“不是杨真,罗力现在还不知怎样呢。”这话也不假,那时候镇压反革命,没人拦着,说枪毙也就枪毙了,罗力的命,真还是杨真说过话才保下来的呢。

杨真临走时还去看过一次寄草。寄草拎不清,也不想想杨真这种时候还来看她,那是什么样的情谊,话就很重地甩过去,说:“你怎么还来啊,我可是反革命家属了呢。”杨真摇摇头苦笑,想告诉她什么是延安时期的整风和肃反,又想,跟寄草哪里说得清这个。两人面对面看着,寄草眼泪就被看了出来,她想,杨真再也不是那个躺在烂被窝里仰望夜空憧憬共产主义的年轻人了,他们之间的那点朦朦胧胧的感觉,如今已经荡然无存了。杨真不懂女人那种物是人非的复杂感受,以为寄草是在哭罗力,就安慰她,说这么大的革命,天翻地覆,泥沙俱下,难免有吃误伤的,有些事情搞搞清楚也好。比如他杨真从上海跑了来后的那一段,在延安时也查过,要不是这次保育会和寄草出证明,他说不定也得挂起来,不是也和罗力差不多了。罗力就是脾气太大,这样不好,对组织一定要有耐心,要相信组织,积极配合,把事情真正查清楚。这些话寄草听得耳朵起老茧,就反唇相讥,说:“你要是碰到这种倒霉事情怎么办?”杨真听了,突然笑笑说:“真要有那么一天,恐怕也只有你这样的人会来看我。”他这么说一句,倒把他们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

也是罗力晦气,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身份证明。越找不到越火冒三丈,在监狱里一点也不老实,那刑也就往重里判了。到了这个地步,他们杭家人才全部傻了眼。二哥杭嘉平最清醒最务实,首先看到了监狱外的母子该如何活下去,于是提议,先把小布朗的姓由罗改为杭。“这是一个实际问题,”已经是省政协委员的杭嘉平说,“他姓罗,就会有许多人问他,姓罗的父亲在哪里。所以不如让他姓杭。新社会,男女平等,姓母亲的姓,也是很正常的。”

对改姓问题大家都没有异议。方西泠的儿子越儿就改了两回姓了。原本随父姓李,李飞黄当了汉奸,方西泠离开他去了美国,把儿子托给了前夫杭嘉和,越儿改姓了方。共产党执政,重新登记户口,被收为嘉和义子的方越就正式姓了杭,杭方越,听的叫的都顺耳顺口。

布朗姓了杭,但依旧有个罗姓的父亲的问题。所以寄草干脆一咬牙,让小邦崴带走。江南与云南,真正是天各一方啊,别人都说寄草狠心,只有嘉和支持妹妹。他说:“不是还有寒暑假吗?眼睛一眨的工夫就好回来的。”

眼睛一眨就眨了十五年,“反动军官”罗力表现再不好,还是刑满了。当局让他留在劳改农场,外人看来,和劳改也没什么区别。寄草这才下了决心,小布朗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大舅介绍他暂时到一家煤球店里铲煤灰,还算是消耗掉一点精力,但这种黑乎乎的生活让小布朗实在憋气,下了班后和妈妈谈不了几句话,妈妈就要去上中班。他发现江南城里的亲戚到底和大茶树家乡的人们不同,比如杭家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们喜欢他,但都没有扎堆的习惯,但小布朗是有扎堆习惯的,他不习惯孤独。

小布朗闷闷不乐,一下班便倚在门前,洞箫横吹。没过几天,马市街的巷口就传开了一个消息:有一个年轻的流浪汉,日夜在家门口发情呢。

一群失意失业的男女青年,顿时闻风而来。向晚时分,捧着饭碗,立在小布朗家门前的台基上,听他唱歌。

布朗是有他自己的情歌的,和《外国民歌二百首》上的歌儿都不一样。有一首中国民歌,年轻人也都会唱,叫作《小河淌水》,可他们那叫什么唱啊,白开水一样。杭布朗的唱才是唱呢,和特级龙井茶一样地隽永啊——

……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

杭州弄堂里穿进穿出的那些个小家碧玉们,有几个听到过这样的近乎叹息的“哥啊哥啊哥啊呀”,那三个“哥啊”真正是惊心动魄,真正是要了那些个杭州姑娘的命。她们谁还有心思去弄堂居民区跟缠过小脚的老太婆啰里啰唆读报纸学文件发老鼠药啊,一天就盼着傍晚,好到杭家门口去听——哥啊。

这一来小家碧玉们的娘不答应了,她们纷纷跑到居民区去告杭布朗这个小流氓的状,她们不免耸人听闻地说:“我们的孩子,虽不都是生在新社会,却也可以说都是长在红旗下的了。如今每日到那国民党劳改犯的家门口去混,哥啊妹啊的,他是谁的哥,他这样出身的人配当哥吗?”

居民区老妈妈顿觉问题严重,便叫来已经在街道小厂里糊纸盒的杭寄草谈话。寄草听着她们的一番话,也不申辩,回家便问儿子,是不是天天唱歌没干别的?

儿子说,还能干什么啊,就唱歌她们还难为情呢,倒是想叫她们跳舞来着,谁敢啊——胆小的汉人!没趣的汉人!

当妈的不想告诉儿子,他是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汉人。又想,其实儿子不是不知道。她说:“她们说你要是实在憋不住,可以像‘大跃进’时那样,弄些革命的东西来念。”

小布朗不知道一时半会儿的,革命的可以念的东西哪里找去。杭家几乎没有人是学文的,小辈中得荼好不容易学了文,却又是学的历史。《唐诗三百首》倒是有,但是它也不革命。寄草东翻西翻,翻出了一份侄儿杭汉从苏联带回来的茶叶杂志,意外地发现里面有一首汉译诗,夹在杂志当中,正是他们这一代人熟悉的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

布朗就念了起来:

白熊

驯鹿

爱斯基摩——

茶管局的茶

谁都爱喝。

哪怕喝到北极

也觉浑身暖和。

“这是什么诗啊,”布朗哈哈大笑说,“好。不让我唱阿哥,我就唱马雅可夫斯基卖茶。”

当晚,杭家院子一片的嚷嚷,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茶庄开到杭家门口来了呢。他们这样嚷着:

我敢向全世界

起誓:

私营公司的茶叶

太次。

茶管局

有信誉。

茶叶成色

你请沏出来一试,

整个房间,

会香得如花喷放,

千红万紫。

老太太们这会儿听清楚了,原来刚刚成立了一个茶管局,想买茶,尽管上那儿去。这几年国家控制买茶,一个人只能买半斤,正愁着不够喝呢,这下子好了,有一个茶管局了。要票吗?要什么票,票是什么都没有才想出来的法子啊。老太太们也不让无业青年们再往下念了,她们急赤白脸地凑上去问道:“茶管局在哪里?我说蛮胡佬,茶管局在哪里?”

布朗说:“茶管局?茶管局在苏联啊!”

众婆婆们闻听大怒,闹了半天,茶管局还在人家“苏修”的地盘上。这是可以拿来莺歌燕舞的吗?这是可以拿来朗诵的吗?这是可以聚集年轻人日唱夜唱的吗?她们吃不准这算不算是反革命行为,也吃不准到底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个茶管局。她们且按下满腹疑虑不表,那天夜里,她们截住了刚下中班回来的寄草,开门见山地说道:“都道你市里头有大干部认识,所以你丈夫在牢里,人家也为你作保。这个你要领人民政府的情才是。新社会里做人,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寄草说:“我新社会里做人这样做,旧社会里做人也这样做的。”

众婆婆们听得几乎厥倒,她们也吃不准这是不是反动言论,只好说:“你这样说话,小心公安局抓了你去,有人保你也保不住。”

所谓有人“保你”,的确有一段掌故。话说“三反五反”之时,有人揭发杭寄草,说其原本是反动军官的老婆。居民区里要争先进,正愁抓不出一个反革命呢。墙门里里外外,大小标语贴起来,要“过”寄草的“堂”。不承想那个揭发寄草的媳妇,自己也不争气,从前也是堂子里出来的人,跟过国民党杂牌军里当团长的,也不知是第几房的野夫人,风光了没几天,团长就被解放军打得无影无踪死活不知了。这媳妇转眼就嫁给了团长勤务兵,那勤务兵转念一掉枪,又成了解放军,解放军一转业就成了工人阶级。媳妇就从妓女转而成为一个工人阶级媳妇,简称“工媳”。工媳一来要求进步心切,又找不到进步的捷径,这一回找到了寄草这个活靶子,心里只有狂喜的份儿;二来工媳家添了人口,便觉得房子不够宽敞,特别是夏日纳凉少了一个院子,便相中了寄草的房子。寄草是赵寄客的义女,寄客遗嘱中就写明寄草为这套私家小院的继承人,所以抗战胜利寄草回杭后就一直住在那里。现在这工媳就指望着寄草被扫地出门她好登堂入室呢。也是她命不好,正在那里国民党长国民党短之时,恰逢了小撮着来替寄草送茶。见那寄草正站在天井中间挨斗,听那工媳说得稻草变金条白鲞会摇尾,寄草这个反革命看样子是死定了,小撮着不由得就上了火。小撮着是无产阶级,1927年的老党员老革命,虽然脱党了,他自己是当没脱党一样的。年纪大了,资格又老,难免说话天一句地一句的,别人拿他没奈何。一见此状,他就吼了起来:“你是哪路瘟神,也到这里来放屁!人民政府相信你这种野鸡倒是有鬼了。嫁给国民党,那是旧社会里的事。要嫁也嫁个明媒正娶,正房夫人!哪里像你,第几茬野老婆,自己掰着手指还数不清呢。”

这番话吓昏了在场的男女们,工媳一声叫,当场厥倒。

也是天保佑,恰在此时,北京有人发了话,说杭寄草同志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不但救了地下党,还掩护护送了不少革命同志和烈士遗孤,杭寄草同志是革命的功臣,和她丈夫没关系,杭寄草同志反不得。

那时杨真还在北京走红着呢。杭寄草因此没有在“三反五反”中被反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了十多年,这工媳终于等到了机会。

话说那几个街道里弄积极分子把寄草一把拦住,工媳使了个眼色,大家就回过了神来,说:“杭护士你掂掂分量,你们家布朗怎么说话,也不该搬出一个苏联的茶管局来。你们那不是成心拿修正主义压着我们社会主义吗?”

这头风波还没平下,那边一个小脚侦察员屁颠屁颠跑了过来,张口就叫:“哎哟不得了了,小布朗要放火烧房子了!”

“在哪里?”众人惊叫。

“还不是在他自己家的院子里!”老太太指着寄草就喊,“杭护士你不快赶回去?你这个乱头阿爹的儿子,野人手里教坏了,不要一把火烧起来,把我们也都烧进去了呢。”

原来,那快乐的小伙子杭布朗,那原始共产主义分子、那在西双版纳大茶树下连短裤都会脱给人家的乐观主义者,他哪里有那么些自己的、别人的概念。大舅杭嘉和特地从嘴里抠下来的龙井送给了他,一口喝下去,寡淡得很,就几把抓了分光。这会儿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招待他的朋友们了。他们都是社会青年、无业游民,吃吃荡荡,无以终日,还要受各种教育,等着发到农村和边疆去,心里正烦着呢,也没个可以宣泄之处。天上掉下来一个小布朗,他们唱啊跳啊,朗诵诗歌啊,一到晚上,寄草上中班走了,他们倒是留下了。小布朗又是一个要朋友不要命的人,见没有龙井茶可以招待朋友们了,就说:“我这里有云南带来的竹筒茶呢,我们拿来烤了吃怎么样?”

杭州的姑娘小伙子从来也没有见过竹筒茶,听听都新鲜,急忙说:“拿出来,拿出来。”

“要喝烤茶,可是要先点火塘的啊。”

一个姑娘说:“哎哟妈,那不就是夏令营吗?”她激动得连妈都叫了出来。

一伙人就分头去找柴火了,转眼间捧来了一大堆,院子里当下点着,小布朗就取了竹筒出来,当中劈开,紧压成形的竹筒茶就掉了出来,细细长长黑黑的一条。有人就惊问:“这个东西怎么吃啊?”

小布朗就说:“看我的!”

说着,变戏法般地拿出了一套茶具,边人称之为老鸦罐的。这老鸦罐已经被火熏得活像一只黑老鸦了,它还有四个“儿女”呢,不过是四只如乒乓球般大小的杯子罢了。

小布朗就让一个姑娘先把那竹筒茶用手捻碎了,放在一个盘里,然后就拿着那老鸦罐到火上去烤。早有一个小伙子自告奋勇地从家里厨房中捧出了一只瓦罐,小布朗见了拍拍那小伙子的肩说:“这个东西好!”

如此这般,瓦罐灌了水就上了篝火,这边老鸦罐也烤得冒了烟,小布朗抓起一把竹筒茶就往那罐里扔,一阵焦香一阵烟,只听得那噼噼啪啪一阵响,竹筒茶就浑身颤抖地唱起歌来了。

茶都开始唱歌了,人能不唱吗?星星都开始唱歌了,火苗儿能不唱吗?小布朗激动地看看他的朋友们,环视着这个人工的村寨家园——唉,有总比没有好啊!夜晚降临了,多么想念你啊,我的父亲,我的老邦崴爸爸。都说茶的故乡就在大茶树下,都说那株大茶树,就是茶的祖宗,那么我小布朗呢,为什么我就不可以是大茶树下的人的子孙呢?为什么我会来到这里,过上了如此这般的令人窒息的生活呢?小布朗喉咙哽咽,不唱是绝对不快了。他拎起了已经沸腾的瓦罐之水,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般地直冲那老鸦罐。刺啦一声,白烟弥漫,仿佛老妖出山一般,又是火又是水又是云又是烟,还没等杭州的那帮姑娘小伙子缓过神来,一个声音仿佛是从那遥远的大森林里传来了:

……

山那边的赶马茶哥啊,

你为什么还没有来到?

快把你的马儿赶来吧,

快来驮运姑娘的新茶!

驮去我心头的歌呀,

再细品姑娘心里的话,

茶哥哥啊……

一曲高歌,姑娘小伙子们被惊呆了。天哪,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生活是可以这样过的吗?可以这样点着篝火、数着星星、蒙着茶烟、唱着情歌来进行的吗?原来这不是童话也不是梦,只要夜晚一降临,山那边的阿哥就出现了。

老鸦罐里的竹筒茶浮起来了,翻滚着,咕噜咕噜,那是一种多么豪放的香气啊,那是大森林的气息,那是远古的声音呢。小布朗端起老鸦罐,把那沸腾的浓郁的茶汁往小杯子里倒,然后一只只地送到朋友们的手里,自己也端起了一只,望一眼苍穹,不由得再一次引吭高歌:

……

熬茶就如做锦缎衫,

美丽的茶团绣上面,

无花的锦缎不好看。

水只倒三勺不能多,

茶只下三勺不能少,

盐只放三把味道巧。

红茶改色要乳牛,

挤出的白奶要巧手,

牛奶熬茶胜美酒。

……

唱到这里,豪气上来,大声喝道:“有牛奶吗?”

刚刚过了困难时期,“牛奶”还是个极其奢侈的词儿,但刚才喊妈的姑娘毅然决然地应道:“有,我们家有!”

她家的老爷爷生病,医生说营养不良,得喝点牛奶。全家人不知走了多少门路,才换来那么一丁点儿的牛奶,还不知道哪一天会停。姑娘立刻奔回家中取来,小布朗三下两下就倒入老鸦罐。这就是牛奶熬茶啊!江南的小伙子姑娘们惊叹地看着,他们怎么能够不尝一尝呢?

于是就一人一口地喝开了,谁都觉得味道无法言说,又苦,又香,又醇,又麻,但谁都不敢说不好喝。他们每一个人都激动万分地互道:“真香啊!味道真好啊!从来也没有喝过这样好的茶啊!”

姑娘突然说:“龙井茶哪里好跟这个牛奶熬茶比啊!”

大家不免一愣,但立刻清醒过来,纷纷附和。就在这时候,院子的女主人杭寄草赶到了。

看着一院子的年轻人,个个脸上被篝火映得通红,满院子的香气。住了多年的家,一下子竟然不像是自己的家了。寄草想问布朗他到底又在演哪一出戏,小布朗却兴高采烈地喊道:“妈,来一碗邦崴爸爸煮过的烤茶!”

寄草笑了笑,心里轻松多了,对跟来的老太太们说:“孩子们喝烤茶呢。”

话音刚落,一声凄厉喊叫:“牛奶啊——我的牛奶啊——牛奶啊……”

姑娘的奶奶,拍打着大腿,就哭天抢地地叫开了。 k28vxYJIWQ6fiHlNZ7tOKGDdAq4wGs+ecZ5Qpxo6jJAOCPimcy5I+RpwQA2clJ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