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京城名校长“过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领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是在我走进成百上千所学校,走近成百上千位校长之后。

2001年初冬,在一次研讨会上,我走进有着近300年历史的京城老牌名校北京二中。这是我做教育记者后第一次与京城名校长接触。

在北京,由于“帝都”得天独厚的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只要进了好小学、好中学读书,就意味着一只脚跨进了名牌大学之门。因为名校在北京是汇集名校长、名教师等优质资源的聚宝地。

初做教育记者,怎样让备受媒体追捧的名校校长接受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的采访?除了真诚与认真,我没有别的招数。

近十个采访预约电话,一份反复修改的采访提纲,我终于在三个月后采访到很忙的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

由于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准备工作,两个小时的深入采访,几经文字打磨后,我写出了一篇较有分量的专访——《新世纪校长:经营品牌老校——与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对话》,发表在当年的《现代教育报》“管理·对话”版上。这篇采访稿,不仅使我与钮小桦校长结为朋友,还成了我接近其他京城名校长的敲门砖:

听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讲述怎样在“大气、博爱、智慧、致行”中,通过“以爱育爱”“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让教师学会快乐工作,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

亲眼目睹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多次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后,渐渐理解了她对教育的爱与情,钦佩她“人生为一件大事来”的教育胸怀;

在北京四中领略刘长铭校长所倡导的“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承担的勇气”;

见证海淀区中关村四小由一所只有20多名教师的新生小学校,发展为一所前校长刘可钦追求的让师生“每个人都是最重要的”的好学校;

从深圳中学到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感悟王铮校长推崇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见证李希贵校长从推动山东潍坊的教育改革到接手北京十一学校,与李希贵校长一起呐喊“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

为什么“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走近这些名校长后,我发现,名校长一定是教育管理方面的精英,是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能够描绘学校发展愿景的设计师,是能够打造优秀团队的精神领袖,是追求卓越办学成就的领跑人。

幸运于自己教育记者的身份,它让我有机会“原生态”地触摸这些京城名校长,并在与他们以文会友、对话思想的“过招”中,对今天的北京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追求品质,力争均衡,保障公平,全面减负。

0

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

当校园充满思想、情感和智慧

红袖子教育感悟@校长: 在教育创新中摒弃浮躁与务虚,立足于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历史,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来夯实百年老校的品牌,不争大,唯求精,使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和生命力,这是与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对话后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当一所学校充满思想、情感和智慧时,这样的学校就能带给师生美好而完整的精神生活,就能养成师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的学校,就是老师、学生、家长共同热爱的好学校。

0

老校门新故事。2003年春,站在承载厚重文化底蕴的“老”校门前,刚刚接受完采访的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是否正在思考,怎样与一所百年名校共同前行? J8Y+Dv6jJiagEIhxcKtfG2HG/zlo6sz0XtPlyeXoFtiKwL3o9NlmRITvcj740bB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