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于细微处见真章,于表象处问本质

今年寒假,为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我接受了雷玲三个多小时的采访,几天之后,又接受了同样时间的补充采访。随后,她参加了我们的一次教学活动,并让我看了这本正在编辑中的书稿的电子版。虽然与她接触时间不算长,但我喜欢上了她。不仅因为她小巧白皙的形象,也不仅因为她敏锐知性的职业能力,更因为看过了这本书——《梦想触手可及——教育行走与思考》,她的勤劳与深情、她的文笔与率真、她的思考与梦想……像冬日遐思,无时无刻不在累积深刻,打动了我也感动了我,于是应她之邀,写以下文字为序。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国家民族的重托、千家万户的期盼时,教育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如此,更需要每一个关心教育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去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身体力行地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十余年来,雷玲从北京各区县,到全国20多个省市,甚至国外,采访千余教育专家、校长、教师、家长、学生,走访数百所大中小学、幼儿园,以一名教育记者的独特视角和灵动鲜活的文字,将散落在教育变革中的一个个片段,如珍珠般串成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教育纪实,以小见大地记录了北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期许,希望以她的方式,“去呼唤为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负责的教育的社会责任,去促进人人都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教育公平,去倡导能够给人以心灵引导和精神激励的好的教育”。书中,不仅包括了她对教育于细微处见真章、于表象处问本质的独到见解,也包括了她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教育、对人生、对社会的诠释与追求,她对教育的理解,她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真情告白。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是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在中国教育进入“综合改革元年”的历史关口,更需要我们站在为中华民族崛起培养优秀人才的高度,跳出教育看教育,从更加理性的角度促进中国教育的向好发展。雷玲作为一名教育专业记者,以“从教育的视角解读社会,用社会的眼光思考教育”的态度,通过这本书,还原了一些教育新闻背后的内容,这种还原,可以让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加全面地认识教育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现象。

愿雷玲随着继续行走的脚步,在阅历的不断丰富、思考与感悟的不断深刻中,追求教育的真谛,为教育奉献更多的智慧,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2014年3月23日 CQ9wliFCPpDzC87P6OiGMu4ZOqiaEOOSNfnkMdTe6CCl9fqTeics3BjkJK6udS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