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做真正的“特色学校”

1.3.1 何谓特色

在今天,创建特色学校,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是细察我们的观点,似乎有些失之偏颇,甚至有偷换“特色”概念之嫌。何为特色学校?是指这所学校人人都会一样乐器吗?或是人人都会打太极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给我们的师生每人发一只口琴让大家学会;让师生都学一学“云手”、“手挥琵琶”就可以成为特色学校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辞海》对“特色”虽然没有解释,但在解释“特”的时候,第六个义项是这么说的:“独”。《庄子·逍遥游》中说道:“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这里的“特”引申为专一,专为。可见“特”就是独一无二的,专一的,专为的。“色”在“特色”一词中,只是个词尾而已。如此说来,要真正做到特色学校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我以为,所谓特色、特征就是不同一般,独一无二的,是不易复制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学校还是要慎言“特色”。因为,独一无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色学校,应该是由一所学校的历史传承、底蕴积淀、地域影响等因素综合形成的,而不是人人都会一个共同的爱好那么简单。当然,人人都会一个共同的爱好也是好的,但这绝不是特色学校,只能是学校的特色而已。

我们学校的特色,即是行为文化建设。其内涵可以理解为:确立适应师生生命成长的教育理念,搭建丰富师生生命内涵的教育平台。“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包括管理机制的建设、学校办学规范、师生行为规范、课程实施与建设、资源开发与整合、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校园生活的运行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行为文化”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非要从中提炼出一个“特色”的话,那就是:让教育回归到师生的个体生命。

特长VS特色

我们曾经看到许许多多的报道说,某个学校所有的孩子都弹钢琴,或某个学校,所有的孩子都踢毽子,或某所学校,所有的孩子都练武术,认为这就是学校的办学特色。

果真是这样吗?其实当我们从多元智能的理论来考虑的话,就存在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有音乐天赋或运动天赋?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因素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擅长言语,有的人擅长运动,有的是空间智能、平衡智能,每个人都不一样。这告诉我们,教学教育应该因人而异,不是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人。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人,然后我们还强调“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对教师的评估,也有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班级,张老师教得好,李老师就教不好?我们很少去考虑,张老师跟李老师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素养,它是有差别的。

所以,所谓的音乐才能、运动才能,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才能,它只是智能因素决定的个人的“特长”。现在的问题就是把特长跟特色混为一谈了。

再从“文化”的角度来阐述一下。所谓文化,按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经典解释是:文化就是不断扩大一个人对事物意义理解的范围,增加理解的正确性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断地在行走和阅读当中,加深对所处的社会和所从事的职业、行业的理解。文化应该是我们在长期的行走过程当中,积累起来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

如果用书面上的解释,特色跟特长区别在于特色是独一无二的,是专一的、专为的。比如,甲乙两校的学生即使坐在一起,即使在同一个场景下,甲校的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是自己的学生;当我们这些教师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能够看出哪几位教师可能是哪一所学校的,而另外几位教师可能是另外一所学校的。因为每一个人在他的文化场景当中,渐渐地受到了那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形成了那个特定的文化场景中的某种气质,而这种气质不是他人一下子就可以改变的。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熏染和浸润的过程,深入骨髓。

因此,对于特色的形成,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

回到个体的“特色”

2008年,我去二甲中学报到那天,遇到一名教师,是我原来的学生。从他那里我得知,这所学校的教师以年轻人为主,40岁以上的教师有二十多个,学校里有一个“青年教师沙龙”,主要是参与学校的行为规范管理和宣传工作。我心想这做法很好,只是视野窄了一点。于是我向其建议:“能不能建一个博客,将‘青年教师沙龙’的成员吸纳进来?你做博主,我当管理员。我在‘南通教育博客’和新浪网上也有自己的博客,同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或意见,可以给我留言。”这学生倒是敏捷,立马答应,并着手去办。

于是,就在我报到手续完成的时候,二甲中学“教育行者”博客建起来了。

我通过“南通家校通”信息平台,给全体教师发了这样一条短信:“尊敬的各位同仁:下午好!学校‘教育行者’博客圈已经建立,希望年纪未满35周岁的同仁,能够建一个自己的博客,并加入这个圈子。您的加入将会使这个圈子增色。谢谢合作!”第二天我登录博客圈,发现有了20个成员,第三天又多了十多个,之后每天持续增加,就这样渐渐地,我们这个“教育行者”博客圈有了100多个成员。

我最初看到的是一个名为“文津”的博友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还有一种管理叫文化》。全文如下:

9月25日,有幸聆听了金沙中学的包春华的一场班主任工作讲座,感慨良多!有一种管理不是批评,批评只能说明自己管理的无能!有一种管理不是扣分,扣分只能说明把人视作工具!有一种管理不是金钱,金钱只能使我们做表面的应付!当会场成为一种聆听,聆听成为一种议论,议论成为一种共鸣,共鸣成为一种反思,反思成为一种内心的洗礼!管理也就成为了一种文化!文化春雨润物,浸润心灵,给黑暗者以火光!文化潜移默化,如钢似铁,给消沉者以坚强!

这篇博文言外之意,明眼人都能读懂,我自然也懂。于是我就写了一篇《人生、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回应。不久文津发了一篇《学校,人文性的回归》,我就发了一篇《“人文关怀”要建立在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作为回复,一位副校长也发了一篇《“博客”,对生命的另一种关怀》的博文。这样,在管理者与教工的你来我往的交流中,二甲中学的同仁,渐渐弄清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原来是不矛盾的。在相互了解后,这位“文津”的博友,最后还成为我的徒弟,确是一种缘分!

当我在思考所谓“特色学校”这个问题时,想的就是如何让像文津这样的教师能一个个地自我觉醒,能够看清教育的真面目,能够发现教育的真问题。行为文化建设说到底,是要靠每一个人来践行的,而只有把每个人的力量都调动和集中起来,学校才可能走得更远。

警惕异化的特色教育

今天,当我们再谈起特色教育时,常常会走入误区,变成了另一种的“高效教育”,或成了另一种应试教育的变体。美国学者卡拉汉在其《教育与效率崇拜》一书中谈到美国1900年到1930年学校管理的一种状态,就是把企业管理和商业管理的理论完全移植到学校里来,结果就是学校管理也追求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算是一种“特色”。这种特色,恰是我们当下“高效课堂”泛滥的一个原因。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这种悲剧的本质,在于没弄清楚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区别,把学校教育彻底地企业化和商业化了,当然,对于“学校特色”的理解更是一种严重的扭曲。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企业管理和商业管理的理念都可以应用于学校(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其中有合理的地方),因为企业管理跟商业管理,面对的是在流水线上工作的人,我们如果看卓别林的电影,就会有深刻的印象。每个人在那个工序里,做的工作是单一和固定的。而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丰富的人,每个人固有的素质和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一味地把企业管理和商业管理的东西,移植到学校里来,以追求最大的利润为目的,就会出现问题,就会很想当然地搞一刀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老师,到最后发展为,用统一的教案要求教师,用统一的教案上统一的课程。我们不去考虑同样是语文课程,或是数学课程,不同年龄段的老师,对课程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不同性别的老师对课程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更不要说不同的学校了。有一幅漫画,叫《预备跑》,画面上有一条起跑线,而一起竞逐的是大象、老虎、老鼠、兔子、小狗、小猫。这种貌似的“公平”,让我们哑然一笑,时下层出不穷地以“追求分数”为核心的“特色教育”,不也是这样吗?

1.3.2 “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区别

在我们日常的认知中,常常把校园文化跟学校文化等同,甚至把校园文化作为一个上位概念,把学校文化作为一个下位概念。其实学校文化才是一个上位概念——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进程当中,积淀起来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而这种价值观、价值追求,影响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了学校的校园文化、标志文化。

比如说张裕的葡萄酒博物馆有很多酒标,各个国家各式各样的都有。酒标是一种标志文化,学校的校徽、校旗也是。与此相关的,就是学校的建筑文化,现在我们的学校哪里办得像学校?有的像一个行政中心,有的像一个游乐中心。长期以来,我们都有种不破不立的思想,认为要打破一个旧世界,才可以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此思想的驱动下,我们动不动就把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给拆了。河南有一所中学里有一个具400年历史的书院,学校为了建图书馆,居然把它给拆了。

有一位校长曾给我介绍他们新建学校的文化,气魄很大——花了三千万弄了学校的绿化!这三千万捐给贫困地区,能建多少所希望小学呀!但我们不考虑这些,我们喜欢将钱花在不那么必要的地方,比如过分地装点学校。

在当今,无论哪一所学校,都越来越重视打造自己的品牌。正是打造这个词,使我们在建设学校文化品牌时,更注重形式,包括学校建筑、标志等外在的文化标识建设,而很少在学校文化内涵的发展上花功夫。“百度”一下就可以发现文化标识只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部分而已。而学校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整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表现出来,其是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学校哲学、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可见学校文化更重要的意义在它对人的精神引领,反映的是一种文化认同和追求。也就是说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价值引领及一种学校追求,远不只是文化标识和文化活动。

学校文化其实是一种办学理念的外显,是希望通过理念来引领师生改变观念,以改善他们的行为方式为最终追求的一种具有学校个性特征的东西。它扎根于学校所在社区,靠学校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而不是搞几个活动,改变一下环境布置就能实现的。基于此,我认为,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关键是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

行为文化促使我们思考:我们学校的标志、建筑,包括小品雕塑都是要人为去设计的,这些标志、建筑的颜色、造型、布局,背后都是人的意识。人的这种意识,驱动了人的行为,而行为,就会表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所以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也最符合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是一项成就人的事业,它是为了使人更像人,所以,我们最终要追求一种具有学校个性特征的文化。

同时,这种文化,它又扎根于我们学校所处的社区。比如我们南通号称近代第一城,有中国的第一个博物院、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纺织厂……教育、纺织、博物馆等等是它固有的文化传统。我们学校自然而然地要受到南通文化的影响。再比如说我们南通有几十种方言,每一种不同的方言背后就有不同的文化,这种种的文化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学校。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就是把文化观察的视角立足于人的行为本身,从行为上审视其所蕴藏的文化态度,比如前面所提的学校的扩改建,要用心去体察的,不在于扩改建之后的校园面貌会呈现怎样的文化气息,而在于整个行为过程中,它呈现出怎样的一种文化姿态。再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学生座位的安排,很多学校会把差生安排到角落里去。这也是文化,但这是文化遗留下来的等级观念。如果我们以行为作为体察文化的视角,以健康、高尚的文化追求作为教育者的职业自觉的话,那么,在受教与施教的行为过程中,我们就会保持一种敏感而又谨慎的态度,会更在意自身行为的得当与失当,更能得到改善与弥补的机会。当一所学校以行为文化作为自身建设的方向时,理所当然地,它就会把自身的发展自觉地与整个学校中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联系在一起,自觉地以每一个生命的逐渐完善作为其存在与发展的首义。

1.3.3 学校特色不可随意复制

如前所说,学校特色并不是全校整齐划一地掌握某种技能,真正的特色是从当地独有的经济、社会、人文、历史、教育传统中提炼出来的,与当地的教育实际紧密相连。因此,简单地说,所谓特色,绝不是别人轻易就能复制的,而是大家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但这一点,似乎特别容易被大家忽视,只要某地出了“典型”,就喜欢一哄而上,结果邯郸学步,连自己原来的“特色”也失掉了。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思考有关“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时,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等于让其任意胡为,更不是让其任意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剥夺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能放任不管。我们要做的,是尽量让其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满足社会基本规范的要求,并与之适应。否则,学校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有教育学者说,教育,多少带有一些保守主义——因为它始终有自己的规律和轨迹,不管是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还是今天的教育现代化,一些内核始终都是不变的。我们在建设“特色”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这些“本”,“特色”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努力寻找到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渠道和可能。

我理解的教育保守主义的实践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但是,认准了的,你就要做下去。哪怕今天不做明天做,明天不做后天做,只要认准了,就一定要去做,重要的是时机问题。有人说文化是可以移植的。不错,可是我认为可以移植的只能是技术,不是内容。内容是因时、因地、因校,甚至是因人而异的。

一所学校的特色或者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是跟这个地域、环境文化相融的,不可以任意复制。齐鲁文化可以成为江苏文化吗?如果可以的话,江苏文化也就不是江苏文化了。

每个学校的传统与文化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强求。每个学校的发展,都有它自己的轨道,作为管理者,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绝不可以割断历史,另起炉灶。

1.3.4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要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教育的哲学基础》在谈及实在论的时候说道:“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个性、性格、正直等特征都是通过特定的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品质不是由每个个体内部决定的,而是在环境控制的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我所理解的实在论者的主张是,人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的个性、性格、品质等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人性(假若存在的话)完全可以通过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人性的某一特殊方面——行为来解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在论强调的是,教育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什么样的教育与环境造就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其实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习惯一旦形成是会改善一个人的心智和认知的。

行为主义者尝试探索塑造行为的过程与模式,他们主张,“一旦充分理解了这些,我们完全有可能有效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也就可能建构出理想的社会状态”。

行为主义者认为,儿童是一个在入学之前便规划完善的有机体。这种规划是通过亲友、同伴、媒体等其他影响而形成的。这些影响中的某些部分可能是不良的,但是儿童不经意地接纳并吸收了它们。也就是说,不仅为人父母的言行对儿女的影响巨大,就是同辈人——兄弟姐妹、游戏伙伴对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作为社会人,我们每一个人总是影响着他人,也被他人影响着。行为主义哲学提醒我们,作为社会人,我们在公开场合,许多时候要谨言慎行,教师就更不要说了。在此转引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观点:“人们在道德选择上遭遇困难的原因,就是他们所接受到的道德规划本身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家长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反思一下,我们这些教师又何尝不是,我们现行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呢?喊的是素质教育,行的却是应试教育。

我们这些年来进行的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其出发点就是想通过改变师生的行为方式来改变师生的个性品质,尤其是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行为文化建设的主张是将行动放在首位。在我们看来,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过程,既然是过程,关键是行动。其中,怎样的行动才有助于人的成长以及如何改变行为方式是我们考虑得最多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认同实在论者“关于人类的个性、性格、品质等特征都是通过特定的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的论断,但我们不认同的是实在论者“不应该强调精神、意识或灵魂是引发行为的动力”的主张。这一点,我们认同理念论者的主张:“教育不仅应该强调心灵的发展,而且应该鼓励学生去关注一切事情的恒久价值。”“真正的教育就必然关注思想而不是物质。”人的行为许多情况下是受意识驱使的。我们认为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要在一定的理念支撑下进行,理念出了问题,行为必然会出问题。出了问题的行为,也会影响人的个性、性格、品行。

所以,我们的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路径是“用理念引领行为方式,通过改变行为方式推动理念的改善”。因为教育不仅要鼓励人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方式,还要鼓励人不断完善自己的愿望与追求。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需要阅读与掌握教育理论,还需要用我们的思考在这些理论中寻找某种契合点并为我所用。当然这种寻找不能断章取义,而要全面审视和考量,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书读多了的麻烦在于理论过多而不知如何抉择,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就要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当然我个人主张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要做加法。我跟我的朋友们经常讲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到一所学校,不要轻易去碰它原有的组织结构,你要做的是在原有的组织网络和利益关系当中添加某种组织和利益,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应有的利益。比如说我刚任二甲中学的校长时,大家给我提了许许多多建议,一下子让我不知道从何落实。后来有一个同仁跟我讲,教师没有车棚,先建个教师车棚吧。于是我就安排先把车棚给建起来,大家的车子不淋雨了,都说新来的校长好。接下来我做的工作是改造厕所,我认为一个单位如果把厕所管理好了,其他的管理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厕所是一个大家都想管又不容易管好的地方,你把它管好了,其他的也可以管好。

做加减法,就是通过梳理历史和现实,发现那些不合理的、不人文的、没有从需要出发的、专制的、不民主的条条框框,把它们慢慢地、一条一条地简单化,今天减一点、添一点,明天再减一点、添一点,通过这样一个渐近的过程,就可以收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1.3.5 一起开发文化资本

琼·温克在讲如何对待文化这个问题的时候,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位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然后在评语中用红笔写出了这个学生的名字。这位学生的父母和学生本人看到后惊恐万分,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只有一个人已经死去或者在这个人的祭日才会用红笔写出他的名字。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大人们也同我们说过这样的忌讳,不能用红笔写活人的名字。民间类似的忌讳很多,但作为教师用红笔批阅作业原本是一种规定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传统,对教师而言,评语中出现学生的名字原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注意必须学生中会有这样那样的禁忌文化,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问题。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文化是一种传统,在许多情况下它是融在一个团队以及全体团队成员血脉中的,不同的团队与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文化。作为学校和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文化取向一方面要从学校文化核心出发,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我们所处的社区和具体的学生个体。如果我们忽视了具体个体的文化,类似红笔写人名的细节带给家长与学生的恐惧就有可能随时发生。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就具体团队和个体而言,我们的团队与个人每天都在学习、传播、生成某种文化。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尽管是一种传统,一种习惯,但是这种传统和习惯绝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更应该是多元的、动态生成的。因此,一个团队的学校文化,绝不是买几棵百年老树,装点几个小品,搞几个长廊那么简单的事情,即便是这样,如果我们丢掉了作为学校应有的着眼于人的生命的舒展与丰润的文化追求的话,这些已有的老树、小品、长廊也只不过是门面与摆设而已,抑或成为所谓的土豪、暴发户或者绣花枕头之类的空壳而已。

现实的问题是,在许多学校所谓的“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的文化早已经不知不觉地被“主流文化”所决定着,并“被用来促成我们社会某些特殊群体的成功”。比如时下为高考服务的学校文化就是这样。对此,琼·温克有这样的表述:“这个世界已经变得更加令人害怕,而对此的反应一直是被控制的教育学和被控制的言语,这一切带来的是被控制的思想。”因为语言、文化和思想原本就交织在一起,不可以截然分开。主流社会总是“会运用文化资本来引诱非主流群体变成他们那样”,“非主流群体常常为了体现多元化而被录用,然后强大的主流力量再试图改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比较吊诡的是,我们更多的时候还将这文化视作“我的”文化,并给它冠之以学校文化“特色”的桂冠,不顾实际地要求学校全体成员恪守这所谓的文化,于是许许多多的统一要求就这样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这其实就是以“强大的主流力量试图改变团队成员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在背后作祟。作为学校文化的建设者,我们必须记住“具有批判眼光的教师和学生竭力与所有的人一起开发文化资本”的提醒,在传承中生成,在生成中吸纳,努力使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保守走向开放,由控制走向自由发展。因为“学校文化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影响着教与学的各个方面”,是万万马虎不得的,大而言之它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办学走向,乃至会影响具体的社区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小而言之则会影响到具体个人的生命状态。

办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最重要的是教师,除了金钱、生源外,教师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有人说,要想跑得快一个人往前走,要想跑得久大家一起走。学校文化建设既要有传统又要面向现代,更要靠团队的努力。理念跟愿景不是只在校长的脑子里,也不是只写在纸上的,校训、学风、教风、校风要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面,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上。传统理念中,管理是老师管学生,现在我们反过来,要用学生推动教师。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用学生推动教师,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反过来推动教师的行为习惯的改变。比如说我们提倡在教室里养金鱼,教师们不理解。但是经过一个周末,教室里的金鱼死了两条,有三个孩子围着金鱼缸流泪,老师受到感动,觉得学生的爱心在无形之中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就想,金鱼养不活可以养泥鳅或乌龟。创意就这么产生了,教师的行为也在学生的行为改变中得到了改变。

如上所说,学校文化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形式载体,一个是内涵发展,形式载体的东西比较好做,内涵的东西比较难做,内涵当中最重要的是行为方式。写在纸上没有用,挂在墙上也没有用,最终要落实到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上面,这是我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认知。另外,刚才讲的形式载体要实用、要丰富、要完善,标准设施和环境建设要改善,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个性的学校特色。

1.3.6 博客,也是一种特色

学校的特色既然不可复制,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自己的路径。我刚到二甲中学时,就知道学校的管理要求要得到全校人都认同是不可能的,个别同仁,并不认同我。比如有同仁在博客里给我留言:“凌校长,建议你悠着点,比如校门口的什么特级教师凌宗伟做讲座的大牌子还是少用。”(因为我给高三学生开设文学讲座,教务处给做了张海报)令我没想到的是,博客,还可以成为教工提建议、发泄情绪的工具(其实,教工的要求并不苛刻,而且发泄归发泄,工作归工作。不到四个月,类似的跟帖或评论也就没有了)。

这时我突然明白,校长开博客,不但需要胆量和肚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可能成为一条新的“特色”之路。

2009年3月28日,张文质先生给我发来“1+1教育博客”网址,我立马登录注册了一个账号。在这里我认识了钱理群、黄克剑、刘良华、许锡良等大家和一大批专注于教育事业的名师,让我不禁感慨,我不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入住“1+1”几天后,我把这个网址推荐给学校的老师,并把我们的博客圈搬了进来,就这样,“1+1教育博客”成为了我们第二个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几个超过50岁的老师今年也建了博客,连80多岁的退休教师曹振川也在“教育行者”开了博客,时不时地写上一篇博文。学校推行“三个关注”的课堂教学改革,几位50多岁的老教师都写了相关的博文。“教育行者”博客圈就这样成了学校与教工、教工与教工、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5月14日,《明日教育论坛》发出了一个主题征稿帖,希望大家能把这一天的生活记载下来。学校的老师们积极响应,纷纷将自己普通而不简单的一天记录了下来,学生中也有500多人写下了自己的一天。

陆勇老师的一天是这样的:

我的5月14

二甲中学 陆勇 老师

05:20 醒来。生物钟向来是准的。

05:20—05:40 读复旦章培恒的《中国文学史新著》。

05:40—06:10 处理内务。吃早饭。

06:10—06:20 到寄宿男生宿舍。提醒学生吃早饭。叮嘱107室长徐洪亮做好卫生工作。

06:20—06:30 进教室。学生陆陆续续到了。

06:40 第一次拍学生宣誓(《中考决战誓词》)录像,学生没有穿校服。

06:40—07:20 学生晨读。中途三次到教室了解晨读情况。

07:25—08:10 初三(2)班上课。

08:10—08:15 课间解答学生陈鹏疑难问题。

08:20—09:05 读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

09:05—09:30 到操场参加课间操。

09:30—09:40 送《二甲中学校本教材 新课标中考英语词汇全掌握》pp43-47到文印室。

09:50—11:00 复核《二甲中学校本教材 新课标中考英语词汇全掌握》pp48-53。

11:00—11:30 回宿舍吃中饭。

11:30—11:55 读《中国文学史新著》。

11:55—12:10 到教室了解学生午睡情况。

12:10—12:55 接待学生曹蒋鹏的家长,交流中考前孩子的教育工作。

12:55—13:30 在办公室休息。

13:30—16:20 备课:《中考作业本》。

16:30—17:10 初三(3)班上课。

17:20—18:30 回宿舍吃晚饭。

18:40 到教室了解学生情况。

这些记载尽管有些琐碎,但让校长和老师、校长和学生之间有了沟通和了解,让我们面对他们的生命状态有一份感动。正如网友“木樨人”在《共同记录一天——一种智慧的教育管理》中所说的那样,“管理”一词,有人认为“管”是刚性,“理”是柔性。学校教育管理的对象是有着丰富个性的老师和学生,作为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要想真正体现“平等中的首席”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做到刚柔并济,特别在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群体中,教育管理者的刚性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企业的管理。一些校长只是把“和谐”二字说在嘴上,写在计划和总结上,真正落实和行动起来却大打折扣。其中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这些校长对自己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得太少,不清楚学生和老师整天在做什么,在思考哪些问题。

当我在思考行为文化建设下的特色教育时,我以为最大的“特色”,就是学校管理应该尽可能地实现“师生立场”,真正从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发展的鲜活生命个体的角度出发,明白他们的所想、所求、所需,将对师生个体生命状况的关注作为实现生命化教育一个立足点。这样,我们的管理才会尽可能设身处地地替师生生命的舒展着想,才会尽可能为实现教师生命的尊严而展开,建立博客,其意义也许就在这里。 1LKr9+590KgcNnfhNsNrc14LWsgQeqb+Lc8rHJe1tUEIfAcaXBC8BaEZ7s9liN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