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注释:十二经脉在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生成与治疗以及最后疾病的缓解、恢复健康方面都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灵枢》
十二经脉的命名有着一定的法则,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内为阴,外为阳,即肢体内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太阳。
(2)脏为阴,腑为阳。“藏精气而不泻”者称脏,为阴,“传化物而不藏”者称腑,为阳。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都以脏腑命名。
(3)上为手,下为足。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足”字。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各条经脉。
(1)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2)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3)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4)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手太阴肺经及养生要穴
手太阴肺经,又称肺经。本经穴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咳嗽、气急、喘息、心烦、胸闷、上臂和前臂的内侧前缘酸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等。其中比较重要的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中府穴。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有治疗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功效。
(2)尺泽穴。在肘横纹外侧凹陷处。有治疗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等功效。
(3)孔最穴。在尺泽和太渊连线的中点偏上约一横指处。有治疗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等功效。
(4)鱼际穴。位于拇指掌骨的中点上。有治疗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等功效。
手阳明大肠经及养生要穴
手阳明大肠经,又称大肠经。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牙齿痛、颈部肿胀。本经穴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干,鼻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食指疼痛、活动不利。本经比较重要的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合谷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的位置。有治疗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功效。
(2)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有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湿疹等功效。
(3)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间。有治疗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等功效。
手厥阴心包经及养生要穴
手厥阴心包经,简称心包经。本经异常可表现为下列病症:心中热、前臂和肘部拘挛疼痛、腋窝部肿胀,甚至胸中满闷、心悸、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不止。本经主治“脉”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心胸烦闷,心痛,掌心发热。主要的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天泉穴。在臂内侧,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治疗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等功效。
(2)间使穴。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治疗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等功效。
(3)劳宫穴。在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有治疗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等功效。
手少阳三焦经及养生要穴
手少阳三焦经,又称三焦经。本经异常可表现为下列病症: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本经主治“气”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自汗,眼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前臂外侧均可发生疼痛,小指、无名指功能障碍。本经主要的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中渚穴。在手背部,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有治疗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肩背肘臂酸痛等功效。
(2)外关穴。在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有治疗热病、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等功效。
(3)翳风穴。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有治疗耳鸣、耳聋、口眼斜、牙关紧闭、颊肿等功效。
(4)丝竹空穴。在面部,眉梢凹陷处。有治疗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等功效。
手少阴心经及养生要穴
手少阴心经,又称心经。本经异常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干燥、心痛、口渴;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状。本经穴主治“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胁肋疼痛,上臂、前臂的内侧后边疼痛、厥冷,掌心热。本经主要的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极泉穴。在上臂外展,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有治疗心痛、胸闷、心悸、气短、悲愁不乐、目黄,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臂丛神经损伤、腋臭等功效。
(2)少海穴。屈肘,在肘横纹尺侧头陷凹中。有治疗心痛、健忘、癫狂善笑、痫证,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颈痛、目眩、腋胁痛等功效。
(3)少冲穴。在小指指甲下缘,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有治疗心悸、心痛、癫狂,热病、昏迷,胸胁痛、胸满气急、手挛臂痛等功效。
手太阳小肠经及养生要穴
手太阳小肠经,又称小肠经。本经异常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痛,颔下肿不能回顾,肩部牵拉样疼痛,上臂痛如折断。本经穴主治“液”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耳聋,眼睛发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疼痛。本经主要的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后溪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骨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有治疗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功效。
(2)养老穴。位于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有治疗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腰痛等功效。
(3)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有治疗耳鸣、耳聋、牙痛、癫狂痫;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等功效。
足阳明胃经及养生要穴
足阳明胃经,又称胃经。本经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本经主要的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承泣穴。在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有治疗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动、口眼歪斜等功效。
(2)承满穴。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有治疗胃痛、吐血、食欲不振、腹胀等功效。
(3)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有治疗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脚气等功效。
(4)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处。有治疗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等功效。
足少阳胆经及养生要穴
足少阳胆经,又称胆经。主治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证,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本经主要的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瞳子髎。别名太阳穴,有治疗目疾的功效。
(2)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有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等功效。
(3)肩井穴。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有治疗肩背痛、手臂不举、中风偏瘫、滞产、产后血晕、乳痈、瘰疬以及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功效。
(4)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有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等功效。
足太阳膀胱经及养生要穴
足太阳膀胱经,又称膀胱经。本经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本经主要的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睛明穴。在面部,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有治疗视物不明、近视、夜盲、色盲,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急性腰痛等功效。
(2)风门穴。在背部,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有治疗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等功效。
(3)厥阴俞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治疗心痛、心悸、咳嗽、胸闷、牙痛等功效。
(4)膈俞穴。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治疗急性胃脘痛、呃逆、噎膈、便血,咳嗽、气喘、吐血、骨蒸盗汗等功效。
足太阴脾经及养生要穴
足太阴脾经,又称脾经。本经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本经主要的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隐白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处。有治疗月经过多、便血、多梦、烦心善悲、腹胀、咳逆、喘息等功效。
(2)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有治疗腹胀、便秘,食不化、咳嗽、黄疸、小儿痫契、痔疾、足踝痛等功效。
(3)血海穴。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有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瘾疹、皮肤湿疹、丹毒等功效。
(4)大横穴。位于脐中旁开4寸处。有治疗腹痛、小腹痛、腹泻、虚寒泻痢、大便秘结、善悲等功效。
(5)大包穴。侧卧举臂,在腋下6寸,腋中线上。有治疗气喘、胸胁痛、全身疼痛、急性扭伤、四肢无力等功效。
足厥阴肝经及养生要穴
足厥阴肝经,又称肝经。本经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本经的主要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有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郁证、胁痛、腹胀、呃逆,下肢痿痹、行路困难,崩漏、遗尿,小儿惊风等功效。
(2)膝关穴。在足小腿内侧,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处。有治疗膝部肿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等功效。
(3)章门穴。垂肩屈肘,肘尖到达躯干侧面的位置处。有治疗郁证、胸肋胀痛、腹胀、呃逆、吞酸等功效。
足少阴肾经及养生要穴
足少阴肾经,又称肾经。本经主治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本经的主要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
(1)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有治疗头顶痛、头晕、眼花、耳鸣、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昏厥等功效。
(2)太溪穴。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治疗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咳嗽,月经不调、失眠、健忘、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等功效。
(3)俞府穴。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有治疗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等功效。
【养生小贴士】
了解小名词,轻松找穴位。①桡侧和尺侧。以手掌为例,靠小指一侧称为尺侧,靠拇指一侧称为桡侧。②大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是“一寸”;食指和中指并列,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两寸”;把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三寸”。③肘横纹。就是指微曲上臂时肘内侧出现的一条横纹。④横指。一般指自身一个大拇指的宽度,而“四横指”则是食指到小指并紧,食指第二指关节到小指第一指关节连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