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习惯性思维:无条件付出导致自我意识丧失

许多哲学大师告诉我们,要学会接受,要学会付出,但是接受太多,付出太多,并不见得是好事,尤其是当接受和付出成为习惯时,则可能会让你失去人生的自主权。如果你不想被别人当作佣人而忽略掉,就不要让接受和付出成为固定习惯,有些时候要学会拒绝,这样对方才会明白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习惯这个东西,就和时间一样,具有改变一个人的强大力量。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习惯这么做,然后别人就会习惯这么做的你,当彼此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有何特别,那么你原本为了获得别人注意的突出表现,最终也会被习惯变成了“应该”。这个时候,你难免就会感到委屈。但是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你自己,谁叫你将这一切变成习惯的。

我们可以接受生活中的磨难和痛苦,接受各种不顺,但是我们不能总是一副接受的样子。那样的话,我们身上的负面能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多。过多的负面能量会让我们匍匐人生路,压抑我们的自主灵魂,使得我们失去昂扬的精神和斗志。所以在接受和付出即将成为习惯时,要懂得及时喊停,懂得说“不”。我们不能把人生全部交给“接受”,交给“付出”,而应将其中一部分交给“拒绝”,交给“收获”。这才是完整的人生,也只有如此,我们的自主意识才会稳固成长。

苏拉是个家庭主妇,挣钱养家全靠丈夫努力工作,所以她相信自己有责任从丈夫进门那一刻起,就照顾好他,直到他上床睡觉。同时,她认为家里面的琐事应该由自己负责起来,不让丈夫操心。除了照顾丈夫,家里还有4个孩子。因为苏拉小时候家境比较困难,父母分别上白班和夜班,所以她那时的内心充满孤寂,很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陪伴。现在她成了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好。为了让孩子们可以自由成长,取得好成绩,过得开心,她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不许孩子插手和帮忙。

但是苏拉对丈夫和孩子的百依百顺,却没有给她带来好心情。多年来她努力满足家中每个人的需求,从来没有要求过家人的帮助或支持,这本让她很自豪,但是后来的事情,让她倍感沮丧。她患病住院治疗,医生嘱咐她,回家之后要卧床休养两个月,不宜劳作。苏拉看病回家,却遭遇了令她伤心的一幕:丈夫和孩子没有亲切的问候,也没有高兴的祝福,相反,他们对于苏拉生病所带来的麻烦深感恼怒和怨恨!

原本苏拉为自己生病而拖累了家人心中还充满内疚,但是看到家人的冷漠,她心中的内疚顿时化为了怒火:自己过去辛辛苦苦地付出,难道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为了应付眼前的困难,苏拉将母亲从老家请来,以帮助自己照顾家人。等她恢复健康后,她便把家人叫到一起,充满遗憾地说:“下面我说的话,可能会让你们感到不舒服,但是我还是要说出来。儿子,女儿,你们调皮捣蛋没关系,但你们不能太自私;老公,你被惯坏了而不懂感恩,这完全是我的过错,但是从今天起,我们家的一切将变得不同。”

孩子们和丈夫听她说这些话,都惊呆了。苏拉说:“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再替你们做事了,直到你们每个人能承担起照顾自己和照顾彼此的责任。你们知道吗?如果不是我病得这么厉害,我几乎无法看清自己的错误。以前我以为我把家人照顾得这么周到,我就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了。在我生病之前,我一直让你们以为,我不需要你们的任何帮助。我使得你们忽视我,纵容你们只考虑自己。”

她转过头来,对几个孩子说:“孩子,我本打算自己操持好家务,好让你们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自己的活动上。我想让你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我总是告诉你们要争取成功,要为了理想而努力。但是,我没有想到,我却给你们树立了坏榜样。我一直在教我的女儿们,女人就该逆来顺受!我一直在告诉我的儿子们,男人理应享受女人的百依百顺。现在我知道错了。我想,如果我不尊重自己,你们也就不可能学会尊重我。

“当我妈妈来照顾我时,她帮我做了一次严肃的态度调整。她希望我不要再惯着你们。她提醒我说,在我小的时候,尽管我们家经济相当困难,我们却彼此关爱和照顾。是的,确实如此,尽管小时候我的内心感到孤寂,但是我和家人永远不会忘记彼此关爱。现在我觉得自己培养的却是一帮不懂感激和关爱的讨厌家伙,因此我决定改变这一切。”

苏拉的开诚布公,让家人倍感羞愧,孩子们纷纷投入她的怀抱,希望得到她的原谅。特别是她的丈夫,对她感觉很抱歉。他们开始改变了,但是毕竟已经形成了接受服务的习惯,所以改变起来非常缓慢。偶尔苏拉会罢罢工,让他们做一做事,以提醒他们各自的责任。因为苏拉的改变,促使她的家人实现了自我改善,所以他们变得更尊重苏拉,也更加感激苏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拉生病是幸运的。因为生病,苏拉才看到自己的百依百顺和无条件付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有鉴于此,不要让他人将你的付出和接受当作理所应当,不要总是把别人摆在第一位而忘了自己的需求,不要否定自我的权利。苏拉的故事很生动地说明了,当接受和付出成为习惯之后,对自己和他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生活中有很多像苏拉那样的人,勤劳能干,无怨无悔地付出,却不去计较自己的得失,这种品质自然是极好的。这种无怨无悔的付出行为,也得到了社会的推崇和文化的强化,但是在人们的意识和行动过程中,难免会走样,变得极端起来。就比如说苏拉,周围的人通常会认可她无怨无悔的付出,并努力地赞美她的能干。而得到肯定的她则会更加努力地接受付出的习惯,变得更加喜欢履行她给自己规定的职责,直至她意识到了她在付出怎样的代价。

当一个人将不计个人得失的付出当成习惯,当这个人的自我需求不断被压抑,她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威胁,通常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想想,你有没有像苏拉一样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如果有这样的习惯,希望你能够觉醒并积极地寻求改变,就像苏拉一样。这不仅是对你自己负责,也是对周围的人负责。 JHmZoe6/lzp6ImJfhQadJX70Qp/lRJUAY1zJywdgMYjJdTKgkY/SBUnHfsYGEP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