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我:马云你怎么预测三年以后,怎么预测未来?你怎么看待未来电子商务、未来的形势?我想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它,说到做到、坚守承诺!
我认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到2010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并购热潮会起来,但今天我们定位自己应该是一家高速发展的小公司。
在外人看来,光一个B2B就超过一百亿美金市值,好像觉得是大公司。但我自己觉得我们是有落差的,互联网是一个危机四伏、高速发展、危险重重的领域。谁能想象,两年以前,美国雅虎多么厉害,但是今天大家发现微软要并购它;三年以前谁可以想象MySpace(聚友网)、Facebook(脸书)、YouTube(优兔),五年以前谁能够想到Google有那么厉害!所以整个互联网变化速度非常之快。我们必须把自己定位到看清楚自己、面对自己是什么,我们才有可能生存、成长和发展。
引自马云2008年新春演讲稿
执行力不等于蛮干,而是要懂得使用巧劲。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学会把握执行力的速度、尺度和力度。马云根据乒乓球比赛,将这三条形象地解释为“快、准、狠”。
执行力的第一条要求就是速度要快。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商机,如果反应慢了、行动慢了,企业的执行力自然会下降。目标制定以后,企业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系列反应,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个方面,如此才能保证速度。
“准”是指对任务的理解精准,目标明确,分析问题全面,对任务所涉及的人、事、物把握恰当。执行力的第一要求是速度;第二则是把握尺度,就像打乒乓球一样,反应速度要快,但是击球要准,尺度一定要精准,一定要指哪打哪,要打在对手的弱点上,让对方防不胜防。
这个道理对于企业而言同样适用。企业决策的执行,需要与企业战略目标、部门的重点方向、组织的流程制度等紧密贴合。优先处理与战略目标相符的重要事件,对于那些不重要的事件,则没有必要去做,做了会拖慢企业前进的脚步。因此,企业需要时刻评估部门和员工的工作是否与战略目标相符,并且据此评估执行力的尺度。
认准一个目标,就全力以赴,这就是执行的力度。力度是一种执行的投入,投入就会期望有好的回报。在推进一项变革时,我们常常说要“加大力度”,来表现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因为力度不够,很可能会功亏一篑。
执行力度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除了要看力度本身的作用力以外,还要看所推行的变革或活动是不是适应形势的需要,以及是否符合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当然,也要看在推行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执行的力度越大,获得的回报越多。
正是由于对执行力的速度、尺度和力度有着精准的把握,马云打造了一支具有超强执行力的“阿里铁军”。在短短的二十年内,这支“铁军”发挥了强悍的战斗力,帮助阿里巴巴度过一个又一个危机,击败一个又一个对手。
在执行过程中,对力度、速度、尺度做到很好的统一,成功就会得到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