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具备今天很多年轻人讲的你有什么qualification(资格),你有什么学识、知识、能力,我既没有学过会计,也没有学过管理,更不懂电脑,为什么开始创业这件事情?大家知道我确实数学在高考第一次考过1分,不觉得丢人,我觉得讲真话不丢人,最丢人的是讲假话。我数学考过1分,大学考过3次,初中考重点中学考过3次,也没考上。
引自2015年2月2日马云在“团结香港基金”交流会的演讲
世界上有创意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够完美地执行创意的人很少。究竟是创意更重要,还是执行力更重要呢?
关于这个问题,马云和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有过一次探讨: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哪一个更好?两个人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他们一致认为,“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更重要!想法和创意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落实,做成产品,才能产生效益。毕竟企业的第一原则是活下来,必须赚取利润,才是对员工和股东负责。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更应该注重执行能力。马云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严格遵循这一理念,最终获得了成功。
1999年,阿里巴巴网站还未正式上线,就已经被《福布斯》《新闻周刊》等国际权威媒体报道了。看到这些新闻以后,蔡崇信的心里萌生了考察阿里巴巴的想法。阿里巴巴上线2个月以后,蔡崇信从香港赶赴杭州,第一次见到了马云。在这次见面过程中,马云向蔡崇信讲述了自己的想法,要做全球最顶尖的B2B公司,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公司能够坚持 80年。
多年以后,当蔡崇信再次回顾当年的情景时,他说:“当时我觉得马云的创意—将这些公司推上线—够得上伟大,却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想法。但我欣赏马云的个性。真正打动我的地方,不仅仅是马云本人,也不是他本人以及一两位跟随者,而是马云与一群追随者患难与共的事实。基本上,这些追随者都是他的学生。”
蔡崇信当时正在一家瑞典投资公司工作,年薪高达300万港币,用马云的话说,当时,蔡崇信的收入可以买下几十个阿里巴巴。在马云的鼓动下,蔡崇信萌发了辞职创业的念头。
蔡崇信的妻子听了这个疯狂的念头以后,感到十分费解,她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放弃丰厚的报酬,反而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创业。其实,在蔡崇信看来,马云的想法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在欧美发达国家生活时,蔡崇信已经不止一次听过这样的想法,市场上甚至已经有了类似的公司,但是成功的很少。然而,阿里巴巴团队勇往直前的精神打动了他。他来到湖畔花园,看到不大的公寓里挤着20多个人,每个员工的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色,只要马云下达命令,他们就会拼尽全力去做。
很长一段时间内,阿里巴巴开出的薪水都很低。蔡崇信入伙时,马云也只给得起500元的月薪。因此阿里巴巴招收的人才不是最顶尖的。但是在马云的领导下,阿里巴巴的团队执行力却远远超过其他互联网公司,这足以让阿里巴巴把对手远远甩开。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才能够迅速地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到了互联网的领先地位。
执行力就是积极选拔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按照公司的要求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