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道”与“易”的密切呼应

《周易》《老子》《内经》,对中华古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故后人将其合称为“东方三经”。《内经》与其余二经的联系密切,本书就不再讨论了,而《老子》和《周易》成书年代接近,均涉及大量中华文明的哲学内容,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呢?以往这方面的研究不多,通过对《道德经》第五十章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道德经》第五十章(王弼版)原文是: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人生生,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

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此章众说纷纭,向来是解读《道德经》的难点。原文似有逻辑不通之处,也有脱落字句之嫌,亦有方家解经时为谨慎起见而回避之。笔者力图从老子本义的角度出发解读之。

《道德经》第五十章旧译

从生到死,寿终正寝的人,十个人里面能有三个;中途暴毙的人,十个人里面能有三个;还有想让生命活得更好的人,却都一起到了死地的,十个人里面也有三个。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过分养生了。

听说善于把握生命的人,在山上行走遇不到猛兽,进入军队不用穿铠甲。犀牛没有地方投角,老虎没有地方下爪,兵器伤害不到他,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人没有让他导致死亡的地方(引自网络)。

《道德经》第五十章新译

人的出生之日,就意味着启动走向死亡程序之时。其中,十分之三死于婴幼时期;十分之三则死于意外夭折。人的自我维护生命的能力很重要,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损伤,否则,就有生命危险,十分之三的人就是因此而丧生。只有懂得呵护这种能力的一成人能够颐享天年,因为他们自我维护生命的能力很厚实(“ 生生之厚 ”)。

善于调动维护自我生命的能力,好比走山路而能不避犀牛、老虎的袭击;入战阵而无惧刀枪剑戟的伤害;为什么呢?因为犀牛之角虽极为厉害,但在他身上找不到可攻击的破绽;老虎张牙舞爪虽然威猛,但却觅不见进攻的目标;战场的刀枪在他身上也失去用武之地。因为懂得“生生之道”的人对自我生命的呵护极为周全,所以无懈可击。

《道德经》第五十章解说

九死一生,是古人生存状况的现实描述。由于卫生条件极差,十分之三的生命结束于襁褓;另有十分之三的则夭折于天灾、瘟疫、战争;还有十分之三的人群则死于对人维护自我生命能力(“ 人之生生 ”)的无知:动摇和伤害这种能力,都有致命的危险。

人类维护自我的能力究竟有多么强大呢?打个比方:好比一个人进入猛兽阵而无须躲避,又好比穿过战场而无畏刀枪。《黄帝内经》还有一番更精彩的描述:黄帝同他的老师岐伯有一次在讨论中问道:瘟疫发生时,无论老幼,都发生同样的症状,为什么总有那么些人毫发无损、健康地活着?岐伯回答说,这些人是因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为这层维护生命“正气”的旺盛,连瘟疫这样凶恶的杀手都奈何他不得。

晚年的国医大师陆广莘极为欣赏“生生之道”,认为这是医之根本,中医施治的目的不是为了治人的“病”,而是呵护、恢复得“病”之人受损的自我康复能力(“ 生生之振 ”)。陆老所说,诚至理名言, 可惜,不少医界的朋友忽 视了 (图1-1)。

图1-1 陆广莘先生语录

什么是“人之生生”?

这是正确理解《道德经》第五十章精神的第一关键!

“生生”的第一个“生”字是“生发”“活跃”“提高”“振兴”的意思;而第二个“生”字是指人体生命与生俱来的“维护自我生存质量的能力”,这种能力极为重要,也极为强大。老子在经文中打了个比方:具有这种完善能力的人,走山路而不怕凶猛野兽的袭击;遇战争而无畏刀枪剑戟的伤害,因为他们的生命自我保护能力无懈可击。

自从老子《道德经》的首先发明,到《黄帝内经》的理论升华,再到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可操作性很强的系统经验总结,“人之生生”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完善的“生生之道”。经过两千五百年的努力,中国的医学家们运用生生之道的理论和实践,瓦解了无数次各种各样瘟疫的袭击,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新中国建立至今六十余年,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十几次病毒性传染病的肆虐,包括2003年SARS(“非典”)的蔓延。每次都是来势汹汹,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都能一一化险为夷; 每一回,中华原创医学的专家们都一如既往成为平息瘟疫的中流 砥柱

早些年笔者曾说过:古往今来,注“《老》”者三千余家,精彩纷呈,相当于有三千多位“老子”再现人间(参见《中华古导引学》),诸“老子”也概不能外,都将对五十章的见解坦诚公布。尽管意境参差,但都在小心翼翼地迈过一个门槛:猜度文中“生生之厚”之句涵义。从王弼、河上公等将《老子》定名为《道德经》之日起,直至1972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惊现人世的两千余年间都认定“生生之厚”为老子之见,且大多数注者均认为:“生生之厚”即“求生之厚”,也就是今日所说的“养生过了头”之谓。

《老子》有没有说过这句话?

随着帛书两种的再现人间,近日,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公布(该批竹简是在2009年由北京大学接受社会捐赠,被正式命名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据考证,此简当为汉武帝(生卒年为公元前156—前87年)或至迟汉宣帝(生卒年为公元前91年—前49年)时的作品。比之前两种帛书,此简更加精美完整。北大的有关诸君已经做出精心的保护和整理,这里不赘,我们在本文只关心《道德经》第五十章的部分。北大西汉竹简版第五十章全文与两种帛书基本相同,这关键的一句是:“ 夫何故?以其生生也 。”

所不同的只是“生生”的第一个生字作“姓”字。竹书的隶书体相当精美,只是同标准的“八分”仍有距离,相对于笔者所见过的临沂银雀山西汉墓的简书而言,不仅字体略显不够“规范”,且银雀山简书之墨亮如点漆,仿佛是刚刚写就,可见北大竹简的书写年代更久远些。标准的隶书“姓”为“ ”,而北大竹简版的“女”字边写得像个母亲的“母”字(图1-2)。北大竹简研究家们认为此字应与“生”堪同,而不是姓名的“姓”,笔者十分赞同,但他们将字义训为“求”字,则比较奇怪,缺少依据,或者是受不少注者将“生生之厚”释为“求生之厚”的影响吧。

图1-2 北大竹简版“姓”的写法

虽然,帛书与简书在此句上有些许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与通行本的“生生之厚”完全不同。问题来了,从帛书本(甲)可能作于汉朝建立之前也即公元前202年以前;帛书(乙)至少是公元前168年以前的作品,而北大西汉竹简则至少作于公元前49年(汉宣帝卒年)。三种版本的《老子》跨度150—160年的时间里,所有关于《道德经》第五十章的文本均为“以其生生”的记载,这就意味着《道德经》的作者老子从来就没有说过“以其生生之厚”这句话。那么谁是这句话的始作俑者?是王弼?是河上公?

谁是始作俑者?

我们现代的学人很幸运,三十多年的不长时间里,居然能连续读到西汉早期不同时段的三份《老子》的原著:知道了《道德经》原本就叫作《老子》;知道了《道德经》的本来面貌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知道了今天的编排是后人在《老子》原文完整出现四百年后改编的;如今,我们又知道了:《老子》在第五十章中根本没有写过“以其生生之厚”的句子。究竟是谁在《老子》的原著中动了手脚?王弼?河上工?

王弼(226—249年)是位天才,《道德经》就是由他整理、编注而成今日流行的模样。第五十章的文字更动自然与他有关,但他不大可能是始作俑者,后面将会进一步加以探讨。至于河上公其人,我们至今所知甚少,只知道他所著之《老子章句》大约成书于东汉末(详见《中华古导引学》),似也不大可能是修改《老子》的始作俑者,这里不赘。

之所以认定王弼非始作俑者,理由有二:其一,王不仅是《老子》研究的顶尖学者,而且是位造诣很深的易学研究家。他作注的《周易》也是后人所难以超越的。唐太宗命孔颖达修《五经正义》时,特别指出《周易》的注一定要选用王弼的,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周易· 系词》上有“生生之谓易”之句,王弼注道:“ 阴阳转易,以成化生 。”言简意赅,极为深刻。后世之注《易》者莫不以其注为圭臬。现代易学家尚秉和注说“ 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转相生,故曰生生之谓易 ”(参看《周易尚氏学》P291 ~ P292)。用现代语言说,什么是“生生”?生生就是宇宙变化的根本规律,就是整部《易经》的根本所在。很难想象,当年王弼如果读过早他三四百年前如帛书和北大的西汉简书那样的《老子》原稿时,会贸然将其中的“人之生生”“以其生生”之句改得面目全非。原因只有一个:笔者猜测王弼所据以修订的《老子》另有版本。也就是说王根本没有读到过我们今日能看到的这两种版本的《老子》。

理由之二,王弼年仅二十四岁即英年早逝,由于家学的深厚传承和本人的极高天分,使他早早地就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少年得志难免恃才傲物,以致同代的学者他没有一位看得上的,因此史称其“ 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 君子所疾 ”,也就是说在学界中人缘极差。王弼平生只佩服一个人:早他近二百年的严遵。

严遵,字君平,生于公元前86年,卒于公元10年,为人豁达,好神仙、玄学,不入仕途,以卖卜为生,著有《老子指归》和《老子注》。其著作长期以来对道教、神仙学、玄学研究者有很大影响,对扬雄、王弼等影响尤为深刻,可惜其著作曾遭乾隆文化屠刀肢解,定为伪书而失散,今已难窥全豹。近代学者考察马王堆汉墓帛书之后,发现严遵的《老子》更符合老子原旨而加以重视,令人惋惜的是严本《老子》只余《德经》40篇,《道经》则残缺。严曾作《老子注》,据称原与《老子指归》合而为一,今所见仅为《指归》。好在,现行本《道德经》第五十章所相应的严遵《老子章句》部分保存完整。相较下,两者惊人的一致,全章只有一个字“人”(王本)和“民”(严本)的细微差别。这说明王弼本来源于约两百年前的严遵本,可见此疑问之句的形成王弼只是“流”而不是“源”。那么,严遵真的是《老子》此句修改的始作俑者吗?

严遵修改《老子》的嫌疑最大

首先,是时序。为了方便分析,笔者将不同版本的古《老子》出现的时间顺序简略地整理一下,见表1-1。

表1-1 《道德经》第五十章不同年代版本出现的“疑问句”文字变化

看得出,从汉建立前直至汉武帝初年(约公元前140—前110年)的近两百年间,《老子》第五十章文字的此句,均没有任何变化,都是“以其生生”,而严遵和之后演绎的诸本,均于其后增添了“之厚”二字。在北大西汉竹简抄写年代到严著《老子指归》的五六十年间,并未见其他版本出现。因此,我们说严遵修改此句《老子》原文的嫌疑最大。我们无意评说此句修改的得失,而只求了解历史真相。严遵是我们已知全面评注《老子》的第一人,在他之前,虽有韩非子著《喻老》《解老》之文,但并非逐章注解,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严子《老子指归》的出现都是《老子》研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严注《老子》虽已散失,但严著《德经》的《指归》犹在。他从一位仙学训练有素者的角度以优美韵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子》的理解,难能可贵,不过这已经不是本文探讨的范围了。

严遵为何要修改《老子》?《老子注》已经散失,因此恐难找到准确答案,幸好《指归》还在,或可以从中了解一二。严遵的《指归》,其实是他读老心得的发挥,和单纯的“注”极不相同。行文流畅,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心得,与其说是“评注”,莫若说是一篇自在的散文诗。仅以《道德经》第五十章(严著第三卷)为例,《老子》文不过60余字,但其相应的严遵《指归》,却长达千余字。许多研究家已就其内涵作了很好的介绍,笔者无意赘述,仅就《老子》文中“生生之厚”四字有关严文《指归》摘录如下:

“而民皆有其生而益之不止,皆有其身而爱之不已,动归有为,智虑常起,故去虚就实,绝无依有,出清入浊,背静治扰,变微为显,化寡为众,离柔反刚,废弱兴强,损卑归高,弃损取盈,纵时造过,释和作泰,将以有为,除啬施费。夫何故哉?大有其身而忘生之道也。”

用近百字去解释“生生之厚”稍嫌啰嗦,但表达得很清楚。可以看王弼以后的一千八百年的注《老子》者,正是严遵留下的基调。

那么,严遵修《老子》文的根据是什么呢?是自创还是另有所本?

笔者在前文中指出,如果单从字面看“生生”和“生生之厚”差别不会太大,为何定要将“生生之厚”定为贬义?其实,不少注“老”前辈有同样疑惑。1667年,日本名医三宅元珉著《老子道德经会元》,于此句后注曰:“‘ 生生之 ’当作‘ 求生之厚’,疑字误 。”但从严遵及以后解“老”诸君的意思看,不像是“字误”。《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有“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之句,可见《老子》的“求生之厚”和五十章的“生生之厚”区分得极为清楚,是什么原因使严遵《指归》做如此混淆之解读呢?

“生生之厚”是《淮南子》说的

严遵是西汉时代的道家代表人物,深受西汉早期神仙家、道家重要学派—淮南子学派的影响。一部《指归》几乎都在用淮南子的学说解读《老子》,特别是其中的《原道训》《精神训》《天文训》《俶真训》诸篇。严遵修改《老子》第五十章可能肇始于此。《淮南子· 精神训》有一段论述因“厚生”而“害生”的文字:“ 夫人之所以不能终其寿命而中道夭于刑戮者,何也?以 其生生之厚 。”

原来,《老子指归》对《老子》原文的修改,出处在此!不仅是“生生之厚”整个原句一模一样,而且,连文章口气也完全相同。看来严遵虽是更动《老子》第五十章字句的始作俑者,但是思想根源却是继承《淮南子》的衣钵。这里需再次说明的是,笔者之所以追根求源,是为了弄清历史真相,丝毫没有褒贬严子之意。也许,严子的初衷可能是认为这样的文字更动更符合“老子”的本意。毕竟,他的更改存在两千年,成为《老子》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笔者所希望的只是不要因此而埋没《老子》“以其生生”的深刻价值,不要辜负了老子作《老子》的深意。

“生生之谓易”

什么是“生生”?《易传·系辞》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生生之谓易 !”也就是说一部《易经》说的就是“生生之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宇宙万物最具规律性的东西,莫过于“生生”。如果说宏观宇宙的规律是“生生”,那么《道德经》第五十章所说的“人之生生”则是人体生命小宇宙的最根本的内容了。图1-3是1983年笔者发表于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人之生生”模型。此文第一次提出人体生命是个“开放系统”, 并首次报道了经络存在 “双向调节”人体生命参数的实验结果

图1-3 “人之生生”模型图

(引自《第七届国际稀土-钴永磁体及其应用会议论文集》,林中鹏,中国科学出版社,1983年)

结 论

(1) 因为严遵两千年前误将《淮南子》之言当作《老子》的传世之作,差一点使我们与《道德经》最重要之主张失之交臂,可见读原著有多么的重要。

(2) 由于两千年前植入“ 生生之厚 ”之句,使得这章的讨论一直争论不休,以至于要完整理解全章意思都歧义丛生。于是就有了需加入“ 尽天年 者,十有一 ”之句,才能理解,所以只顾得上“信”“达”,而顾不上说“雅”了。

(3) 当“ 人之生生 ”和“ 以其生生 ”之句恢复后再读《老子》时,豁然开朗:人之出生、入死,十之九寿不全。当然余下的那“十有一”必定是“尽天年”的了,无须再加上这一句了。加上了,反而觉得累赘,显得有点“傻”,可见古人做文章信、达、雅皆全的功力,多一字都显得多余。

(4) 研究家们都认为,《周易》形成于西周末,《老子》的写作年代也在此期间。人们都好奇地想知道:《老子》的作者和《周易》的作者彼此见过对方的作品吗?虽然,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流传很久,而孔子被认定是《易传》的撰写者(或之一),究竟两部伟大的经典之间有没有彼此呼应的内容?“人之生生”和“生生”的论述,或可提供一点解惑的新消息。

(5) 尽管严遵有将《淮南子》之语植入《老子》的嫌疑,但笔者一直不认为严遵是有意作伪之举,相反,感到严子无意中将我们的视野引入《淮南子》精彩论道的杰作。事实上,以“厚生”而“害生”的社会现象正严重地妨碍着民众健康状况的提升。严遵对《老子》某些字句的修改,或者有利于这些不良风气的纠正。况且,严遵的《指归》本身就是一部非常有特色、非常重要的道家文献,因此,希望对《老子》重新认识的同时,也能保留严子的见解。

(6)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贯穿古今,实现了“东方三经”理论上的彼此沟通,为人体生命科学研究指明正确的方向。笔者特别寄希望于现代的中医工作者,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坚持中华医学文明的价值评估体系— 生之道 ,就是对人类发展的未来之最大贡献。 KKNOkgcOGSbnn/q5JPxqf9QhQwOLr5CFqhFdot1tCp1/5c04yjdv5bxyWnNY7D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