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农村医学医德教育的开拓者

——记施榕教授

我认识施榕教授时,他已年近花甲了,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两眼充满神采,一派学者风范。施榕长期扎根在农村,从一名乡村医生,成长为一名对医学伦理学颇有研究的教授,并参与创建我国乡村医德学和高校学伦理的教育体系,开启了医学伦理学的先河,成为一名医学医德教育的开拓者。

由于他对农村、对农民有真挚纯朴的感情,从而确立了终生献身于农村事业的崇高志向。早在1985年,他和同伴们白手起家,在奉贤创办了上海市第一所专为培养大专医学人才的医学专科学校,从此,他一头扎进了伦理学、医德学的教育与研究。长期农村的医疗实践,施榕深切了解农村医疗保健状况,体察了广大农民的愿望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医德观。他始终从优化医务人员素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来阐明医学伦理学。他认为,中国文化有深邃厚道的人文与人生哲学传统,历来强调医疗活动和医务工作的伦理道德属性,中国医德学必须铸造一种鲜活生动的哲学反思精神,医德学者需要睿智地对伦理学及其科学门类各种哲学主张作出根基性的证明,需要对各种道德系统的差异性做深刻的体验。这就是我们中国医德学者应立即着手构建的复杂工程。

施榕教授认为,我们高等医学院校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围绕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方面,应突出以“学生为本”的重心,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面对这些未来农村大夫,他指出农村的医学教育,除了进行医学技术教育,培养有医技的专业人才的同时,需要花精力进行医德、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他说:“我们不但要让他们掌握治病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热爱农村、热爱病人的真诚之心。”“农村医生不仅要医治患者的疾病,还要陶冶、净化人们的灵魂。”

施榕教授从他的医德观和忠诚他的教育目标出发,白天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晚上勤奋学习,写作直到深夜。他不辞辛劳地工作,既有实践的探索,又有理性的思考,潜心研究中国农村医德学,编著了《乡村医生医德学》《当代医学伦理学》《医德学》等书籍,在乡村医德伦理学研究的领域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卫生部领导高度评价施榕教授的医德观,题词:“无德不为医”。美国马辛·威多斯泰博士读了他的作品后说:“假如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都能接受你著作中的伦理学观点,那么解决绝大多数人的医疗和保健问题就不会有困难了。”“爱才育才的良师益友”“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施榕教授认为,要把农村的白衣大夫,培养成为对农村医疗卫生真正有用之人,是要下苦功夫的。为此,他在学校里开设医德课,亲自执教,以才育人,以德化人,长期以来做了大量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取得卓有成效的业绩。

为了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他经常与学生促膝交心,走访学生家庭,还在作业本上与学生笔谈。他和学生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有一位学生多次旷课,还经常吵架,学校打算劝其退学。施榕教授知道后,和这位学生作了多次朋友式地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他幡然醒悟,在这位学生临床实践期间,施榕教授仍然以通信方式与他保持联系,他在信中抄录名人名言给以勉励,“授其医术治其心”,润物细无声。经过施榕教授的细致思想工作,这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表现均大有进步。

施榕教授认为,在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由于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和纷繁复杂社会变迁中出现这样与那样的观点与理念,学生觉得日常医疗中所看到的和课堂教育有差距,于是就去寻找正确或比较完整的答案,可谓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是一种心灵净化的象征。他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关键是在这样背景下怎样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从繁华的大千世界里辨别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能力。

他与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与文化”第二课堂的同学,架起了教书育人的桥梁,进行书信的交往,经常从理想到现实,从医学伦理学研究谈到医德医风的建设,从思维能力又谈到学习方法,从读书谈到做人,说古论今,旁征博引,循循善诱,语重心长,一片真情跃然字里行间。

施榕教授说,对于跨世纪的青年学生,要提高整体素质,只有全方位地打造自己的基础,增长才干、能力,锻炼坚强的性格、意志和毅力,才是科学上的全面发展。面对学子们对当前社会上不正之风的“震惊和疑惑”,他殷切期望同学们在为纠正不正之风而尽心尽力的同时,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老实人,勤耕耘,洁身自好,恪守“救死扶伤”的信条,将来做一个受欢迎的“白衣天使”。言传身教,书信往来,开辟第二课堂,使学生得益匪浅。同学们都把施榕教授视作良师益友。

凡接受施榕教授治疗的病人,凡受过施教授教导的学子,凡与他一同工作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深切的感受,即贯穿施榕教授生命的主线是高尚医德,忠诚的敬业精神,他的真情,时时刻刻打动人们的心。

风雨坎坷几十年,无论在风雨飘摇的异常年代,还是在风和日丽的平安岁月,也不管是身居穷乡僻壤,还是繁华闹市,命运将他推向哪里,他就在哪里默默地耕耘着。

在施榕教授看来,不论做事还是做人,都应该务实而不为虚名。只有把热情投向学术,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做一点实际的贡献,才能使自己感到踏实。他从自己后半生的苦难岁月中,逐步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搞学术要脚踏实地,不管潮涨潮落,风吹雨打总要认定自己的根子深埋在百姓之中,要为人民服务。

“文革”期间,施榕身为邬桥人民公社卫生院院长,潮流也给他提供了“造反升官”的机遇,可是他不那样去做,却是走乡串村,解救病人的痛苦。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他仍然坚持白天为病人看病,晚上撰写医书,编写了“赤脚医生丛书”,其中《关节痛》一书,不仅在国内受到好评,而且畅销我国香港、东南亚地区。1980年以后,他担任了卫校的领导工作,更有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他从人民的需要、学校的前途出发,凭着对事业执着追求,为农村培养一大批人才,来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的需求。

施榕教授对职业教育也十分关心,他积极参加奉贤的民办教育创建工作,并担任上海市奉贤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着手创办了民办华亭信息学院,并担任院长。由于工作出色,他连续三年当选为奉贤区人大代表,最近又被评为“奉贤区八位名人”之一。

现在,施榕教授已从高等学府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依然思维敏捷,壮志不减,仍然从事医德教育,还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中医学、医史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人们也许难以相信,他除了兼任一些行政工作和医学研究外,还给自己规定了许多具体任务:每年要参与一两本书的编写,发表几篇论文,参加《医德信息》报、《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的编委工作;2年主持1次全国中青年学术研究会,参与一两次国内外重大的学术交流活动;承担国内5名、国外2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要为各地管理者和医护人员修改论文,推荐论文发表,回答各地医务人员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与学术研究。他经常说:“教育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的奉献,著作是这一代传给下一代的圣火。”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奉献精神与圣火写出来的。施榕教授表示要为我国医学研究和开发、培养我国的医学人才事业而奋斗终生。

(摘自《人才开发》2003年第10期,作者贤文) nNoyV62AbDj8AjFN4BWKBGB1JA8Fq1Lv5zbHoy2G+E83V1NQOlnc0dJv7otgl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